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学说与和谐社会

儒家学说与和谐社会
 
            儒家主张礼治,强调仁爱、强调群体、强调天下为公的情操和强调传统的普世伦理道德思想。而和谐就是要配合得适当和匀称。所谓和谐社会就是上下关系在和顺、和畅;家庭、邻里、人与人的关系在和气、和睦。整个社会要和衷共济,建设社会要同心协力。                    
     我们的先哲(程颢)讲得好:“人君之道以至诚仁爱为本”。本来这句话是对神宗(北宋)召其咨询而陈述的。但是在今天看来对和谐社会而言是很有用的。当领导要言之有信、言之有你、办事要认真、为人要诚恳、待人要有爱心。即所谓“仁心、仁政”。
     和谐社会是一个团结友爱的群体,要有天下为公的思想,要有传统的伦理道德思想。“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尊老爱幼、扶弱助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华夏是文明礼仪之邦。儒家主张礼治,待人要有礼貌,语言动作要谦虚恭敬;接物要有礼节、谦让。上级对下级要礼贤下士,社交要礼尚往来。总而言之是要“克己复礼”。                
     总的来说;整个社会上下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不管职位高低、不管贫或富,都要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互相爱护。只有这样,社会才会缩小贫富差距、社会才会减小罪行、社会才会安定和谐、国家才会繁荣富强、人民才会安居乐业。
      正是:
                                          和谐群体本从容,仁爱诚信心内红。
                                          待人礼让可亲近,接物诚然与友同。
                                          和谐社会蓝天下,绿色家园梦幻中。
                                          助人为乐同贫富,克己奉公不称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