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時鐘法”能拯救你的拖懶慫?

某某人不知道從哪裏看到了時間管理之“番茄工作法”,按照寶典上的要求,按照25分鐘爲一個“番茄時鐘”學習,以爲得到了提高效率的祕籍。

剛開始實行,不知道他效果如何。

但是,從自己的角度來看,自己也曾經有過這樣的經歷,到處學習各種“方法論”希望讓自己變得更好,更高效。

可是,很多嘗試還是失敗了。

這個番茄工作法,自己也曾經嘗試過,但是發現至少不適合我。

一個人的工作狀態分爲兩種:

淺層工作狀態

深層工作狀態

淺層工作狀態就是一心可以多用,但是不能深入思考,工作成果也多爲“低價值”成果。

深層工作狀態,就是一個人進入“心流”狀態,思維非常活躍,可以做有創造性的事務,“高價值”成果也往往在這種狀態下產出。

人一旦進入深層工作狀態,就是忘記時間、忘記自己,眼中只有工作,只有目標任務。

而番茄工作法將時間人爲分割爲“25分鐘”一個單位,如果人已經進入深層工作狀態,到時間被提醒鈴聲打斷,開始休息,等休息回來,再進入深層工作狀態可能需要很長時間。

自己的經驗告訴我,不要人爲破壞自己的深層工作狀態,因爲這個時間段是最高效的,也是最容易出成果的。

還是那句:大道至簡,越簡單越樸素的道理越管用。

花拳繡腳式的各種方法論,看起來在不斷創新,至於效果,誰用誰知道。

思考100個問題:83/100,讓寫作成爲一種習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