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別知識的好壞?

2017年伊始,想推篇能夠受用一整年、甚至多年的,與思維認知有關的文章。

即,升級我們的知識過濾系統


我曾認爲,知識於一個人的價值是從零到正無窮大。

然真實情況卻是,知識於一個人的價值其實從是負無窮到正無窮

一個正視自己無知的人,往往能夠虛心聽取他人意見,兼收幷蓄;

而對許多事物一知半解的人,反倒是自信滿滿,極易固執的犯錯;

不無誇張的說,一個人的知識過濾系統是否優秀,決定了他終身的成就

此乃寫作本文的初衷之一。


春節後第一個週末,我在書城呆了半天,快速的翻閱了六本時下火熱的書籍,其中兩本還是豆瓣年度商業書籍十佳。

翻閱後的結論——不怕得罪人的說句實話:大失所望

簡而言之,這些暢銷書籍共同點是:缺乏深入的洞察,思想不成熟,難成體系。

要麼是包裝各種熱門概念、要麼是堆砌了無數的“成功案例”、更有甚者是大量的說明某個概念及衍生的子概念(這可以稱爲說明書,但還不能謂之書)……

我不否認這些作者在社會上獲得的成就以及貢獻,但這不代表他們能輸出好的知識作品。


此處,先鄭重說明下本文對於「好知識」的定義

符合客觀規律,思想成熟,能擴寬讀者對世界的認知視野、給人以啓發、增強讀者的思考力有效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按這個定義,本文對知識的要求是比較高的。

但李少加對此要求嚴苛是有原因的:吾生而有涯,而知也無涯。

生命如此短暫,知識良莠不齊,不學最好的知識,消耗時間在似是而非的知識上豈不耽誤人生?

衆所周知,國內初級教育是嚴重缺失哲學思維的,尤其是理性主義、邏輯思辨能力。況且本應承擔大衆認知過濾重任的知識媒體卻已然讓市場經濟左右了獨立辨別的能力。

按照《必然》作者KK的觀點,在沒有更好的過濾器出現之前,還是依賴自身的認知來過濾最爲可靠。

目前,較爲靠譜的認知工具是批判性思維,它是個不錯的審視文章優劣的工具。


但於實踐中,批判性思維存在下述兩個顯著的侷限性:

實施門檻高:需要讀者具備邏輯學、認知心理學基礎,同時思維好需要受過訓練;

實施開銷大:耗時耗力,平心而論,時下相當多的文章,其水平還遠遠達不到需要批判性思維的地步;

那麼,是否存在一些更易於實施的方法呢?尤其是在我們不懂的領域,如何判斷內容質量

這是我將與各位分享的思考結論。


帶着這個問題,起初我耐着性子廣泛閱讀了各種快餐式的熱門文章、暢銷書,總結了若干種這類文章的共同特徵……但猛然一想,這種研究方法豈不是犯了“以小樣本代替整體”的代表性思維錯誤麼?

於是,我嘗試從寫作者的角度逆向的思考:輸出一篇有價值的知識需要哪些充分必要條件,而缺少這些條件的文章大可優先擱置在旁

當然,如果不認可我的研究思路,大可堅毅的按下左上角的“返回”。

我即將談到的這些方法興許不足以讓我們識別出所有金光璀璨的好文,但卻能夠高效剔除大部分不值得花費金錢、浪費時間閱讀的低價值文章、僞知識等。


值得一提的是,下述六種辨別知識好壞的特徵屬於“一票否決制”:

意即一篇文章只要滿足其中任意一種情況,就可以視爲“待定”或者“低價值”範疇,由此,我們就可以視情況採取“速讀、跳讀”甚至直接“放棄”閱讀的的方式處理。


優質文章特徵一:主題唯一

但凡成熟的寫作者,無論是否學習過哲學,但多少會有點哲學思維,深明“一篇文章,一個主題”的道理,探索某一事物的本質本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這意味着,他們的思考產出物:特定領域的知識——必然是邊界清晰,聚焦專注

這個思路同樣適用於文學類作品、小說、甚至影視、歌劇、藝術等。

比如,著名雕塑家羅丹曾做了一個非常滿意的雕塑作品,半夜把他學生喊醒過來欣賞,其學生看了後讚不絕口,隨後將注意力聚焦在雕像的手上,認爲這是一隻完美的手。

羅丹發覺後,一把拿起斧子把雕刻的手部給砍了:“我需要的是一整個雕塑作品,而不是一隻單獨的手分散觀衆的注意。”

那麼,是否主題統一的文章就是好文章了?未必。


優質文章特徵二:主題符合基本規律

無論是自然界還是人類社會都存在許多最基本的客觀規律:比如能量守恆定律、市場經濟規律等。

凌駕於基本規律之上的文章只存在於兩個地方:故事中、謊言裏。

比如,下述類型的文章標題各位肯定不陌生:

“零成本一個月從0到100000粉絲只需一件事”

“30人的小公司重新定義了某某產業”

“鍛造估值10億企業僅靠三招”

……

這類文章的特徵是標題前後內容反差極大,利用人們“速成、貪婪、一勞永逸”的心態,誘導讀者閱讀,而觀點大都片面,極具誤導性。

爲什麼說這些不符合基本規律的文章都存在於謊言中?

邏輯很簡單,以前也提過:如果一件值錢的事情這麼容易達成,勢必會有大把人快速通過這個“祕密”獲得財富,那麼很快這個市場就趨於飽和,而這個祕密將不再值錢。

這是一個悖論。

對於違反“付出代價及所得不對等”的主題,大抵是論點多而泛,論據毫無根據,缺乏內在思考邏輯,這樣的知識,多是出於一些極度浮躁的作者之手,坑蒙拐騙爲多,更別說應用於實踐了。

這類“需要符合基本規律”的思路,同樣可以用來鑑定作者

比如對於那些被衆多大V、媒體、名人推薦的年輕作者,我素來對其作品是保留意見的,理由很簡單:產出好的知識作品,是需要大量時間沉下心來雕琢的。

比如拙作《進化式運營》,從最初醞釀到動筆完成至少用了我一年半的時間,而背後的知識經驗至少是我將近十年的思考沉澱。

試問一個剛出社會沒幾年的人,僅僅利用業餘時間,此外還投入大量時間參與各種社交、活動曝光,怎麼可能產出好文章?

這是違反客觀規律的。

就連一些真正學識淵博的知名大家,比如我個人喜好的吳軍博士(《浪潮之巔》的作者),或者《人類簡史》的作者尤瓦爾·赫拉利,在其經典著作之後匆匆連續產出文章、書籍,其內容質量均不如前。

名家尚且如此,何況在某領域沉浸不過一兩年的小年輕?

那麼,是否主題統一、不凌駕於基本規律就是好文章了?不。


優質文章特徵三:主題具體,言而有物

時下於大衆讀者而言,最大的時間黑洞莫過於各類“看似全面有理,實則空洞無物”的各路熱門文章了,通俗的叫法也稱爲雞湯及反雞湯文:

諸如:

“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

“我喜歡這個功利世界”

“你憑什麼窮的心安理得”

“不要用戰術上的勤奮來掩飾戰略上的懶惰”

……

有意思的是,如果我們將這類文章宣泄情緒的案例去掉、將華麗的修飾去掉,會驚覺,通篇文章就是在闡述一些衆所周知的普世事實

又或者,在陳述一個“循環論證謬誤”。

比如:不努力是因爲沒有循序漸進的學習,所以沒有循序漸進的學習就是不努力。

即,A是因爲B,所以B能推導出A。

簡而言之,一篇好文必然是闡述具體的、可落地的主題、全文內容有始有終,獨立成篇,而非泛泛而談抽象事物

比如,上述例子中的努力、勤奮、窮人思維,它們背後包涵的要素何止萬千,這些都屬於抽象宏大的主題,不是寥寥幾千字就能夠一言以蔽之的。這些文章除了消耗讀者寶貴的精力、時間、激起一些情緒之外,再無他用。

那是否主題統一、具體、不違法基本規律就是好文章?

遠不止於此。


優質文章特徵四:思考縝密、論點成熟、戳中本質

一個成熟的寫作者,在提出一個新觀點之前,必然需要溯本追源,像一個兢兢業業的測試工程師一樣,充分驗證觀點的可靠性,充分考慮知識經驗的邊界條件、適用背景,能夠自成一套獨立的邏輯系統

而時下無論是網上的乾貨還是出版社的書籍大都屬於社會科學的範疇(社會學、管理學、人類學、歷史學、經濟學、心理學),社會科學更加難以駕馭。

很多人聽到科學兩字容易它跟“真理”關聯上了。

科學是什麼?趙鼎新教授對科學提出的簡單定義,我認爲總結到位:

科學是一種片面的、系統的看問題的方式。科學並非全面的、科學與對錯無關。科學只能解釋特定邊界內的問題。

這意味着,成熟的作者不會經常使用諸如“絕對”、“最有效”、“最強”等帶有“真理”性質的詞語。因爲任何理念都有它的適用範圍

某知名自媒體人,在其暢銷書中有幾個關鍵論點:

“免費是互聯網的最大殺手鐗”

“補貼是互聯網最爲有效的推廣”

“降維打法:高頻打低頻”

……

只要稍微有點互聯網商業常識的人都清楚,無論是“免費”、“補貼”、“高頻低頻”都有它獨特的歷史成因及限定場景,哪能如此簡單下論斷,況且後續也沒有相應的內在推演、闡述、解說。

就拿“補貼策略”來說,滴滴CEO程維早就說過這是一個偶然的產品方案,壓根不是什麼營銷方案。

如此淺顯的誤導性觀點,居然還能成爲暢銷書,實在不得不說這是知識商業化的悲哀。

又比如,近兩年來,社羣運營、網紅IP的概念被炒的很火,這些東西有價值麼?當然有。

但目前業界相關書籍、文章,坦白說,大都停留在闡述一些不能落地的理念上,或者沒有戳中本質。

比如談IP化商業、身份認同、社羣商業、社羣渠道……但究竟背後的本質是什麼,應當如何應用,新興商業的核心競爭力在哪裏?要麼沒有說清楚,要麼避而不談。

這說明這些思想、觀念尚未成熟,尚未成熟便匆匆出版面對公衆,那便是一種浮躁,一種不負責。

那是否一些文章(書籍)充斥着大量案例就能夠說明該作者的觀點成熟、經過了謹慎的思考及驗證呢?

恰恰相反。


優質文章特徵五:以理服人、案例有限

時下有些文章(書籍)爲了證明自己的權威及可靠性,動輒引用大量數據、案例。

但試問一句:

有多少數據案例是真的?

又有多少是權威出處?

又有多少正確的案例套在一些與之無關的論點上?

更不提還有不少數據犯了“抽樣偏差”、“無視基礎數據”等統計錯誤。

比如,我隨意翻了下一些新聞標題,就看到諸如“大數據時代,40%的職業將被邊緣化”。這都能統計的出來?

又比如,一些人爲了讓自己的言論更有權威,很喜歡冠以“前BAT資深XX”的頭銜,這置你的現任東家於何地?

春節期間有個段子很到位:從此以後,互聯網人的簡歷都可以來一句:曾共同參與支付寶公司2億元的運營項目。

稍微扯遠了。

李少加認爲,案例的更大價值在於讓讀者易於理解某些關鍵論點,而非僅僅用於支持論點,更非用於掩飾自身的不自信。

案例太容易捏造,數據太容易出錯,讀者實難驗證

既然如此,還不如內在推演來得靠譜、經得起推敲

各位可以隨便翻下身邊真正的大家之作,除了自然科學或者理科論文之外,有多少好書是堆砌着案例與數據的?


優質文章特徵六:洞察犀利、知識淵博

好作品與差作品在深度、洞察力、知識寬度上都會有明顯的區分。

當我們閱讀好的文章時,會經常涌起類似思緒、啓發:

“哦,原來還可以這樣思考問題”

“終於解答了內心似是而非的疑問”

“居然有如此巧妙的觀察視角”

……

此外,成熟的作者往往也知識淵博,其措辭用句往往會有一些超出你認知視野的新內容。

換句話說,好作品不會讓你閱讀的非常暢快

我們應當特別警惕讓自己閱讀暢快的文章(書籍),這極可能又是一篇(本)迎合讀者胃口、宣泄某種情緒的快餐書籍,本質上,跟看一些泡沫劇並無區別,而迷信這類書籍的“知識”更是誤人不淺。

要知道,我們閱讀求知是爲了升級自身的認知系統,那必然需要脫離舒適圈。脫離舒適圈,怎麼可能閱讀的很通暢?

比如李少加閱讀《不確定世界的理性選擇》、《認知心理學》、《非暴力溝通》、《語言的魔力》等書籍時,足足看了幾周,而時下動輒幾小時能看完一本書的朋友,要注意自己是否徘徊於舒適圈內了。

一個成熟、睿智的寫作者,當如內功深厚的武學高人,出筆渾厚蒼勁,文章讀來回味無窮,醍醐灌頂。

這背後除了十年一劍,更多的還有用心負責、用心負責、用心負責。


總結下

一篇文章(書籍)如果不具備上述六大特徵的任意一項,那麼我們大可採取速讀、跳讀甚至放棄閱讀:

主題唯一不含糊

主題符合基本規律:不勞而獲、一勞永逸的“知識”請警惕

主題具體而有實質意義:大而抽象的主題請遠離之

思考縝密,論點成熟,會探討觀點本質限制條件、適用場景、應用邊界清晰

觀點的論據是以內在邏輯、推演爲主,而非堆砌大量案例、數據

內容上洞察力強,會給人全新的認知、啓示,提升新問題解決能力、知識面廣


最後,附贈幾點小技巧快速甄別一些“低價值”文章,對於這類文章,寧可錯殺一萬,不宜放過一篇。

畢竟,真正的高質量知識已經多的讓我們學不過來了,不是麼?


1.充斥各類低俗詞彙、標點的文章(標題)

尤其多的體現在標題中的各類誘導式詞語或標點符號:“!!”、“超級無敵”、“XX就得轉”、“驚人內幕”、“冒死”、“詛咒”……等。

幾乎可以肯定的說,任何一個成熟、睿智的寫作者都不大可能會使用這些詞彙、標點。


2.速成、過度迎合大衆胃口的文章

真正的大家之作是不可能會寫出這類浮躁至極的文章,比如:

《如何從平凡的XX成爲不平凡的XX》

《如何成爲月入X萬的斜槓青年》

《1年從小白成爲BAT資深XX》


3. 充斥各種情緒引導的文章

除非你在閱讀文學作品,追求情感體驗式閱讀,否則,請警惕那些讓你持續涌起無限情緒的知識類文章,它們也許只是想要利用讀者對某種觀念的支持心理,從而獲取自身的利益,而非客觀中立的闡述某些知識思想。

一位哲學家曾說(記得是尼采):迎合大衆的文章,總是散發着惡臭

好的知識經驗必然是:幾經錘鍊,極具彈性

不可能會跟讀者說:照我這樣做1、2、3就能輸出成功

恰恰相反,它會告訴讀者,這個知識經驗的來龍去脈,適應場景,讀者可以吸收它帶來的啓發,但絕對不會讓讀者照本宣科,盲目照搬。

自2016年起,“知識娛樂化,娛樂知識化”的趨勢就愈加明顯,這到底是知識產業的狂歡,還是全人類的悲哀。實在不好說。

遺憾的是,2017年,從趨勢來看,知識騙子只會越來越多。

記得肖知興博士曾說:“講的人沒臉紅,聽的人先臉紅了”,就是對這些人的評價。

通過迎合讀者的速成心理,期望通過簡化的法則讓大腦一勞永逸,用肖老師的話來說:“不是智力上的偷懶,就是道德上的腐敗。”

2017,隨着知識經濟的井噴爆發,我們若想真正有效提升自己,首先要做的,就是優先升級自身知識的鑑賞能力,提升單位時間的價值。


本文參考資料:

《不確定世界的理性選擇》第2版 雷德.海斯蒂 羅賓.道斯著

《學會提問》第10版 尼爾.布朗 斯圖爾特.基利 著

《隱藏的邏輯》馬克.布坎南 著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