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管理幸福學》讀後感

1.選擇有意義的娛樂方式,人人都需要有建設性的壓力,選擇的娛樂方式會在不知不覺中決定自己在未來的某個時刻,選擇有意義的娛樂方式,在放鬆中會發自內心感受到每一個細胞的快樂,若一味的享樂放鬆,放鬆過後所要面對的,定是“空虛”多於快樂;

2.壓力:無論太高或者太低都不好,每個人的性格差異,有些人就適合高壓式的工作方式,突然減壓反而令對方不知所措,而有些人天性散漫,進入高壓會令自己有窒息的感覺,如果硬要在金錢和慢生活狀態中二選一,對方肯定毫不猶豫選後者。但壓力無論太高或者太低都不好,太高需降,太低則升壓。

3.把自己用在對的地方,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就是最正確的,每個人性格不同,擅長的領域也會有所不同。發現自己性格中的優勢,並不斷髮掘和延伸,最終的結果或許連自己都會非常精細,所謂尺有所短也有所長。

4.適當降低標準,事委託他人之手,必定與自我親力親爲有差距,接受不同的差距,畢竟咱們每個人的“手”都是不同的,所以創造的結果定是不同,只要在結果允許範圍內,就OK啦,結束時,請別忘記誠懇的對對方說聲:謝謝

5.不依賴和等待任何人,人生才能自在,有些事適合團隊相互配合,但有些事,自己做會比較快,例如午飯時間到,是自己去吃,還是要問其他同事一起,往往自己一個人吃午飯15-20分鐘就可以結束,而多人或許30分鐘都未必能搞定。咱們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成本的,用每天午飯節省的15-20分鐘時間,去看書,去公衆號學習一篇文章,綽綽有餘,堅持1個月會發現自己的詞彙量都在不斷增加。

6.努力把自己變成高級住宅區:A.藉助“工具”來管理自己的時間;B.該工作時全傾投入,該休息時就好好放鬆,也就是所謂的該吃就吃,該忙就忙

7.耗時長並不等於我很努力:世界上最大的折磨,叫做“壯志消磨”,浪費人生比浪費時間可怕,無論是在辦公桌前還是在家中廚房的操作檯,能10分鐘完美結束的事,絕不拖到第11分鐘,若將每個人的生命用電池電量圖來表示,20歲和30歲 40歲甚至以上年齡的人,所擁有剩餘電量都不同,而且這可是非可再生資源,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好好珍惜呢

8.不要當好好先生/女士,該拒絕時就拒絕,雖然說“不”比說“好”更困難,可是說“不”卻往往更加令我們神清氣爽,不會爲自己增加不必要的糾結與困擾;若是答應對方,就一定要兌現,重視承諾才更有出息。

9.事與事間提前“留白”,給自己一個調整的時間,也以防有緊急特殊事情發生,合理控制時間節奏。

10.該自己做主的事,就自我拿定主意,不要到處徵求他人意見。往往我們在一件事徵求他人意見時,其實在自己內心已經有了答案,我們在徵求他人意見的同時,只不過是想聽到相同的聲音來肯定自己的答案而已。

       這本書買來已經很久,我有個很不好的習慣就是屯書,屯回家但是並沒有堅持好好看,甚至有些去年購置的書塑封還在,任何物品只有使用起來才能發揮其真正的價值,包括書也一樣,書中的文字只有被在真正閱讀時纔會體現出生命力,制定讀書計劃,堅持執行,嘗試輸出。這是我一次做讀後感輸出,不斷嘗試不斷踐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