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写意金石寄情――鄠邑书法家袁余良侧记


魏巍秦岭脚下,数百个古朴村庄点缀在美丽古城鄠邑的怀抱里。

1972年2月,袁余良出生在城北一户清贫农家,上有两个姐姐、四个兄长,他是这个家庭的第7个孩子:时年父亲年近花甲,母亲已经46岁。……父母亲节衣缩食、昼忙夜纺,供给着孩子们读书成人。贫苦的家境,给了他坚忍的性格;有别于同龄人的家境,让他的心灵过早地成熟!……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有了毛笔字练习课,不知何故:他对那些古碑贴上的文字尤为痴迷,有空就要读一读、临习一阵子。夜里煤油灯下,他总是细致认真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课余他还借阅各类文学书籍,写了不少文字投稿给各类报刊。

1990年5月20日武汉《少年文学报》编发了他的处女作《八月的思绪》,给了他鼓励和信心。读高中的三年时间里,每学期暑假他都要去村里的砖厂打工(人力板车),炎炎夏日里,每车不低于500斤的重量,大人们拉多少趟,他同样得完成任务!――每天不到五元的工钱,对于少年的他来说,真的是有着莫大的诱惑力:没有它,怎么去学校念书!?……1992年7月的高考,还是让他回到了农村:他落榜了。他不可能去补习了:兄长陆续成家,分开另过,家庭的担子霍然压在了他的肩上,他得尽孝、得种地!……面对低矮的老屋,年迈的父母,20岁的他别无选择:外出打工;春种秋收;……迫切的任务是改变贫穷的家境!二老念叨的,是这个小儿子的婚事怎么办!……天意怜念:1996年初,他和邻村姑娘杨某幸结连理,从而走上了新的生活发展道路!

可爱的儿子给了他希望;母亲的仁慈给了他梦想;父亲的坚强给了他力量!他坚信只要心里有梦,有爱人的同甘共苦劳作,就一定能过上好日子!1996年秋,他由于爱好书法而结识了万东庆老师,继而在老师经营的石刻店里学习了刻碑工艺。1997年初春,他的石刻店开业了!除了刻碑石外,就用那辆车承包了砖厂的清理场地的劳务等等。可贵的是:就是在如此繁忙的日子里,他依然坚持着书法临习!依然坚持用笔记录内心感悟、生活的点滴!

除了刻各种纪念碑,他还长于各类风景石刻字。多年来,刻石作品遍布县域内外;书法作品多在当地媒体发表;发表诗歌逾百首,获奖各级奖励多次。2013年加入市作协,2015年加入市书协。书法作品入选2016中国艺术节西安卷等专集。

2017年11月,袁余良第一部诗集《秋天的雪花》通过了北京汉语诗歌资料馆的编审,正式出版发行。这部薄集由著名诗人初红先生作序,汇集了他近年来发表的60首精品诗稿,“友情,乡情,爱情”贯穿全集,值得一读。

始终不能忘记的,却是他对书法临习的热爱!楷法颜柳;行摹二王。白天忙于刻石,再累也要在晚上临习练笔:只要有《卖油翁》的精神,就一定能渐入佳境!――他坚信不移地走自己的书法道路,不阿谀逢迎,不跟风。看了他的书法作品,楷书俊健豁达;行书神清气爽。无不给人一股正气、一缕清新!

工作之余,为好多师友惠赠书作,交流切磋。他说:人家要你的字,除了交情好,也是看得起你,就是再忙,也要为朋友们好!……多年来,他为各地书友送出的书作不下200幅,都是交流学习用,不计报酬!

近年来,逢双休日,他受邀往书友的艺校为孩子们指导书法学习,尽心尽力而乐在其中: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的核心所在,期待下一代学习传承;汉字绝不能西方化!每每看到孩子们静心的临摹练笔,他总会有说不出的喜悦和幸福!

他的刻石风格简洁大方,刀工精到,因材发挥。为四方石友称赞!他还刻制木牌匾,让书法爱好和镌刻手艺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由于做工精细,收费合理,得到了新老用户的肯定和好评。

他说:如果没有【书法】,那么我的生活就像一杯白开水,而且喝着喝着就不想喝了。是【书法】,带给了他生活向上的动力;是【书法】,结缘了这么多良师益友,受益无穷!

他是一个农民:晴耕雨读让他紧跟时代的步伐,给了他无限的豁达与乐观;写作和临贴,给了他无比的充实和幸福!正如他书作所记:千里始足下,高山起微尘。吾道亦如此,行之贵日新!老一辈书法家吉文鹏先生惠赠书作:临风觅妙句,把盏赋新诗!――袁余良正值中年,风好正扬帆:衷心祝愿他持之以恒,在书法艺术研习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在书法创作的发展上与日俱进、形成代表自己个性的艺术风格!!

        2019年春记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