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出有活力的文字

噹噹噹,噹噹噹……

十二點了,砍柴和他剛收的徒弟還在綠洲羣裏聊興濃濃。

我也終於結束了一天的家務,打開了芊墨小姐的文章。

滿屏粉嫩,是櫻花落了嗎?

浪漫的顏色,倒真是喜歡的很。

現在是午夜十二點。

午夜十二點的故事,好像流傳最廣的,是個灰姑娘掉了水晶鞋的故事嘛……

跑偏了跑偏了,趕緊把馬從懸崖邊上拽回來。

在砍柴大神分享快要結束的時候,一位六十老者最美初陽提了這樣一個問題:

寫傳統文化文章與新媒體文章的街接是60歲作者的最大挑戰,中老人作者應如何選擇?

砍柴大神的答疑大抵是這樣的:要對這個世界永遠都保持好奇心,寫出有活力的文字,無論新老媒體,自帶故事屬性的中老年人,就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六十一甲子,風雲幾變幻,你有故事我有酒,聽完我就睡大覺。

要講故事的話,我覺得人生六十才少年啊。六十之前,年歲稀薄,換成是我,怎麼釀,出來的酒都不夠香醇。

所以老人家無需多慮。

記得很久以前,我有位鄰居,每天早上都會拄着柺杖出來遛彎,大家都喊他“唐伯公”,與唐伯虎只差一字。

那年唐伯公九十五歲,臉色紅潤,聲如洪鐘,遛彎累了,就會在我家對面的石板凳上坐上一坐,看看南來北往的人,笑嘻嘻的。

我那時年幼,唐伯公一來,我就愛跑出去跟他瞎聊,常常童言無忌。

有天一個捲髮美女從我們前面走過,唐伯公看着人家的背影,一直目送人家遠去。我在旁邊看了,忍不住取笑他:

“唐伯公,你年紀這麼大了,還要學唐伯虎嗎?”

唐伯公哈哈大笑:

“誰人沒有年輕過啊!”

對的,還沒到百歲,九十五都還正青春着呢。

不捉急。

其實啊,我真羨慕你們這些小的老的,有時間有精力有選擇,在文學的路上一路求索。

我現在沒得選,只好先邊做家務邊看着大家舞文弄墨。

只是,我也一直對這個世界都保持着好奇心呢,哪怕午夜十二點,八卦一下也很好。

作爲一個一直都在好奇的小小讀者,我想對這位提問題的老者說一句:

新媒體文,對我們這樣的讀者來說,是像鮑參翅肚。但這些大菜再好,看着再炫,也總有吃膩的時候。

與之相反,老者們的細緻感悟,卻像醬香小菜,經過時間的漫長醃製,清口回甘,下飯拌粥,開胃理氣,實乃居家良品。

要生活得有滋有味,大菜小菜都得輪着吃,吃得開心,方纔容易活得長久。九十九還年輕,百歲纔是新目標。

好了,不扯了,看小助理曬大餐去了,大半夜的饞死人不償命。

我自己的文,就讓它在那兒曬吧,曬足180天,到時候我再拿來就粥喝。

等各位看到本文的時候,太陽已經出來了。所以,提前給大家道一聲:

早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