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


《都挺好》------一部講述現代家庭關係的電視劇,最近刷遍朋友圈,作爹蘇大強幾經改版製成各種表情包成爲微商朋友們宣傳的活廣告,甚至還有了“南有蘇大強,北有謝廣坤”之說,可見其花式作樣。看過鄉村愛情的都應該知道謝廣坤是怎麼作的,爲了兒子謝永強真是作的老臉都不要了讓人們恨的咬牙切齒,蘇大強更是爲了自己作的天翻地覆。這部劇的名字一層預示了結局應該是都挺好的大團圓的結局,另一層也反映了裏面的人物性格、關係以及處事之道都挺好的。我們可以從中發現幾方面的道理,值得我們反省與借鑑:

親戚之間,幫你是情義,不幫是本分。

蘇家的矛盾根源就在於蘇母爲了孃家的利益嫁給自己不愛的人,又受家庭重男輕女的觀念太深,以至於傳給下一代,讓下一代深受其害。明哲舅舅的話裏透出了蘇母也是重男輕女的受害者:“你媽說了,只要我們有孩子,上學的費用你媽全部承擔,這可是你外婆家的獨苗!”

蘇母爲了保住孃家的獨苗,不惜犧牲自己女兒的前途,爲了自己的兄弟結婚生子買房,過年都捨不得給自己的孩子買新衣服,自己更是省吃儉用生病了也不捨得去醫院。可是結局是什麼:母女離心,女兒十年不回家不見母親,直到母親突然離世,卻沒有一滴眼淚。自己的弟弟在自己的庇護下成了寄生蟲,一家子沒有工作,半輩子在姐姐家蹭吃蹭喝蹭拿,不以爲恥反以爲榮。卻一點不領情:“錢我是借了,怎麼了?我姐從沒說過讓我們還呀?”他認爲這是應當理份的。

中國有句老話:救急不救窮。可是這句話到了親戚這裏就成了:他有錢,出點錢又怎麼了?任何人的錢都是靠自己的努力奮鬥獲得的,老天爺是公平的,他總愛眷顧努力的人們。你不付出,永遠沒有收穫。現實中可恨的是沒錢的卻像大爺,整天對有錢的人沒有羨慕只有嫉妒和恨,好像人家的錢是大風颳來的。你幫了他,他不但不懂感恩,時間久了還會認爲是應該的。誰也不該誰,幫你是情義,不幫是本分。

作爲父母,對子女一定要一碗水端平,不能厚此薄彼。

兒女都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十個手指頭,咬咬哪個都疼。雖然說十個手指不一般長,作爲父母要盡力做到平等對待,否則後果就是過分寵愛的必定成爲啃老的巨嬰,過分疏遠的長大後,則會心靈心理受到傷害造成不健全。

劇中明玉的母親受家庭重男輕女的傳統思想的影響,對明玉和兩個哥哥的待遇天差地別:早餐兩個哥哥火腿加雞蛋,明玉則是一碗泡飯;爲了讓大哥出國賣一間房,爲了給二哥結婚又賣一間房,到了明玉這裏就是:我們只負責養你到十八週歲。如此明顯的差別,換作是誰,都會懷恨在心,何況是要強的明玉?

蘇母不喜歡明玉還有一層原因,就是因爲明玉的降生讓她無法擺脫和蘇大強的不幸的婚姻,無法實現自己的“遠大的夢想”。她把自己的過錯與不幸強加到女兒身上,結果是讓女兒恨她一輩子,直到死都無法原諒。

現實中很多卻是父母越寵着的孩子往往過得最不幸福,反而從小獨立自強的,卻能更早的融入社會,憑藉自己的努力獲得這個社會的承認與尊重。而最後也往往是這樣的孩子對家庭的付出更大。就像明玉雖然說與蘇家斷絕關係,可是親情豈是說斷就斷的?母親的墓地葬禮全由明玉出錢不說,母親去世,她對父親的孝更是默默付出默默滲透的:蘇大強被騙,她拿出六萬塊說是警察把案子破了追回來的,解了父親的心病;父親不敢回老房子住,要買新房子,賣老宅,這又是明玉暗地裏買下老宅,如願給父親買了新房;兩個哥哥工作失利,又是她在暗中幫助斡旋。所有種種看出,她對這個家是真心付出的,這些也並不是簡單到用錢就能夠解決的問題。可以說明玉是這部劇裏最通透最明白的人。

雖說順者爲孝,可是愚孝不是孝。

這種愚孝,在劇中老大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只要老父親提出要求,不管合理與否,都一味滿足:去美國,來!買房子,買!找保姆,找!要結婚,……爲什麼不結了?明眼人都理解,也都不理解。

那麼愚孝的根本原因在於,老大十幾年在美國,沒在父母身邊盡孝,而且母親的突然去世,讓他活在深深的自責之中,想着把這份內疚在老父親身上彌補,殊不知這也是自己在打腫臉充胖子,險些葬送了自己小家的幸福。

中國是個以傳承孝道爲美德的國家,“百善孝爲先”嗎。於是就有的老人爲了自己的私利開始爲老不尊,故意作弄,不顧兒女的死活與感受,這也就是爲什麼那麼多父親將兒子告上法庭,弄的父親不像父親,兒子不像兒子了。人老了就是個孩子,身體,心理,心靈方面都在慢慢退化,作爲兒女這個時候應該像孩子似的保護他們,有時又不能像孩子似的慣着他們,如果對老人一味地縱容,一味地遷就,到頭來,雙方都會很難受。現在社會上好多老人被騙,也是兒女監管不到位,老人缺失辨別能力,騙子的無孔不入的後果,有時被騙不僅僅是財物上的損失,更多的是心理上受到的傷害會更大。

所以身爲兒女,對父母最好的孝便是勤和父母溝通,語言上可以順從,但是行爲行動上該制止還是要制止,儘量做到有效溝通,合理安排。

如果媽媽們都能用蘇母養育女兒的方式來養育兒子們,那麼就不會有這麼多的女漢子和僞娘了。

前幾日網上瘋傳日本正在培養戰狼,而中國正在培養僞孃的視頻,這個問題在去年的《開學第一課》播出時就有了很多分歧與意見。歸根結底是中國的教育出了問題,父母對於孩子的教育多半以寵爲主,從小到大吃穿住用都是盡力做到最好,一家六個大人負責照顧一個小孩,可想而知孩子的成長能夠自己學到的東西少之又少,雖然他每天奔波於各種補習班與興趣班之間忙的不亦樂乎,有的甚至從小當起了網紅開始賺錢了,但是他們是在重壓之下的機械的表現,並不是自己主觀意識的表達。

如果我們學學蘇母教育明玉的方法,從小告訴她:我們只負責養你到十八週歲,成年後你要對你自己的行爲負所有責任,所以你從小就要學會吃苦,學會受挫,學會堅強,學會生存。那麼你的孩子在成年後必定會早早的融入社會,獨立的去面對更多的挑戰與責任。中國的父母舍不下這樣的狠心,認爲孩子到了八十也要父母保護,這就是劇中的明成被稱爲媽寶男的根源所在。

老大不好當,看你怎麼當!

兄弟姐妹雖然一母同胞,有長幼之分,但是卻又都是獨立的個體,不管你是老大老二老三,都不要自居,我是老大我就得管着你們,我就得擔負責任,關鍵是你到底有沒有那個能力與魄力。

劇中的明哲一直以蘇家老大自居,感覺母親走了,自己就是蘇家的救世主,他自己就要挑起蘇家的大梁。可是長期居住國外的他對於中國的國情,對於蘇家的歷史遺留問題並沒有過多的瞭解,根本無法對症下藥。對於父親他只是一味的順從,遷就,這也是造就了作爹蘇大強的重要原因。

明玉被明成打成重傷住院,最後明玉決定放棄追訴,他把功勞看成是自己勸解的結果,連老大媳婦都覺得可笑。父親要買房子,自己又自不量力的撐着買大房子,弄的妻子女兒生活質量下降還不自知。直到妻子提出離婚了,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開始自省,決定彌補,還好亡羊補牢,尤未晚已。

現實中又有多少像這樣的老大,在父母老去承擔起培育弟妹的責任,可是結局有的理想,有的卻也成爲兄弟姐妹不和的導火索。作爲老大要自尊自愛,對於弟妹要管要教還要哄,這比父母管教兒女難多了。作爲老大要尊重弟弟妹妹的想法,能聽則管,不聽就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成長經歷,不要以爲你給他搭起一座涼棚,替他遮風避雨,他就會感激你,反而他會怪你剝奪了他獨自成長的機會與權利。


這部劇最終看似以溫馨和諧的場面收尾,可是其中卻隱藏着深深的憂傷:當明玉找回缺失已久的父愛的時候,父親卻記不得以前的事了;當明玉與母親和解的時候,卻是母親已去,只能從回憶中記起母親的好;當三兄妹互相原諒,互相理解的時候,卻已各奔東西,奔赴天南海北。其實,生活中總是充滿着無盡的幸福與遺憾,我們也總是在遺憾中求生存,在遺憾中求成長,正應了那句話: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生活處處充滿變數,我們要學會用包容的心去面對身邊的一切人和事,因爲我們不知道明天醒來後迎接我們的是太陽還是意外。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