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rm命令,刪除文件至回收站

rm 是我們經常使用的Linux命令之一,我會習慣於使用 rm-rf 參數同時使用,將文件移除,但是這樣做的話,在之後再想找回就會很麻煩。

下面我們做一些調整,將rm命令的刪除改爲將文件移動到回收站,方便找回。具體操作如下:

  1. 創建回收站位置

    • 如果是ubuntu系統,自帶回收站的位置位於/.local/share/Trash/files/目錄
    • centos系統,我們自己創建一個回收站目錄mkdir ~/.trash
  2. 修改rm別名

    • ubuntu: 找到~/.bashrc文件
    • centos: 找到~/.profile文件
    • 我本人用的是ubuntu+zsh,所以需要修改~/.zsh文件
    • 在文件最後追加如下內容:

      # 修改rm命令將文件刪除至回收站
      alias rm=trash
      alias rl='ls ~/.local/share/Trash/files/'
      
      trash()
      {
          del_date=`date +%Y%m%d%H%M%S`
          # 這裏將刪除時間加入到文件名後是因爲mv命令不能覆蓋非空目錄以及不能使用文件覆蓋文件夾
          # 加上時間就不會有同名的文件了
          mv $@ ~/.local/share/Trash/files/$@-${del_date}
      }
  3. source ~/.bashrc(~/.profile、~/.zsh) 使其生效
  4. 大功告成,再使用rm命令就會將文件移動到回收站了,而且不需要添加 -rf 參數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