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我们都让历史书骗了- -#!~

1. 秦始皇灭了六国,但并未统一中国,因为当时还有一个卫国。
评价:大概是秦始皇在阿房宫那边的工作太忙,把这事给忘了吧。
2. 中国历史上最牛的权臣是南北朝时期的宇文护,他权倾朝野的时代历经西魏、北周两朝,这期间他一共杀了3 个皇帝。
评价: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3. 唐朝最强盛的“开元之治”时期,全国有户820 万,是唐朝的最高值;而隋朝“开皇之治”时期,全国就有户890 万。终唐一世,各项经济指标都没有恢复到隋朝水平。(《隋书》《旧唐书》《新唐书》等)
评价:原来唐朝这么差。
4. 被“主流”专家们诟病为“军事软弱”的宋朝,对外战争的胜率超过了70% ;而被认为是军事最强盛的唐朝却在对外战争中胜少负多。(本人花了8 个月时间,看过《新唐书》《旧唐书》《宋史》《辽史》《金史》《元史》《西夏书事》《续资治通鉴长编》《三朝北盟会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续资治通鉴》《宋会要辑稿》等书统计出来的,时间较紧,或有错漏,但>70% 是没问题的。)
评价:原来我们以前学到的历史都是骗人的。
5. 宋朝士兵的平均作战负重是32 公斤,训练负重还要高于这个数值;现在美国最精锐的特种部队的训练负重不到15 公斤。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宋史》《宋会要辑稿》等)
评价:人类在退化? (身体方面)
6. 中国在北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 ),城市化率达到惊人的30% 以上;在所谓“康乾盛世”时代,这一比例也不过9% ;新中国在21 世纪初才重新达到这一数值。 (《元丰九域志》《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史》等)
评价:原来历史并不总是进步的。
7. 同样是元丰年间,中国华北地区的钢铁年产量达到了15 万吨;工业革命后的英国在1788 年钢铁产量才达到7.6 万吨。
评价:原来宋朝并不跟我们想象的那样差。
8. 整个北宋时期,中国一直在扩张领土,直到“靖康之变”的前一年(1126 )才停止。(《续资治通鉴长编》《宋会要辑稿》等)
评价:看来我们真的误会宋朝了。
9. 秦桧所创的“宋体字”是整个南宋时期的官方文书通用字体,尽管南宋大多数时间都将秦桧作为反面典型。
评价:看来宋朝时期的中国人还是挺理性的。
10. 整个南宋时期,中国一直没有定都,临安府的级别不过是“行在”(陪都)。
评价:但最后跟定都没啥区别了。
11. 南宋之所以一直偏安并非统治者不愿收复故土,而是因为民间反对的声音太大。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民间之所以反对是因为担心收复故土后宋廷会增加江南地区的税收来扶植已被女真人严重破坏的收复区。
评价:其实,人类就是这样的自私。
12. 南宋时期,熟练雇工的工资高于知府工资。(宋朝知府一般是从三品或正四品,年薪在400 贯以上,至少相当于今天的15 万元人民币)
评价:貌似现在只有欧美发达国家才这样。
13. 中国南宋时期最先进的织布机有1800 多个活动构件,其中有的技术是现代化织布机也无法达到的。
评价:宋代中国人的创造力真不是盖的。
14. 南宋中后期,中国(仅指宋)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5% 左右,经济总量却占到了全球的75% 以上;今天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1% ,经济总量占全球比例却仅为4% 。
评价:只能说那时的中国更像中国。
15. 在1233 年宋蒙联军攻打蔡州的时候,南宋名将孟珙救了蒙古将领张柔一命。4 年后,张柔的儿子张弘范出生,而崖山一战灭亡南宋的就是这位张弘范。 (《宋史》《元史》等)
评价:这让我想起了农夫与蛇的故事。
16. 南宋数学家秦九韶至晚在1247 年就已经发现一元三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欧洲人在400 多年后才发现,但在中国的课本上这个公式仍是以那个欧洲人的名字来命名的。 (《数学九章》等)
评价:原来我们祖先什么都有,只是我们不知道罢了。
17. 蒙古帝国军队在13 世纪的征战C.P屠杀了2 亿人,成为了人类历史上最不光彩的一项吉尼斯纪录,其中,仅中国境内就有6000 万人死于蒙军屠杀;与之相比,纳粹屠杀的600 万犹太人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多桑蒙古史》《宋史》《金史》等)
评价:原来这就是“我们”“伟大”的成吉思汗,那些崇拜它的人赶快醒醒吧!
18. 明朝在永乐年间与越南发生了一场战争。此战明朝军队号称80 万,而越南军队更是号称700 万,实际上双方军队总数加起来也不过30 万,这毫无疑问是中国历史上牛皮吹得最大的一场战争。[ 注:那时越南还是中国领土] (《明实录》等)
评价:幸亏朝鲜、越南都脱离中国独立了,要不然我们今天得跟棒子一个德行。
19. 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中吨位最大的宝船排水量约为7500 吨。
评价:排水量都接近航母标准了,比较KB。
20.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只娶一个老婆的皇帝出现在明朝,他就是明孝宗朱祐樘。
评价:确实是皇帝中的异类。
21. 中国最早提出计划生育理论的不是马寅初,而是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 )的内阁首辅申行时,而最早实施计划生育的时候却是在更早的宋朝。
评价:其实,理论都是马后炮。
22. 明朝的万历皇帝曾连续28 年不上朝,创造了中国皇帝的纪录。但是,这期间中国无论对内还是对外的战争均获得全胜。
评价:所谓“明亡于万历”,原来如此。
23. 自1572 年“隆庆开关”到1644 年明朝灭亡,这70 多年的时间里,全世界生产的白银总量的1/3 涌入中国,共计约3.53 亿两(保守估计,目前重新估计约为5亿两)。并且全球2/3 的贸易与中国有关。
评价:资本主义萌芽?这简直是一只脚迈入资本主义了。
24. 16 世纪西班牙殖民者在南美掠夺的白银几乎都通过贸易的形式最终流入了中国。
评价:敢情是中国间接掠夺了美洲人民。
25. 中国在明朝中后期曾经研究过坦克。 (《武备志》等)
评价:这个比较雷。
26. 1644 年中国北方爆发了一次大型鼠疫,造成驻守北京的20 万明军全军覆没,这直接导致了明朝亡于李自成。
评价:人到底还是没法胜天的。
27. 被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不是康熙,而是明朝最后一个年号——崇祯,一共被朝鲜使用了265 年。 (《朝鲜李朝实录》等)
评价:那时候棒子还是挺重义气的。我也终于明白,进化论并不适用于棒子。
28. 清朝乾隆时期修《四库全书》,总计存书3457 部, 79070 卷,禁毁6766 部,93556 卷。
评价:真不知道这是修书还是毁书。
29. 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是英国议会通过投票产生的结果,支持战争的一方仅获得9 票的优势。
评价:历史根本就是“上帝在投色子”,所谓历史大势基本纯属胡扯。
30. 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有人在京城某仓库意外发现一批封存了200 多年的火器。这批火器是明朝末年制造的,其中有的竟然比英军的装备还要先进。
评价:这么多年都干什么了?不过,这也只能问清朝皇帝了。
31. 清朝的道光皇帝为人十分节俭,喜欢穿有补丁的衣服,但打个补丁却要花四两银子。
评价:这冤大头,被人蒙了还不知道。可悲!
32.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清军曾以12 万对阵2 万英法联军,结果阵亡3 万余,而对方仅阵亡4 人,但非战斗减员却有几十人。
评价:嗯,这个……
 
补充1.辽道宗耶律洪基曾写诗表达了后悔自己生在蛮夷之国和“来世做中国(宋)人”的愿望。与之类似的是,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朝鲜国王王颛也写诗表达了类似的愿望。
评价:其实,金庸小说的历史背景基本都是反的。当时萧峰阻止辽军南下,其实是救了他们。
补充2:南宋灭亡的时候,日本“举国茹素”来哀悼大宋的灭亡,元世祖忽必烈因日本此举,且倭主不来朝贡,造大船7000艘往攻,结果船队被暴风雨所摧毁,日本人从此将此风称为“神风”。二战中“神风敢死队”即出自这个典故。明亡后,朝鲜和日本认为中国已亡,日本从此蔑称中国为“支那”。明治维新后,自认为华夏正统的日本曾打着“攘夷主义”的旗号发动甲午战争等对清战争。唐、宋、明时作为对中国文明衷心倾倒的两个附属夷国,日本和朝鲜至今因还因宗主国文化沦丧而对中国存有偏见。由于满清毁书,今天中国大学中文系、历史系的教授经常前往日本、韩国查阅中国古籍,如此才能写出有见地的古代文学、历史论文。。(《心史》等)
评价:进化论同样不适用于鬼子。
补充3:南宋开禧二年(1206)中央财政收入达到8000万贯钱,当时全国人口约7000万。清朝到1900年代为8000万两,人口却有4亿。而南宋1贯钱购买力是清末一两白银的2倍。更重要的是,宋朝税率低于清朝
 
最后一个
我没想到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竟然不是ENAIC
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在哪里?很多人会回答诞生在美国,并且会认为1946年2月14日在费城开始运行的ENIAC计算机(电子数字式积分器和计算机)是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然而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这台计算机的诞生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在其官方文件中仅称它是世界“第一台全电子数字计算机”,为什么它的主人不称它是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呢?

1997年10月21日,英国伦敦泰晤士河南岸的帝国战争博物馆开始举办一个有关二战期间破译密码的展览,展览中赫然出现了“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科洛萨斯’”的字样。据称,“科洛萨斯”比ENIAC计算机问世早两年多,在二战期间曾破译了大量德军机密,战争结束后,它被秘密销毁了。

11月14日,记者驱车来到“科洛萨斯”计算机当年的服役地点、伦敦以北约80公里处的布莱奇利园区,在那里采访了布莱奇利园区基金会主任托尼·塞尔先生。布莱奇利园区是二战期间英国主要密码破译力量所在地,目前已辟为一个战争博物馆。

塞尔先生并不急于向记者介绍“科洛萨斯”计算机,而是先向记者介绍了很多二战期间盟军与德、意、日军之间破译密码的斗争。在一台从德军那里缴获的“洛伦茨”加密机旁,塞尔先生讲述了这种加密机的故事。“洛伦茨”加密机是二战后期包括希特勒在内的德军高级将领之间通信用的主要加密机,破译经它加密过的密码难度非常大,希特勒至死都认为“洛伦茨”是不可战胜的。

研制“科洛萨斯”计算机的主要目的是破译经“洛伦茨”加密机加密过的密码。塞尔先生说:“使用其他手段破译这种密码需要6至8个星期,而使用‘科洛萨斯’计算机则仅需6至8小时,因而自它投入使用后,德军大量高级军事机密很快被破译,盟军如虎添翼。”

“科洛萨斯”计算机是1943年3月开始研制的,同年底运到布莱奇利园区。19 44年1月10日,“科洛萨斯”计算机开始运行。

塞尔先生带领记者来到一处很不起眼的建筑中,在那里记者见到了尚未完工的“科洛萨斯”计算机的复制品。塞尔先生向记者出示了照片、图表等有关原始资料,并指出,“科洛萨斯”计算机知名度不高的主要原因是它原先属于高级军事机密,直到70年代有关材料才逐渐解密,而且二战期间研制的10台同类计算机在战争结束后均被秘密销毁。他说:“‘科洛萨斯’计算机作为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地位已被逐渐公认。”

“科洛萨斯”计算机呈长方体状,长4.9米,宽1.8米,高 2.3米,重约4吨。它的主体结构是两排机架,上面安装了2500个大小形状如同电灯泡的电子管。它利用打孔纸带输入信息,由自动打字机输出运算结果,每秒可处理5000个字符。它的耗电量为4500瓦。

“科洛萨斯”计算机研制工作的负责人是汤米·费劳尔斯博士。现年88岁的费劳尔斯目前在伦敦北区过着隐居生活,据其亲友介绍,他的身体非常虚弱。

塞尔先生不无遗憾地指出,尽管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英国,但英国没有抓住由计算机引发的技术和产业革命的机遇。相比之下,美国抓住了这一历史机遇,鼓励发展计算机技术和产业,从而崛起了一大批计算机产业巨头,大大促进了美国综合国力的发展。他说,目前全世界范围兴起了一场以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为龙头的又一次信息技术革命,谁能更好地把握这一机遇,谁就有可能在21世纪立于不败之地。(完)
资料来自 [url]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71321174.html[/url]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