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雨天的雜思

文/最等閒

連續兩天的週末,雨。

溫暖潮溼,燈光昏暗,又到了南方極易招引發各種飛蟲的季節。

我們都知道,蟲子天生有追逐光和熱的天性,甚至對於某些品種,追逐光和熱,就是它們一生的追求,哪怕爲之付出生命的代價。

就像我們自己,大的社會環境下,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和目標,如果哪一天,你能找到你真正的目標,你也會努力爲之奮鬥,這個過程就是我們的人生。

搖搖晃晃,跌跌撞撞,我從來沒有看過哪一隻飛蟲在飛向光和熱的過程是平滑順暢的;有的時候,你明明知道它是要飛往光源處,但卻看着它在途中轉而飛向他處,等你不經意時,它又已經在燈管外跌來撞去。

是的,我們也一樣。

達到彼岸的路途也很少是平鋪直順的,總是蜿蜒曲折、泥濘坎坷,至少對於我們大部分人來講是這樣的。而且,很多時候我們會迷路,甚至做一些南轅北轍的事,但我們都有到達彼岸的信念和原力。

突然,有隻蟲子引起了我的注意。

因爲它在非常靠近光源的地方停了下來,似乎在享受、也可能是累了。但是很自然的,我拿起拖鞋,把它拍扁了。

現實常常就是這樣的。在靠近、或者非常靠近你的目標的時候,你停了下來。

自己內心深處的迷茫和糾結,加上有時所謂不可抗的外力,我們徹底地停止了前進。不一定失敗或成功,但是代價往往很大,至少是違背初心的。就像馬雲爸爸說的,我們大部分人熬不過“明天晚上”,見不到“後天的美好”。

那麼,那些不斷拍打着翅膀、不斷撞擊着光源的飛蟲呢?

第二天你起來看,它們大多數還是乾枯地掉落在地上。不一樣的是,我想它們在墜落前應該是充滿榮譽感和心情愉悅的——不至於像被拍扁的同伴一樣,最後一刻內心還充滿恐懼和焦灼——它們完成了它們的使命,到達了自己想要的彼岸。

這就是飛蟲一生的榮譽和意義。

我們如何避免成爲那隻被拍扁的蟲子呢?

我覺得有兩個方法:

一個是你不停的飛,改變方向、改變速度,但是始終圍繞着目標,這樣你被拍扁的機率會大大的降低,你可以在你圓滿之刻毫無遺憾的說:你沒有虛度一生。

另一個是,修煉自我,化蛹成蝶——我們很少會去拍死一隻蝴蝶。如果你從現有環境中跳脫出來,修煉自己的各個方面,但仍不忘初心、爲之奮鬥,這個過程並沒有什麼祕訣,歷經磨難,方能化蛹成蝶,就像《功夫》裏周星馳的角色一樣,破繭而出,如來神掌。

而到那個時候,也許你的目標將不僅僅是光和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