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採集的優勢能確保大數據的優勢嗎?

  世人基本都認爲我們已經進入了大數據時代,而且普遍認爲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對於我國經濟發展是絕對的利好,其主要支撐理由就是我們獲取大數據更容易、更直接、更全面,……,如:微信支付、摩拜單車、視頻採集、監控錄像等等,換句話說,就是我們個人服從集體、集體服從國家、國家服從中央的整體概念,讓我們的大數據系統建立起來可以做到暢通無阻。我們在大數據採集方面的優勢能夠確保我們在大數據應用、管理、決策等方面的優勢嗎?

  


  最近我們看到不少關於《今日頭條》的新聞,一方面是《今日頭條》創始人張一鳴宣佈永遠關閉《內涵段子》,一方面是有關部門下發指令,“爲依法規範傳播秩序,各互聯網應用商店暫停今日頭條、鳳凰新聞、網易新聞和天天快報四款移動應用程序的下載服務”。 暫停“今日頭條”下載服務3周。技術男張一鳴創辦的《今日頭條》沒有編輯團隊,不對內容進行人工干預,全靠算法學習進行個性化的機器推薦,也不進行內容的生產加工,只做內容分發渠道。

  《今日頭條》核心競爭力和優勢就在基於大數據採集與AI算法進行個性化推薦,它不僅是一個新聞客戶端,還是信息分發平臺。但是,在大數據完整採集的基礎上,就是爲了流量爲了廣告爲了利益,投其所好進一步推送相關信息,有目標客戶喜歡遊戲,就拼命推送各種遊戲;有喜歡情色內容,就不斷分發不同形式的情色信息;有喜歡夜郎自大的,就灌輸中國政治經濟一統天下的概念;……,讓客戶個體認爲自己的見識就是永遠正確的。用完整的大數據基礎去固化各種偏離客觀實際的偏見。

  

鄭州中原科大婦科醫院 http://www.120zzzzyy.com/

  這個月初(4月1日)中國建築衛生陶瓷協會在相關行業高峯論壇上披露了2017年我國瓷磚行業的產業數據,2017年全國瓷磚產量101.46億平方米,同比增長-1.15%。此前十來天中國陶瓷工業協會發布的全國1410家規模以上陶瓷牆地磚企業產量完成108.18億平米,比上年增長6.52%,這兩個數據顯然不一致。更有甚者,相關數據披露2017年福建省瓷磚產量14.40億平方米,產量居全國第二(廣東第一,27.03億平方米)。這個數據明顯不連貫,2016年全國瓷磚產量福建省第一,產量23.74億平方米(廣東省第二,23.53億平方米)。誠然,我也注意到2017年我國瓷磚產業數據引用了民間的“全國瓷磚產能調查數據”,也許福建產區的數據與產能調查數據有關。

  但是這種有關是什麼樣的相關,我們無法獲悉。這讓我想起2017年我國不少地方(遼寧、內蒙、天津等地)的GDP數據,與往年的不連貫,也就不覺得十分奇怪了,我們的統計部門又不獨立,偶爾也要看領導的眼色、思維來進行統計。時而不連貫不靠譜也就在所難免,不管如何,原始數據總不能成爲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大數據時代已經來臨,我們僅有大數據採集的優勢,並不能代表我們在大數據方面有優勢。如果我們的基礎數據都不靠譜,只能導致謬誤,比無知距離真理更遠。如果我們的大數據僅僅是去追逐更大的利益,而不是真理,那也將導致“明月照溝渠”的結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