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打太極,等於自毀膝蓋?骨科醫生告訴你答案

關於「太極拳」,一直以來,有兩個問題頗有爭議:

一個是“太極拳,到底能不能上擂臺實戰”。儘管這個問題的答案几乎顯而易見,但這並不是我這個骨科醫生的專業。


而今天,咱們說的是另外一個:“打太極拳,是不是對膝蓋不好?


「太極拳」的動作,對於年輕人來說顯得過於柔和緩慢,所以這一運動方式的主要受衆還是中老年人。而衆所周知的是,歲數大點的人,膝蓋一般都有點不舒服。因此,坊間“打太極拳會傷膝蓋”的聲音,讓很多熱愛太極的中老年人有了心理負擔,開始猶豫要不要再繼續打下去。


那麼,真的是這樣麼?作爲一名骨科醫生,今天我就來告訴你這個問題的答案。



1、權威研究揭示真相:太極拳,棒棒噠!


喜歡太極拳的,可不只是中國人,很多外國人也非常喜歡,所以國外的醫生科學家們也很想搞清楚,打太極拳到底有沒有好處,以及有沒有什麼壞處。於是,就有了一系列的針對“太極拳”的醫學研究。我們來看看這些科學研究的結果吧。

(1)太極,非但不傷膝,反而可能還保膝。

2013年的系統評價研究[1]發現:

對於膝蓋不好的人來說,打太極拳可以明顯緩解膝關節疼痛症狀,並改善膝關節的功能。


而2016年的一項隨機對照試驗(單盲)[2],將“打太極拳(每週2次,連着12周)”與“常規膝關節功能鍛鍊(每週2次,連着12周)”進行了對比,得到了這樣的結果:

在膝蓋疼痛緩解和膝關節功能改善方面,打太極拳可以達到正規康復鍛鍊同樣的治療效果。

更爲難得是,在緩解心理壓力和改善總體生活質量方面,太極拳甚至還要優於常規康復鍛鍊。


關於打太極拳是保護膝蓋還是傷膝蓋,國際權威的UpToDate臨牀顧問也給出了同樣的推薦(原文截圖見下圖)。即:

打“太極拳”,不僅不會傷膝蓋,反而是膝蓋不好的中老年人緩解疼痛、改善膝蓋功能的一項安全有效的鍛鍊方式。

(2)除了對膝蓋好以外,打太極還有其他好處:

打太極拳可以:明顯的改善患者焦慮抑鬱[3],對社區中的老年人跌倒有明顯預防作用[4]。

此外,2012年2月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的一篇權威研究發現:

對於輕、中度的“帕金森患者”,一週打2次太極拳堅持打半年,不僅可以顯著改善患者的平衡性穩定性和協調性,而且起改善效果甚至比正規醫學康復治療效果還要好[5]。



2、爲什麼會有“打太極拳傷膝蓋”的說法?


任何體育運動,不注意正確的運動方法都可能帶來損傷,不只是太極拳,黑鍋不能讓太極拳來背。

打太極拳,動作雖然緩慢柔和,但是打過的朋友都知道:

太極拳的招式動作中,有許多動作是要下蹲的,蹲下去的角度越大,動作看起來就越好看。但是,與之相應的是下蹲角度越大,關節面承受的壓力就越大。所以,很多膝蓋不好的老年人如果爲了追求動作漂亮而刻意的下蹲過大,甚至出現了不適也忍着疼去蹲,時間久了就可能出問題。

此外,太極拳中有很多單腿站立負重的動作,需要打拳者將重心和全身重量壓在一條腿上,這個動作還是具有挑戰性的。新手不熟悉,做動作過快,甚至熱身活動不夠,都可能在這些動作上出現小問題。

而且,太極拳中還有很多旋轉身體的動作,這種旋轉雖然慢,但是在單腿站立負重,尤其是還下蹲一定角度時旋轉,就非常容易讓半月板受傷。這對於本身半月板就退化了的中老年人,的確有些風險。

......

所以,不難看出,太極拳雖然看起來動作慢好像很簡單的樣子,但是其實裏面是有很多講究的。如果不按照正確的方式來打太極拳,或者過度訓練,也會像其他體育運動一樣發生運動損傷。

只是,這不是太極拳的錯。



3、我的建議:


(1)找個正規的太極拳老師,學習正確的動作;

(2)打之前熬充分熱身和拉伸活動,如果身體有不適,或者膝蓋近期有手術,建議先別打;

(3)打太極拳的過程中,動作要緩慢漸進,尤其是旋轉身體、單腳站立和下蹲的時候,而且別下蹲太多(以不引起疼痛爲原則);

(4)訓練時間和頻次不要過多,推薦一週2次,每次1小時左右。如果訓練中有疼痛不適,應及時調整不要忍着疼練,對於突然的疼痛或者嚴重的疼痛要及時停止,儘早就醫。



4、綜上:


(1)權威研究一致認爲:“打太極拳”,不僅不傷膝蓋,還會改善和保護膝蓋。不僅對膝蓋好,還能改善身體的平衡性協調性、內心的焦慮抑鬱和整體的生活質量,是非常適合中老年人的一種運動方式。

(2)但是,與其他所有體育運動一樣,用錯誤的動作或訓練方式打太極拳,也確實會帶來一定損傷風險,這是不容忽視的。

更多有趣有用有料的醫學科普知識,歡迎繼續關注@骨科醫生路遙


參考文獻

1.Yan JH, Gu WJ, Sun J, et al. Efficacy of Tai Chi on pain, stiffness and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osteoarthritis: a meta-analysis. PLoS One 2013; 8:e61672.

2.Wang C, Schmid CH, Iversen MD, et al. Comparative Effectiveness of Tai Chi Versus Physical Therapy for Knee Osteoarthritis: A Randomized Trial. Ann Intern Med 2016; 165:77.

3.Yin J, Dishman RK. The effect of Tai Chi and Qigong practice on depression and anxiety symptom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regression 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Ment Health Phys Act 2014; 7:135.

4.Gillespie LD, Robertson MC, Gillespie WJ, et al. Interventions for preventing falls in older people living in the community.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09; :CD007146.

5.Li F, Harmer P, Fitzgerald K, et al. Tai chi and postural stability in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N Engl J Med 2012; 366:511.


骨科醫生路遙系頭條號簽約作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