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的鋼板鋼釘關節假體,國產的和進口的差別在哪?怎麼選?”

42歲的老張是安徽人,是朝陽區一菜市場的小老闆。今年春節前的一個清晨,在進貨整理時不慎被倒下來的貨櫃砸傷,導致全身多處骨折。儘管肋骨等些部位的骨折尚可以保守治療,但對於那幾個破壞了關節的骨折,必須選擇手術打鋼板。然而,在鋼板鋼釘的選擇上,老張和家人卻猶豫了......


做手術用來固定的鋼板鋼釘,是選國產的呢?還是進口的呢?


選進口的吧,感覺好像比國產的好,但價格卻貴了不少。而且那麼多處骨折需要手術,對於自費的普通百姓來說,經濟壓力實在太大。可是,選國產的吧,自己和家人總覺得不那麼放心。畢竟是放進身體裏的,萬一有啥質量問題,想想都可怕。以前聽別人說起時自己沒覺得什麼,真輪到自己時才發現這個問題實在很糾結。


實際上,不只是老張糾結這個事,大多數骨科需要做手術的患者,都會面臨這樣的一個問題:

鋼板鋼釘關節假體,是選國產的呢?還是進口的呢?

今天,咱們就來說一說,對於普通老百姓這個問題該怎麼抉擇。

(不感興趣或沒時間看全文的朋友,可以拉到最後直接看結論)



1、進口 Vs 國產,有差別麼?差別大麼?差別主要在哪?


鋼板假體,進口和國產之間的確有差別,但是如今二者的差別其實已非常小,至少沒有絕大多數人想象的差別那麼明顯。


無論是鋼板釘子,還是人工關節假體,只要是醫用的要放進身體裏的,在任何國家都會經過嚴格到苛刻的各項檢驗審覈。所以,不管是進口的鋼板,還是國產的鋼板,都是經過了國家相關衛生部門反覆嚴格檢測後,確實證實有效性和安全性沒問題了,纔會進入醫院手術室,纔會被放入人體裏的。


進口or國產,差別其實主要是在各種小細節上。比如設計方面某些特殊弧度,比如螺紋的光滑精細度,等等。在各種各樣的小細節上,進口與國產的差別的確會有很多,當然,這些都不會影響有效性和安全性。



2、進口 Vs 國產,怎麼選?


其實,主要還是看預算。簡單說:

儘管都安全有效,但一般情況下,進口的確會比國產好一些。只是,好的這一丟丟,值不值價格上多出來的那麼多,就需要患者和家屬根據自身經濟情況綜合考慮了。

(1)預算多,選進口的一般沒錯。


骨科絕大多數的高端器械材料,國內都是在仿國外的東西。這些在十年前極爲明顯,當然如今隨着咱們的飛速發展,國產的東西已經有了明顯改善,無論是在材料上還是設計上,甚至有些都開始超越了國外。但是整體來說,與國外仍有客觀差距。

鋼板鋼釘、關節假體,這些東西的外觀、大的設計是可以仿製出來的。但是很多材料,尤其是前面說的鑄造細節,國產仿製的就要比原裝進口的差一些。

這點骨科醫生的感知相對比較明顯。


比如:骨科常用的鎖定鋼板,螺絲釘尾部外圈會有很多螺紋,可以與鋼板上孔內的螺紋彼此契合,讓鋼板和鋼釘“鎖”在一起。

儘管外觀看起來進口的和國產的都一樣,但是在擰螺絲,尤其是擰最後幾下鎖緊時,不管是聽聲音還是手感,都能清晰的感受出:螺帽的紋路與鋼板孔上紋路的契合程度上有明顯差別。

這就好似北汽BJ40與Jeep牧馬人,北汽BJ80與奔馳大G,外觀看起來傻傻分不清楚,車也都能開,而且開起來也還都不錯,但細節方面差距不小。

如果對這不瞭解,咱們就用手機打比方。如果不差錢,或者非常看重使用體驗,那麼可以去買Iphone或者保時捷,客觀說其用戶體驗還是比較好一丟丟的(非廣告,只是打個比方)。


值得再次強調的是:

進口和國產之間那些小細節上的差異,對疾病的治療和恢復沒什麼影響,否則也不會通過檢驗審批。只是,對手術醫生操作和手術時間還是多少會有一些影響。


(2)預算有限,國產的足夠了。

正如前文所說,“進口”在細節等方面的確比“國產”好一點,但好的這【一點】對應的,確實價格上高出【很多】,即,進口與國產相比:價值上高出的部分遠小於價格上高出的部分,這是由很多原因決定的,比如早期的設計、專利和宣傳等,因此進口的顯得性價比低。

再比如手機,絕大多數工薪階層,還是不會買華爲保時捷這種手機。畢竟,價格在2k左右的國產機完全可以滿足我們對手機使用的所有需求。我和愛人用的就是這類,一切都OK。



3、總結

(1)國產的鋼板鋼釘假體,也是通過正規嚴格的質量檢測、相關部門正式批准,以及在臨牀得到了充分驗證的。所以國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和進口一樣。

(2)差別,在一些細節方面。這些細節,的確進口的做的更好一些。

(3)若是不差錢、報銷情況好或對細節非常看重,選進口一般沒有錯。若是工薪階層,考慮性價比,國產的一樣可以很好的承擔起所有的治療重任。

更多有趣有用有料的醫學科普知識,歡迎繼續關注@骨科醫生路遙


骨科醫生路遙系頭條號簽約作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