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媽是我最怕成爲的那種女人

今天的故事來自@顫抖的小白菜:

母親今年47歲,在這個普遍長壽的時代,在我看來,這個年紀只是人到中年,比如同樣是47歲的伊能靜才產下愛女,比如47歲的許晴還宛如少女。或許你們會說,普通人怎麼能和明星對比呢,明星在保養上是不惜重金的。

何況,母親只是一個農村婦女。

她矮小,雖然人到中年免不了身材走樣,但是不足1米5的身高仍然顯得她很小隻。本來白皙的皮膚已不復存在,生活的重負讓歲月在她的臉上刻下了道道溝壑。因爲常年與磚頭、水泥、鋤頭打交道,她的雙手早已和老樹皮無異。

在大家眼裏,我就是寒門出的才子,遠離家鄉,在物慾橫流的大城市打拼。時間越久,就越不想撥通母親的電話。

因爲怕聽到她的哀怨,怕聽到她的不解,怕聽到她的可悲,同時認清自己的無能爲力。

不只何時起,電話那頭的母親和我的對話只有三個主題:父親的不是、錢,弟弟。

父親一生都是一身毛病,這個我清楚。從懂事起,我就發覺父親身上的總總令人難以忍受的缺點,也聽母親不停的抱怨,有時我會想,就是因爲我是最大的孩子,所以要扮演母親的抱怨的傾訴角色嗎?

父親好賭,身體不好,還愛抽菸喝酒,脾氣暴躁,工作則要看心情,還有典型的直男癌,比如明明是和母親從工地工作一天回來,就是要母親伺候,洗衣做飯,父親從不沾,並且覺得理所當然。

比起父親身上的總總不是,那母親的妥協則讓我想起魯迅先生的“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因爲在母親身上,讓我看到了邊遠農村思想文化的閉塞。

村裏還有很多和我母親一樣的婦女,她們們打心裏覺得作爲女性是比男性低級一等,會因爲自己的身材劣勢而在男性面前感到自卑,所以自己應該付出更多,忍受更多才能讓家庭經營下去,所以她們一直在默默忍受自己奴婢般的地位,甚至忍受丈夫的家暴,出軌.....

所以她們會在年輕的時候整天的以淚洗面,在不斷妥協中給自己的心練就鎧甲,然後,她們開始以抱怨代替淚水。

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抱怨中,她們活成了祥林嫂,聽的人也早已麻木,再也聽不出話裏的滋味。

在他們眼裏是寒門出貴子的我,其實只是千千萬萬普通大學生中的一個,大學生早已經不是什麼值得炫耀的身份了,但在他們眼裏,我是他們的自豪和驕傲,畢竟在落後的農村,即使今天,大學生還是彌足珍貴的。

因爲有這樣的認知,在他們的思想裏,大學生=賺錢多。在大城市打拼的我,曾因爲自己的農村身份被嘲笑過,但是都不曾自卑過,直到聽到來自親人的嘲諷。

所以當他們知道一個大學生畢業後工作只能拿着四五千的工資時,他們就有了一個新的認知,就是“讀書無用”。

找到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是多少人半輩子都在追求的事情。或許這份工作的薪水並不高,但是卻不影響我對這份工作的熱愛。當我很自豪的說出很喜歡自己的工作時,母親的一句“沒有錢有什麼用,隔壁那個和你一起讀小學的小月只讀了初中,人中在工廠打工都拿四五千”,就把我的歡喜打入深淵。其實,隔壁的小月,初中畢業就去打工,現在已經工作7年了,工資還是四五千,難道還沒有推翻“讀書無用論”嗎?

而且,不是每一個寒門學子都要以賺錢爲人生的最重要的目標的。

錢很重要,但是很多東西要比錢更重要,比如一雙發現真善美的眼睛,比如浮華塵世中一顆平和的心,比如一顆保持清醒不盲目的頭腦......

弟弟是落後的農村思想文化下的犧牲品,作爲一個90後,創新、獨立自強,青春活力這些正能量的詞他都不沾邊。

作爲一個24歲的大好青年,負資產的他卻毫無畏懼早早走進婚姻的墳墓。有父母搬了半輩子的磚頭和水泥換來的自建農民房,再帶病賺的裝修錢,只爲這個所謂的唯一的兒子。

所以弟弟和女朋友是純玩地談了大半年的戀愛,媽媽每個月發工資似的每月打錢給他做戀愛基金。談得差不多了,又把壓箱底的老本給他辦了一次風風光光的婚禮,大吃大喝了3天,擺了幾十上百桌宴席。

好像要通過這個花完存款舉家揹債的大擺宴席這個儀式,才能證明父母已經完成了自己的任務,因爲他們一直認爲負擔兒子的戀愛、婚禮花費是自己的任務。

弟弟本來就是小孩心性的人,有父母的庇佑更是不知道責任是什麼。在準備婚禮前常常拿不結婚來威脅父母,比如不裝修好房子就不結婚,不買LED電視就不結婚,屢試不爽,因爲他清楚這真的能達到目的的。就如小孩子不給糖就哭一樣。

父母希望一場婚姻能把小孩心性的弟弟變成熟,變得有責任感,然而這纔是新的悲劇的開始。

結婚後,這對新婚夫婦失去了父母的資金支持,而且父母已經爲他們的婚禮散盡家財,也無法支持了。才半年的時間,他們就已經鬧了無數次離婚的戲碼。

因爲沒有什麼文化水平,所以他們只能找這個社會底層的工作崗位。因爲有父母這個後方保障,他們在什麼崗位都呆不久。所以很快,他們又雙雙離職,繼續回家啃老。因爲天氣熱,所以不願去找工作,因爲辛苦所以不願意工作。

父親因爲兩年前從工地摔下做了大手術,後來身體一直不太好。這個三伏天,父親已經在家休養了,而47歲的就已滿頭白髮的母親在烈日下搬着磚頭,扎着鋼絲,和着水泥。但是我知道母親身體不好,她有腰間盤突出,胃也不好,且有腎結石。

面對着家裏不工作的兒子兒媳,還有身體不好的丈夫,和遠在大城市打拼卻並沒有多少錢的女兒,她選擇了白天以命換錢,晚上伴着藥酒入眠。

她不敢明目責怪兒子兒媳,只因爲擔心老了兒子不養她,因爲她一直覺得女兒最終都是別人家的,兒子纔是自己的依靠。

她深知兒子的不成熟不負責,一場婚姻不足以讓他改變,那一個新生命或許就可以。

所以,母親的重心放在了催弟弟夫婦生孩子上。因爲幾個月毫無動靜,所以她把責任推到媳婦身上,逼着她去做檢查,看到一切無異才放心。但是她從此已經在這個家庭種下了世界上的難題的種子--婆媳不和。

我的母親,我在她身上看到了落後農村婦女的縮影。她們勤懇、樸實、堅忍,同時也迂腐、懦弱、可悲。

隨着經濟水平的提高,農村的思想文化嚴重跟不上物質文化,金錢至上,重男輕女,讀書無用、男尊女卑......等落後的思想還充斥在空氣裏,他們是就像被文明世界遺落的一角。

我愛我的母親,同時,也害怕成爲她。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