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被生活所弃,请保持重重回击的勇气—读《金锁记》

当Kindle显示最后页面时,心情如铅般沉重,眼前不断浮现着关于曹七巧的种种画面,不由得重重哀叹了一声。

我仿佛看到了,正值豆蔻年华之际,她,摘着辫子,站立于油腻的柜台,与客人欢声笑语;我仿佛看到了,她高高的挽起了大镶大滚的蓝夏布衫袖,露出一双雪白的手腕,上街去买菜;我仿佛看到了,她与肉店的朝禄,哥哥的结拜兄丁玉根,张少泉,还有沈裁缝的儿子的插科打诨;我仿佛看到了,她与丈夫并肩行走,中间牵着她的一儿一女,有声有笑……

然而,这些仅仅只是浮想。

写到这边,不禁两行热泪滑落脸庞,多么可悲的女人啊!

三十年来她带着沉重的枷锁,把自己锁在一个“房间”里,不见天日。她穿着不合身的“盔甲”,让他人无懈可击;她张牙舞爪,尖酸刻薄地怒怼着身边的人;她视钱如命,紧紧抓着这根救命稻草。儿子女儿恨她,婆家的人恨她,娘家的人恨她。曾经滚圆的胳膊,而今枯瘦如柴。

她,自少被哥哥逼迫嫁给姜家的二少爷,一个,没有行动能力终生瘫痪于床的男人。没有显赫的身世,也没有男人的撑面,为了能在这个如狼似虎的“深宫”里生存,她选择了让自己变成一条“汉子”。

她曾经也有青春。

“十八九岁做姑娘的时候,高高的挽起了大镶大滚的蓝夏布衫袖,露出一双雪白的手腕,上街买菜去。喜欢她的有肉店里的朝禄,她哥哥的结拜兄丁玉根,张少泉,还有沈裁缝的儿子。”她渴望过普通人的生活,生个孩子,有丈夫陪着。

文章中接连地出现了,“天下的男子都是一样的混账,谁不想你的钱”。生活的磨难,让她不在相信爱情,唯钱能满足她的安全感。

丈夫死后,曾经日思夜想的三少年姜季泽对她献殷情时,她面目狰狞地吆喝着:“钱一经你的手,还有得说么?你哄我—你拿那样的话哄我—你拿我当傻子”,此时她的心跟她的爱情一直往下坠,坠入了一个自己一手打造出来的无底深渊。

自私如她。

这个可悲的女人,似乎要把自己所受过气承受过的罪,通过她那张尖酸刻薄的嘴巴、劣迹斑斑的行径暴露出来,甚至连自己亲身儿女也成为了报复的对象。她活生生地拆散了儿女的幸福婚姻,最终儿子长白家破人忙,女儿长安终生未娶。

然而,我们更多看到的是她视钱如命、尖酸刻薄、不近人情的一面。就好像文中的赵嬷嬷所说:“你们懂得什么”!

对啊,我们懂得什么呢。命运不济,让她遭受这般不公,她习惯了用强势的一面去保护那颗脆弱的心。

同情你,怜惜你,但不赞成你这种作茧自缚,怨天尤人的生活态度。

亲人出卖了你,婆家看不起你,但为何你不选择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儿女呢。你可以用钱做一笔生意、你可以用心培育你的孩子、你也可以选择再婚…

在我们的生活中,不难发掘像曹七巧这样的人,她就像我们当中某一部分人的缩影,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就算被生活所弃,请保持重重回击的勇气,披上盔甲,硬着头皮打出一片新的天地。致你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