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時間管理效能手冊》之目標分解

育兒中目標管理的難點不是制定一個大目標,而是把大目標分解爲具體化、可操作、能得到及時反饋的小目標,這些小目標符合最近發展區,孩子稍微努力就可以做到。

有一隻小鬧鐘被製造出來以後,它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麼,就問身旁的老鬧鐘:“我應該做點什麼?”老鬧鐘說:“很簡單,一年要擺動3200萬次。”小鬧鐘一聽就蒙了,它對3200萬次完全沒有概念,不知道自己該怎麼做。另一個睿智的老鬧鐘說:“小鬧鐘,你不用擔心,你每秒鐘擺動一下就可以了。”小鬧鐘開心地說:“一秒鐘擺動一下,這個容易,我能做到。”然後它就一秒鐘擺動一下,一年擺動了3200萬次。

在孩子的學習和生活中,如果父母能夠幫助他把大目標分解,類似“一秒鐘擺動一次”,如同把目標分成很多梯子,孩子只要按照這個正確方向,一步一個臺階地往上走,終究會達到3200萬次的終極目標。

書中一位有智慧的媽媽把孩子早上起牀進行了詳細的目標分解,做的很棒,值得借鑑。
(1)起牀。①叫三次、5分鐘內離開牀;②自定鬧鐘、5分鐘內離開牀;③自定鬧鐘、按時離開牀;④自定鬧鐘、提前離開牀;⑤自定鬧鐘、提前離開牀、聽英語。
(2)穿衣。①自己穿;②自己準備衣服、自己穿;③自己準備衣服、自己穿、整理睡衣;④頭一天將所有衣物準備好、自己穿、整理睡衣;⑤頭一天將所有衣物準備好、自己穿、衣着整齊、整理睡衣。
(3)洗漱10分鐘內完成。①經提醒完成;②無須提醒、起牀10分鐘內開始、按時完成;③無須提醒、起牀10分鐘內開始、按時完成、收拾用品;④無須提醒、按時獨立完成、收拾物品;⑤無須提醒、按時獨立完成(用香皂洗臉、耳、脖子,刷牙3分鐘)、收拾物品。
(4)早飯15分鐘內完成。①被通知後自己吃飯;②飯好後自己主動來吃飯、細嚼慢嚥;③幫忙擺碗筷、細嚼慢嚥、每樣都吃(不挑食);④幫忙擺放碗筷、細嚼慢嚥、每樣都吃、吃乾淨、一直坐在椅子上(不挑食、不浪費、不走動);⑤幫忙擺放碗筷、細嚼慢嚥、每樣都吃、吃乾淨、一直坐在椅子上、飯後幫忙收拾碗筷。
(5)出門。①被提醒、穿好衣服、按時出門;②自主穿衣、自背書包、按時出門;③自主穿衣、自背書包、提前出門;④自主穿衣、自背書包、提前出門、臨走道別;⑤自主穿衣、自背書包、穿戴整齊、提前出門、臨走道別、按時到校。

做好目標分解,讓孩子儘可能多的體驗成功效應,避免失敗效應。在一個大目標面前,讓孩子看到達成的希望,提高做事情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體驗成功是一步步努力換來的,“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