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說你懂“英語啓蒙”》之少兒英語學習真相

《不能錯過的英語啓蒙》和《親子英語,玩出來》這兩本書讓我瞭解了有效英語啓蒙如何做,給了我孩子學習英語的希望和信心。《別說你懂“英語啓蒙”》這本書則是給我澆了一盆冷水,讓我內心燃燒的火苗開始冷卻,我開始直面現實,清醒而理性。本書作者從事第二語言學習的研究,關於外語學習,從理論到案例,他最有發言權。

孩子學英語,要目標明確、高投入產出比地去學,而不是永無止境地去消耗時間、精力和金錢。這是全書從應用語言學角度給中國孩子英語學習的建議。

第一章:中國孩子,你並不靠英語吃“國際飯”

中國孩子學習外語的最終目標是:在高中階段託福、雅思考試能夠達到進入國外大學學習水平。

中國孩子外語學習路線圖,分5個階段。

第一部:蜜月——學齡前時期

目前國內各種“時髦”的兒童英語教學方法和材料,幾乎全都是平移套用英語國家教孩子母語的東西,在中國孩子身上表現出積極效果的,很多都是一起平移進來的幼兒教育和心理學方面的先進理念和方法,而英語學習本身的效果需要單獨來分析。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還不適宜系統地學習一門第二語言,那些平移進來的東西,不但完全沒有考慮過第二語言的視角,就是在母語國家本身,也是通過學校系統、甚至全社會的合力來完成的,如果僅靠我們自己家庭和校外的力量,根本不可能系統地完成學習。

在這個時期,幼兒英語的關鍵詞是一個“甜”字。國外來的書籍和影音材料從數量到質量,都是目前國內漢語材料沒法比的,借力於這些材料、依託英語展開的幼教,帶着孩子健康快樂甜蜜地成長。如果蜜月期太拿孩子的英語當回事,少了這個“甜”字而專注於去“磨”孩子的英語,就會變成大人和孩子從時間到精力到金錢上的磨損與消耗。

第二部:困惑——小學低年級時期

應試教育和外語的實用目標產生衝突。

第三部:爲伊消得人憔悴——小學高年級時期

第二語言教學裏真正最具效率的依託實際交際內容、實施聽說讀寫並進的所有教學方法和手段,這時都可以全面施展。

在這個年齡階段,基於孩子母語能力和認知能力已經取得的發展,通過一定的有效學習,孩子可以很快達到閱讀英語適齡原版書的程度。原版書提供的書面語境,是目前中國英語學習環境中最靠得住的一個能夠承載實際交際意義的語境。在這個階段,孩子如果能夠迅速進入原版閱讀並且形成閱讀習慣,就拿到了解決以後英語問題的金鑰匙。

第四部:七年之癢——初中時期

應試和實際使用英語的學習目標的衝突到了這時已經不可調和,大概率按着應試的路子來。打算出國的,趁着孩子還在能夠迅速接納新事物的年齡段,儘量多接觸原版的閱讀和視聽,多瞭解外國的文化,要知道將來真的到了國外,最大的障礙並不是語言,而是文化差異。

第五部:不到長城不言勇——高中時期

孩子開始學習英語之初,目標就應該一路看到高中結束,外語學習到了這個時候,也一定要劃上一個階段性的句號,考取託福、雅思證。

作爲一箇中國孩子,將來能吸引跨國公司的是對中國的瞭解,以及通過母語功底建立起來的世界觀、知識面、分析能力、表達能力等一切使之成爲有價值人才的基本因素。英語,不過是脖子上掛的那個能打開電子門禁的IC卡工作牌,確保你能在公司裏通行無阻而已。

第二章 : 天下有沒有最好的外語教學法?

外語教學法分爲三個流派:語法翻譯法”、“聽說法”和“交際法”。每種學習方法,各有利弊,綜合多種學習手段,外語學習的最高效率是我們應該追求的。

我們差的不是具體方法,而是第二語言學習裏的交際性,通俗一點說,就是差了具有實際意義的使用。學語言不去用或者不懂得怎麼用,老是要等到“學好了”再用,這纔是中國人英語學不出來的癥結所在。

第三章: 不領先,真的會輸在起跑線上嗎?

在語音的層面,問題比較清晰,就是年齡越小優勢越強,而過了青春期以後要形成完全純正的口音,概率就很小了。

對於年齡跟外語學習的關係,保持一定的敏感就足夠了,不必過於糾結於“關鍵期”、“敏感期”這個傳說中的時間窗口。

從小學習外語的最大益處竟然不在語言本身,而在孩子智力發展和全面成長的方面。

調查報告顯示,不是年齡越小的學生需要的學習時間就越短,卻是8 ~11歲的年齡組最快,而5 ~ 7歲組平均要比8 ~ 11歲組多用1 ~ 3年的時間,這個平均1 ~ 3年可不是一個很小的差別呀。當然她的研究裏12 ~ 15歲組比5 ~ 7歲組還要再慢一些。

如果單從第二語言習得的角度看,過早開始學外語,學習的速度不會加快,學習的困難程度不會減少,反而學習的年頭會被拉長。

在學前階段,孩子本身沒有太大的必要學外語,但是在中國目前“全民英語”的大環境裏,學英語又是迴避不掉的,所以需要父母們處理好英語學習跟孩子全面成長之間的關係。到了學齡後,想方設法有意識地引導他們對於英語世界的好奇,一方面不要再惦記着回去補低幼的東西了,另一方面要特別注意聽說讀寫並進、互相促進的原則。

我們的着眼點應該在優秀英語繪本和動畫等語言材料上,藉助西方先進的教學和育兒方法帶着孩子全面成長。

適齡的英語閱讀材料有的是,循序漸進地引導孩子學習閱讀,慢慢到了能夠展開自主閱讀的水平就是一個最關鍵的突破,那時孩子的詞彙量和語法表達的能力都會突飛猛進。如果語言水平提高了,回過頭來專門針對考試做一些諸如拼寫和語法方面的練習和準備,考試出成績自然也不在話下。如果到了小學的高年級或初中,能夠開始並堅持適合年齡的原版閱讀,孩子的英語學習就可以很高效率地走向成功了。

第四章:能像學母語一樣學外語嗎:什麼是外語學習的第一利器?

全面利用母語的“正遷移”是學習外語的第一利器。母語是最強勢的,當兒童的大腦建立了母語語言系統,學習外語聽說讀寫同時進行,會高效很多。

母語的啓蒙的關鍵點是孩子的口頭語言系統已經建立起來了,孩子是在開始學識字、學閱讀,這完全是立足於母語發展規律的一個教育環節。如果沒有了母語口頭語言系統已經建立這個前提,這樣的“蒙”是啓不了的。

聽的音是否準確、聽的語義到底懂了沒有,是要在說的過程中去校正的。所謂在交際中學習外語,就是要不停地從交際對象的反饋中來驗證和校對自己對於語言內容的掌握。當一個第二語言學習者不再在交際中校正自己,語言水平的進步就要停止了,這是他們的中介語進入“化石化”狀態的一個標誌。

把自己的母語能力一股腦兒地遷移到外語裏去,大量依賴自己的母語遷移來選擇詞彙和語法去構成英語句子,然後在交際中通過對方的反饋來做調整和校正,這是人類習得第二語言的最基本策略。

如果學習者自身母語的水平越高,通過母語建立起來的知識面越紮實,能夠正遷移過來的東西就會越多。從這個意義上看,母語水平就是一個人外語水平的“天花板”,母語水平越高,將來外語的水平纔可能越高。

第五章:學校、社會英語環境不好,能在家創造一個雙語環境嗎?

在中國這個漢語社會裏,大人想盡一切辦法給孩子營造的所謂英語“小環境”,完全不可能去和承載着吃喝拉撒睡這些生存本能交際需求的母語環境相抗衡。外教的功能也只能是試金石,他們能夠給學生提供真刀真槍使用外語的機會,但只能是配合着中教解決中國學生英語學習的系統問題。與主流社會隔絕、宗旨是保證學生到達其他國家同齡教育標準的文化孤島般的“國際學校”,則把中國孩子們賴以成長的語言和文化土壤從腳下抽走了。就在我們身邊的原版閱讀卻是真正在實際使用書面語言進行交際,爲我們提供了一個真實的英文交際語境。如果孩子能夠在關注書中內容的過程中,完整地讀下一本原版書來,就是在使用中學習外語的最好做法。

中國的英語教育在內容上缺失的是真正的閱讀,在方法上缺失的是在交際中學語言、在使用中學語言的概念。過去的“啞巴英語”、“文盲英語”的共同成因,就是在英語學習中割裂了語言的交際性,我們總是試圖把語言割碎,然後背熟吞下去,變成自己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只有一個:閱讀,大量、無壓力的自願閱讀。

第六章 :孩子學英語,父母們還應該從哪些技術環節“武裝”自己?

對第二語言學習效果影響力最強的因素,是學習者內心的學習慾望,對於孩子來說,這個內在慾望在很大層面上來自學習的興趣。

親子英語的關鍵點還是語言的交際性,對於孩子聽懂了多少英語,只需要不動聲色地在實際交際中做出常識性的判斷和應對就夠了。在孩子眼中,語言是來跟父母交流的,他們不會意識到父母的口音和其他問題的存在,他們的口音和整個第二語言的形成還是一個社會性的過程,不簡單受制於父母或老師的口音。糾正孩子的英語錯誤並不能帶來更快的習得,能不糾就不糾,不影響交際就絕對不糾。外語學習中沒有必要刻意迴避母語,把握平衡的原則還是交際,應該習慣用外語去完成交際,這本身就是一個使用外語、在使用中學習外語的過程。背誦不會幫助記憶單詞,不能幫助形成正確的語法,對於提高和改善外語表達能力的作用也很有限。

脫離交際地學習,是中國外語學習效率低下、過程漫長、心情痛苦的根源。

父母們必須得盡一切可能把交際引入孩子的英語學習,從遊戲、歌謠、繪本、動畫開始,一切的早期英語活動都應該強調承載實際意義的交際,在能夠進入閱讀的年齡儘量引導和幫助孩子完成英語的原版閱讀,在網上游戲、外教、甚至出國旅行和遊學所有這些有關英語的努力上,都要把交際放在第一位。一定要明確交際是我們學習外語的目的,也是我們學習外語最有效的手段。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