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的悲傷:沒人願意慢慢變富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推薦大家定投滬深300和中證500指數基金。

爲什麼我只推薦大家購買滬深300和中證500?爲什麼我推薦大家使用定投策略?這背後的原因,就是我的投資理念,也是巴菲特主張的理念。這篇文章給分享巴菲特的價值投資理念。


01 不賠錢

巴菲特說,他從老師格雷厄姆那兒,學了投資的兩個規則:

規則一,不要賠錢;規則二,不要忘記第一規則。

買基金、買股票,怎麼才能不虧錢?巴菲特謹記着他的老師格雷厄姆的策略:買得便宜

學過經濟學的朋友應該明白,一件商品,有價值和價格這兩個概念。

比如豬肉,在生產的過程中,需要人力、飼料、屠宰、運輸等一系列成本,所花費的勞動力就是豬肉的本身價值,我們假設豬肉的價值是10元一斤。

但如果遇到了豬流感,大家都不願意吃豬肉,豬肉賣不出去,價格就會下跌。價值10元一斤的豬肉即使賣5元一斤,都不會有人買。這時候,豬肉的價格低於價值。

股票市場的原理,和豬肉市場的原理是相似的。如果經濟向好,大家都願意買股票,那麼涌入股票市場的資金就會增加,股票的價格就會上漲,出現所謂的牛市。

而遇經濟不好的情況,比如2018年,外憂內患,大家對股票市場很悲觀,紛紛將資金撤出股市。這時候,就如同豬流感來襲豬肉的價格往下掉一樣,價值10元的股票可能5元都賣不出去。

你若此時入場,花5元錢就能買到價值10元的股票。等大家的恐慌情緒一過,經濟重新向好的2019年到來,價值10元的股票會迴歸10元,你在2018年花5元買到的股票就能大賺一筆。

價格不代表價值,在蕭條時期,股票的價格遠低於其應有的價值,這時候買入將來就能賺錢。這就是價值投資策略的原理。

這也是我說大盤3000點以下越跌越買的原因。因爲3000點以下你買的全都是便宜貨,恐慌過後、悲觀情緒過後,大盤很快會迴歸3000點,我們的指數基金就能輕鬆盈利。

劃重點:投資不能賠錢,不賠錢的策略之一:買得便宜。

02 能力圈

我明白我所謂的能力圈,所以我就待在那個圈子裏,我不擔心那個圈子以外的東西。明確你玩的是什麼、你在哪裏有優勢,非常重要。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能力圈。

能力圈,是你的能力範圍內能夠做好的事情、做起來得心應手的事情。在投資時,你應該待在得心應手的圈子裏,明白自己玩的是什麼,買的產品是什麼。

比如巴菲特看不懂“日新月異”的科技公司,即使google、facebook等科技公司的股票如日中天,他也不買。可惜的是,很多人喜歡在能力圈外行事,去追市場熱門、買自己看不懂的股票,最終成爲資本市場綠油油的韭菜。

有朋友給我留言,說定投指數基金跑不贏大盤,問我XX行業的指數基金值不值得買,他想跑贏大盤

但你知道嗎,那些清華北大985、世界名校常青藤畢業的金融碩士、博士,在證券行業從業了十幾二十年的基金經理,他們的夢想都只是跑贏大盤。

而現實是,有80%的基金經理,都跑不贏。那爲什麼我們這些天資平平的普通上班族,只在業餘時間玩玩基金,就覺得自己的能力足夠跑贏大盤呢?

其次,我們用“高位少買,低位多買”的定投策略追隨大盤的漲跌,既簡單易學,年化收益也能達到10%-15%。如果碰上2018年這樣的熊市,我們把握機會、配置資金,到2019年就能獲得30%-40%的收益。

請問,這樣的收益你不滿意嗎?你還能通過其它的途經,找到像定投大盤指數基金這樣,風險低、收益高、買入門檻低的理財產品嗎?

找到能力圈的邊界才能管理投資中的風險。在能力圈中投資,買自己能看懂的產品,這比什麼都重要。所以,不要再問我科創板是否值得投資,XX行業是否值得投資,當你要做出投資決策時,先問問自己:這是否在你的能力圈內

能力圈也並非一成不變的。能力圈可以通過學習去擴張。

我在閱讀《刻意練習》這本書時,裏面提到一個“舒適區”的理論,和巴菲特主張的“能力圈”概念非常類似。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舒適區,在舒適區裏做事,得心應手;外層是學習區,學習區的技能雖然現在不能熟練掌握,但花些時間去學習,是能夠學會的;最外層是恐慌區,恐慌區是遠高於我們目前實力、讓目前的我們無能爲力的事情。

我們在投資時,一定要在舒適區,即能力圈裏行事,買自己得心應手的產品;同時,再學習一些新的理論和技巧,擴大自己的能力圈。

比如,在你沒有閱讀我的基金定投系列文章時,能看懂的產品只有餘額寶,能力圈也侷限於貨幣基金這種低風險、低收益的產品。

但是把定投系列的文章讀懂、讀透之後,你會明白基金定投的策略和實操,理解了滬深300和中證500這兩支寬基指數的構成,那麼你的能力圈就就從餘額寶,擴大到了寬基指數的定投。

如何判斷你是否真的理解定投策略呢?

最好的評判標準就是:你是否能把基金定投的策略講給別人聽。

在這裏分享一個學習金字塔理論:

看見不代表看懂。如果你只是把我的文章走馬觀花地看一遍,那麼你對定投策略的理解,不會超過10%,定投策略並沒有進入你的能力圈。

而如果你能把基金定投策略的優勢、實操,很順暢地講給你的朋友們聽,纔算真正理解了定投策略,正如我能把定投策略深入淺出地分享給你們一樣。

在能力圈內投資、買得便宜,是做到不賠錢的兩個方法。

03 要有耐心

賺錢最重要的就是時間,你不需要非常聰明,你要有耐心。

定投策略,每個人都能理解,每個人都能學會,但不是每個人用定投策略的人都能賺錢。

定投是個長期活,需要1-3年的時間執行策略。如果遇到熊市,面對每天的賬面浮虧,還要不斷地加碼,不會有很多人堅持下來,而放棄則意味着虧損。

因此,完全理解定投的策略,你纔敢於面對浮虧時繼續添加籌碼;有足夠的耐心,等待漫長的熊市結束,才能獲得令人豔羨的高收益。

定投策略難嗎?不難。需要你非常聰明嗎?不需要。

唯一需要的是,你要有耐心。


04 持續讀書

每個人都能讀我讀的書,這是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

巴菲特的父親是一位證券交易員,辦公室裏擺滿了股票交易的書籍,巴菲特在童年時期就讀完了這些書。因此,巴菲特二十來歲時,就在美國的奧馬哈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把買股票這件事情幹得風生水起。

現在巴菲特89歲高齡,每天依然在辦公室花5-6小時讀書。他的投資夥伴查理芒格,更是一位行走的圖書館。

讀書之所以重要,是因爲它能不斷地擴大我們的能力圈,讓我們能從容地處理更多事物。

近兩年來,本着向優秀人士學習的原則,我也讀了100多本書。這也是爲什麼,我在公衆號的關注回覆裏會寫到,“讀書、理財,大腦、錢包兩開花”。

理財,不僅僅是一個賺錢技能,而是一整套思維體系,它會改變你的消費習慣、優化你的行爲決策,甚至影響你的人生哲學。

理財就是理人生,以後我每週會在公衆號裏分享一本讀過的好書,可能是投資理財的,也可能是有趣有用的。總之,希望能和大家不斷學習進步,走向財務自由。

在能力圈行事、買得足夠便宜,保證自己的本金不受損失。有足夠的耐心,等待市場的低估值機會。持堅讀書,持續擴大自己的能力圈。這就是巴菲特的投資理念。

是不是很簡單?

是的,有人問巴菲特,既然價值投資這麼簡單,爲什麼大家不和你做一樣的事?

巴菲特說:

“沒人願意慢慢變富。”

渴望暴富、追漲殺跌,是韭菜的宿命。

希望我們,選擇價值定投,慢慢變富。


我的文章首發於公衆號,喜歡這個系列的朋友可以關注,以防錯過最新推文:

李大人剖析室(ID:ldrpxs)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