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和大師,一念之差--《刻意練習》


《刻意練習》一書,由美國作家安德斯·艾利克森博士和羅伯特·普爾博士合著。

安德斯·艾利克森博士,是“刻意練習”法則研創者,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康拉迪傑出學者。他專注於研究體育、音樂、國際象棋、醫學、軍事等不同領域的傑出人物如何獲得傑出成就,以及“刻意練習”法則在其中的作用,是該領域世界頂級研究者之一。

羅伯特·普爾博士,是著名的科學、技術和醫學作家。他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科學寫作,著有上百部重要的學術圖書和報告。

這是一本教你“如何從新手到大師”的書籍,看書名就特想拆解內容。

久聞大名,終於一睹芳容。懷着激動的心情打開,粗略翻看,爲大量純文字的排版而吃驚,感覺很枯燥啊,不適合現代人的閱讀習慣,內容會有趣嗎?

然而讀幾頁後,就被它深深吸引。

書序裏,先引用“1萬小時定律”,這也是很多人都熟悉和推崇的“雞血”定律。接着話鋒一轉,指出漏洞,提出“超越1萬小時定律”,分析有理有據,讓你跟着節奏,很快被書中觀點圈粉。



 “天才存在嗎?”以著名的鋼琴大師莫扎特爲例,他因“完美音高”,被稱作天才,爲人們所津津樂道。

那麼,經過大量的科學研究和數據,得出的結論是什麼呢?探祕、拆解那些人們眼中的傑出人物,他們真的是“天才”嗎?是什麼鑄造了他們的高成就呢?我們普通人通過刻意練習,也能達到傑出者的水平嗎?……這些問題,都能從本書中一一得到答案。

這是一本科學、嚴謹的書籍,沉浸其中,並不顯得枯燥。相反,你會跟隨作者的邏輯,層層遞進,鑽進探祕傑出者的旅途。



書中講到很重要的部分—心理表徵。

心理表徵是一種與我們大腦正在思考的某個物體、某個觀點、某些信息或者其他任何事物相對應的心理結構,或具體或抽象。

作者認爲,將傑出人物與其他人區別開來的因素,正是心理表徵的質量與數量。

傑出者們創建了高度複雜和精密的表徵,有助於更快地找出事物的規律。例如,在其他人看來,足球或籃球運動員,在場上比賽時,看似到處追着球閃跑,但最優秀的球員卻能在一瞬間就辨別出規律,並做出響應。

音樂家、芭蕾舞演員、象棋大師、醫學教授、教育專家、橄欖球運動員、倫敦出租車司機……各行各業的傑出者,莫不擁有高質量的心理表徵。

無論做什麼事情,刻意練習的主要目的,其實就是創建有效的心理表徵。那麼,我們該怎樣刻意練習心理表徵,以幫助自己更快地成材和成功呢?



書中提到多種方法用一語道破玄機:最傑出的人,是那些在各種有目的的練習中花了最多時間的人。

各種數據表明,刻意練習主要有兩點:一是大量練習;二是找對方法。擁有這兩點的人,將大大加快成功的步伐。

結合自己寫作的經歷,深以爲然。我2017年7月開始學習新媒體寫作,月底就開始上稿。那時候特別用心,分析、學習各種文章,大量練習寫作,甚至深夜做夢都能夢到好句,很符合刻意練習的兩點。

而後來,瑣事太多,稍有空閒,還喜歡雜亂無章地看書、打卡。貌似求知若渴,其實並沒有踏踏實實地去拆解名文,也沒有練習很多,失去刻意練習的兩點對標,導致上稿極少。以後要重新回到“刻意練習”的軌道上來,相信會受益匪淺。



本書的優點很多,其中一點是:提到很多行業,都有對標人物,拆解傑出者的成功經驗,推倒“天才”的神話,讓渴望成功的讀者信心倍增。

但略有瑕疵,覺得排版方面有待改進:整本書都是字,密密麻麻,竟然連一幅插圖也沒有,就像論文,初看起來有點兒枯燥。沒有耐心的讀者,很難讀下去。

建議再次增印時,讓每個章節篇幅小一些,搭配一些插圖,會更符合現代人的閱讀習慣,吸引更多讀者。

羅曼·羅蘭說過:沒有人是爲了讀書而讀書,而是在書中讀自己,在書中發現自己,檢查自己。

 毫無疑問,這本書有很重要的意義!每一位讀者,將會發現另一個“蟄伏”的自己,檢查自己,重新出發,遇見更好的自己。

新手和大師,一念之差。差的首先是理念,然後是方法和行動。

想要在某個領域精進的讀者,如果認真閱讀完,掌握其中精髓,並付諸行動,必將思維精進,大受裨益,成爲傑出者的機率大增。


* The end *

       *圖片摘自網絡致謝!

如有侵權,敬請告知,刪除*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