路由器硬件結構

 
路由器是一種連接多個網絡或網段的網絡設備,它能將不同網絡或網段之間的數據信息進行“翻譯”,以使它們能夠相互“讀”懂對方的數據,從而構成一個更大的網絡。路由器由硬件和軟件組成。硬件主要由中央處理器、內存、接口、控制端口等物理硬件和電路組成;軟件主要由路由器的IOS操作系統組成。

我們以當前普遍應用的Cisco路由器爲例給大家介紹一下路由器的硬件組成及其工作情況。讓大家在使用它們的同時,對它們的組成也有所瞭解。

中央處理器(CPU)

與計算機一樣,路由器也包含了一箇中央處理器(CPU)。不同系列和型號的路由器,其中的CPU也不盡相同。Cisco路由器一般採用Motorola 68030和Orion/R4600兩種處理器。路由器的CPU負責路由器的配置管理和數據包的轉發工作,如維護路由器所需的各種表格以及路由運算等。路由器對數據包的處理速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CPU的類型和性能。

內存  路由器採用了以下幾種不同類型的內存,每種內存以不同方式協助路由器工作。

1.只讀內存(ROM)
 
只讀內存(ROM,Read .ly Memory)在Cisco路由器中的功能與計算機中的ROM相似,只能讀取而不能寫入,通常用來存儲生產廠家固化寫入的程序數據,在特定專業條件下纔可以寫入如要進行升級,則要替ROM芯片。ROM中主要包含:

1)系統加電自檢代碼(POST),用於檢測路由器中各硬件部分是否完好;
2)系統引導區代碼(BootStrap),用於啓動路由器並載入IOS操作系統;
3)備份的IOS操作系統,以便在原有IOS操作系統被刪除或破壞時使用。通常,這個IOS比現運行IOS的版本低一些,但卻足以使路由器啓動和工作。

2.閃存(Flash)

閃存(Flash)是可讀可寫的存儲器,在系統重新啓動或關機之後仍能保存數據。Flash中存放着當前使用中的IOS。事實上,如果Flash容量足夠大,甚至可以存放多個操作系統,這在進行IOS升級時十分有用。當不知道新版IOS是否穩定時,可在升級後仍保留舊版IOS,當出現問題時可迅速退回到舊版操作系統,從而避免長時間的網路故障。

3.非易失性RAM (NVRAM)
 
非易失性RAM(Nonvolatile RAM)是可讀可寫的存儲器,在系統重新啓動或關機之後仍能保存數據。由於NVRAM僅用於保存啓動配置文件(Startup-Config),故其容量較小,通常在路由器上只配置32KB~128KB大小的NVRAM。同時,NVRAM的速度較快,成本也比較高。

4.隨機存儲器 (RAM)

RAM也是可讀可寫的存儲器,但它存儲的內容在系統重啓或關機後將被清除。和計算機中的RAM一樣,Cisco路由器中的RAM也是運行期間暫時存放操作系統和數據的存儲器,讓路由器能迅速訪問這些信息。RAM的存取速度優於前面所提到的3種內存的存取速度。

運行期間,RAM中包含路由表項目、ARP緩衝項目、日誌項目和隊列中排隊等待發送的分組。除此之外,還包括運行配置文件(Running-config)、正在執行的代碼、IOS操作系統程序和一些臨時數據信息。

路由器的類型不同,IOS代碼的讀取方式也不同。如Cisco 2500系列路由器只在需要時才從Flash中讀入部分IOS;而Cisco 4000系列路由器整個IOS必須先全部裝入RAM才能運行。因此,前者稱爲Flash運行設備(Run from Flash),後者稱爲RAM運行設備(Run from RAM)。
 
PS:RAM有兩大類,一種稱爲靜態RAM,Static RAM/SRAM。SRAM速度非常快,是目前讀寫最快的存儲設備了,但是它也非常昂貴。所以只在要求很苛刻的地方使用,譬如CPU的一級緩衝,二級緩衝。另一種稱爲動態RAM,Dynamic RAM/DRAM,動態RAM的速度比SRAM慢,不過比任何ROM都要快。計算機內存就是DRAM的。DRAM 只能將數據保持很短的時間。爲了保持數據,DRAM 必須隔一段時間刷新(refresh)一次。如果存儲單元沒有被刷新,數據就會丟失。

路由器加電啓動過程:
 
1)系統硬件加電自檢。運行ROM中的硬件檢測程序,檢測各組件能否正常工作。完成硬件檢測後,開始軟件初始化工作。
2)軟件初始化過程。運行ROM中的BootStrap程序,進行初步引導工作。
3)尋找並載入IOS系統文件。IOS系統文件可以存放在多處,至於到底採用哪一個IOS,是通過命令設置指定的。
4)IOS裝載完畢,系統在NVRAM中搜索保存的Startup-Config文件,進行系統的配置。如果NVRAM中存在Startup-Config文件,則將該文件調入RAM中並逐條執行。否則,系統進入Setup模式,進行路由器初始配置。

路由器接口

所有路由器都有接口(Interface),每個接口都有自己的名字和編號。一個接口的全名稱由它的類型標誌與數字編號構成,編號自0開始。對於接口固定的路由器(如Cisco 2500系列)或採用模塊化接口的路由器(如Cisco  4700系列),在接口的全名稱中,只採用一個數字,並根據它們在路由器的物理順序進行編號,例如Ethernet0表示第1個以太網接口,Serial1表示第2個串口。

對於支持“在線插拔和刪除”或具有動態更改物理接口配置的路由器,其接口全名稱中至少包含兩個數字,中間用斜槓“/”分割。其中,第1個數字代表插槽編號,第2個數字代表接口卡內的端口編號。如Cisco 3600路由器中,serial3/0代表位於3號插槽上的第1個串口。

對於支持“萬用接口處理器(VIP)”的路由器,其接口編號形式爲“插槽/端口適配器/端口號”,如Cisco 7500系列路由器中,Ethernet4/0/1是指4號插槽上第1個端口適配器的第2個以太網接口。

控制檯端口

所有路由器都安裝了控制檯端口,使用戶或管理員能夠利用終端與路由器進行通信,完成路由器配置。該端口提供了一個EIA/TIA-232異步串行接口,用於在本地對路由器進行配置(首次配置必須通過控制檯端口進行)。路由器的型號不同,與控制檯進行連接的具體接口方式也不同,有些採用DB25連接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