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裏有哪些冷知識?

古典名著《西遊記》,自問世後就火熱數百年,連帶相關的影視劇乃至同人小說,經常出一部火一時。

孫悟空唐僧豬八戒沙僧等人的精彩情節,更是耳熟能詳,連國外好些八竿子打不着的漫畫小說,今天都拿來蹭熱度。

但是,如果比起《西遊記》的原著情節來,今天的相關影視作品,呈現出的不過是冰山一角,更有許多長期被葫蘆的原著情節,其包含的各種冷知識,只要稍一體會,卻是意味深長。

比如下面這幾條。

一:唐僧的甩鍋功夫

各種西遊題材影視劇裏的唐僧,雖說經常糊塗帶作精,念緊箍咒折磨悟空也不手軟,卻也常是一幅正義凜然的模樣。但在《西遊記》原著裏,手無縛雞之力的唐僧,卻也有一項爐火純青功夫:甩鍋!

比如第五十一回“大戰青牛精”橋段裏,唐僧不聽孫悟空的勸,走出了孫悟空劃的“安全圈”,結果誤打誤撞落入了青牛精的妖洞,因爲故意偷拿妖洞裏的衣服,反而被繩索捆綁。

“作”出大禍的唐僧呢,反而衝着青牛精一頓“甩鍋”:“不期我這兩個徒弟愛小,拿出這衣物,貧僧決不敢壞心,當教送還本處。

他不聽吾言,要穿此晤晤脊背,不料中了大王機會,把貧僧拿來。”這事不賴我,就賴我的倆徒弟貪小便宜。

而到了第五十六回“真假美猴王”橋段裏,唐僧更生動展示了,何爲“教科書式甩鍋”。

當時唐僧師徒遇到劫匪,孫悟空一頓發威,把劫匪殺的乾乾淨淨。

可獲救的唐僧呢?轉頭就埋怨孫悟空亂殺人,還一本正經個這羣劫匪“搓土焚香禱告”:“他(孫悟空)姓孫,我姓陳,各居異姓。冤有頭,債有主,切莫告我取經人”——就這麼甩鍋給孫悟空了。

接下來還有一段“甩鍋”:“好漢告狀,只告行者,也不幹八戒沙僧之事”。“甩鍋”還沒忘了團結大多數,一起孤立孫悟空。

再看接下來唐僧被“假悟空”暴打,師徒幾乎反目的劇情,就可見其中真諦:做領導“甩鍋”到這境界,就離倒黴不遠了。

二:豬八戒爲何受偏愛?

唐僧偏心豬八戒這事,叫多少觀衆看得眼氣,但放在原著裏,人家豬八戒,也是有“得寵”本錢的。

其實豬八戒剛加入取經團隊時,很不受唐僧待見,沒事還被唐僧找由頭罵,比如“大戰黃風怪”的橋段,豬八戒不過是順着唐僧的意思,提出要休息下吃點飯,接着就被唐僧逮着由頭一頓罵:“悟能,你若是在家心重呵,不是個出家的了,你還回去罷。”

嚴重點說,就是不願走路就給我滾,嚇得豬八戒“慌得跪下”,真是給欺負跪了。

那爲什麼後來唐僧又偏心豬八戒了呢?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豬八戒嘴甜。就說化齋這事,別看孫悟空經常能化來齋飯,可也經常嘴裏罵罵咧咧。

豬八戒呢?看看人家在第二十八回,受命化齋前怎麼表決心?“鑽冰取火尋齋至,壓雪求油化飯來”——雖說這一趟,八戒啥飯都沒弄着,還把餓極了的唐僧給坑到妖洞裏,可人家話說得舒服啊。

但豬八戒得寵,可不止靠嘴甜。影視劇裏好吃懶做的他,小說裏可是真幹活。

特別是挑擔這苦活,影視劇裏常是沙僧扛,小說裏卻是豬八戒扛,那場面是“行者橫擔這鐵棒,沙僧橫擔着降妖寶杖,八戒肩挑這行李”。

以豬八戒吐槽孫悟空的話說:“偏這般許多行李,難爲老朱一個逐日家擔着走”。

可吐槽歸吐槽,這一路挑擔的苦活,豬八戒到底堅持了十萬八千里。其一路辛勞,連如來佛祖都認可:“因汝挑擔有功,加升汝職正果”。

所以說,一個嘴甜且能幹苦活的員工,就算西遊路上,也照樣被領導寵。攛掇領導給孫悟空念個緊箍咒?經常是小意思。

三:五莊觀的“普法教育課”

《西遊記》裏論嘴巴臭,當屬五莊觀裏的清風明月二位道童,特別是“偷吃人蔘果”事發後,這二位道童怒罵模式開啓,各種污言穢語瘋狂開噴,那簡直“禿前禿後,穢語污言”,這才罵得孫悟空徹底爆表,幹出了“毀樹”的荒唐事。

不過,清風明月的罵人橋段,也不止是“穢語污言”,好些話語,恰是生動的“普法課”。比如偷吃人蔘果這事兒,以清風明月的話說,那就是“已該是個擅食田園瓜果之罪”,至於推倒了人蔘果樹?那更要“只除是轉北搖車再託生”。都是嚴重的法律問題。

這幾句話,是不是兩位道童故意恐嚇?翻翻《大明律》就知道,這“擅食田園瓜果之罪”,以《大明律.田宅》的規定,就要“坐論贓”。也就是要按照被盜財物價值來處罰,參考人蔘果的地位,吃這三個人蔘果,足以叫師徒四人在大明朝杖責100,外加坐牢三年。

更嚴重的是“毀樹”這事兒,可不止打幾棍子“論贓”這麼簡單。把“擅食田園瓜果”與“毀樹”加在一起處罰,師徒四人很可能被杖責100外加流放三千里,真要走法律程序?這經,百分百取不成了。

藝術源於生活的道理,“偷吃人蔘果”的“法律依據”,就是生動說明。

四:“心靈雞湯”孫悟空

一場取經路,也是桀驁不馴的孫悟空,一段艱難的成長曆程。於是取經路上的孫悟空,比起影視劇裏的模樣,比起大鬧天宮時的模樣,漸漸有了很多不同。

首先是變得婆婆媽媽,曾經說打就打的孫悟空,到了“三打白骨精”橋段裏,就變得反覆糾結,發現了白骨精後,第一反應不是降妖,而是“若要打他,又怕師父念那話兒咒”,可是要不打?那”他(白骨精)一時間抄空兒把師父撈了去”。咋辦?糾結了半天,還是下決心打。

可就是這麼婆婆媽媽的思想鬥爭,還是沒逃了唐僧的緊箍咒,先被唸的死去活來,又被悲慼戚趕回家。

有了這教訓,後來的孫悟空,變得更婆婆媽媽。第八十六回,孫悟空殺進隱霧山救唐僧,先對唐僧說“等我打殺了妖精,再來解你”。可正要打妖精,孫悟空卻又糾結“不好,等解了師父再打”。轉回頭跑來救唐僧,孫悟空卻又想“等打了再救”,如此三番折返跑,叫被捆成糉子的唐僧,差點急的喊啞喉嚨。

沒辦法,攤上唐僧這樣的領導,有時沒辦法不婆婆媽媽。

不過,別看經常婆婆媽媽,當年喊打喊殺的孫悟空,也漸漸變成了“熟男”,有時還常掉書袋。比如第三十一回,做百花羞公主的思想工作,孫悟空就金句頻出,左一句“父兮生我,母兮鞠我。”右一句“哀哀父母,生我劬勞。”全是《詩經》裏的名句。儼然一位“文人”孫悟空。

甚至到了第八十六回,孫悟空還搖身變成“人生導師”,一看傻乎乎去偵察的豬八戒,被無底洞的兩個女妖胖揍一頓,向來暴脾氣的孫悟空卻不急不惱,好好給豬八戒一番開解:你知道山中的楊木和檀木吧,楊木就是因爲柔軟,所以可以做雕像,受信徒膜拜,可這檀木就是因爲太硬,所以才常被鐵錘捶打,師弟啊,你捱揍就是因爲不懂變通啊。一通“心靈雞湯”,“燉”的豬八戒連連歎服。

這時的孫悟空,已不是當年天馬行空的潑猴,卻是個在取經路上一步步成熟,通向“鬥戰勝佛”之路的孫悟空。這一番“心靈雞湯”,多少成長的心酸見證,盡在其中。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