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冰敷」,原來還有這麼多講究

​你一定聽說過「冰敷」。


是的,無論是外傷被打,還是運動崴腳,甚至是專業訓練後,我們都能看到人們用冰塊或冰水放在身體表面,以求緩解疼痛,減輕症狀,加速恢復。

「冰敷嘛,不就是那些冰冷的東西敷在腫痛部位麼?多簡單,這還用說?」

然而你可能不知道,冰敷作爲“冷療”的一種,有着非常多的細節講究和注意事項的,甚至於還有風險。不正確的冰敷不僅達不到治療效果,反而甚至可能會加重之前的病情,甚至引起更嚴重的後果。相信今天的這篇文章,一定會讓你對「冰敷」刮目相看。



1、「冰敷」(冷療)有什麼用?


冰敷,主要是通過低溫作用於皮膚和深層組織,以達到減少出血、減輕炎症,緩解腫脹和疼痛的目作用[1],因此最常用於外傷等引起的炎症急性期。此外,以上這些作用還可能會減少繼發損傷、缺血和對其他結構的損傷[2]。



2、如何正確冰敷?

儘管“冷療”有很多種方法,這裏咱們就以最常用的“冰袋冰敷”爲例子,說說正確的冰敷,該如何做以及爲什麼。


(1)正確的自制冰袋

醫院和醫療用具商店中一般有專門的醫用冰袋出售,但絕大多數老百姓家裏是沒這些的,所以緊急情況下,咱們得自己製作。

需要注意的是:自制冰袋使用的是「冰水混合物」,而不是純冰塊。找一個沒破損的熟塑料袋,按照冰和水比例大概在1:2~1:3左右,將冰水混合物裝入塑料袋中。注意:這裏塑料袋不要裝得過滿,一般裝1/2~2/3左右,而後將塑料袋口紮緊,即製成冰敷冰袋。


(2)正確的冰敷時機和位置

傷後立即開始冰敷,越早越好。冰敷位置就是紅腫熱痛部位的皮膚表面。如果範圍較大,冰敷過程中可以緩慢移動冰袋,以確保全方位冰敷。此外,不要將冰袋甚至冰塊直接接觸皮膚冰敷,應在中間間隔毛巾類保護物體。


(3)正確的冰敷持續時間和頻率

不是冰敷時間越長越好。比如,冬天剛出門受冷時臉凍的發白,這是面部血管收縮的原因。但是凍得時間長了,臉反而凍的紅腫,這是我們身體怕面部皮膚缺血壞死而代償性的讓血管重新擴張了。

是的,短時間冰敷,可以讓血管收縮減少炎症滲出。但是冰敷時間時間過長,反而會導致血管反射性擴張,結果適得其反,反而加重炎症反應,變的更腫了。

然而,時間太短又無法影響到深部肌肉組織,加之每個人的脂肪厚度也不一樣。所以一般情況下會建議[3]:

每次冰敷20-30分鐘左右。可以選擇持續冰敷20-30分鐘,也可以選擇以10分鐘爲間隔分次冰敷,每次10分鐘。每天冰敷3-4次即可起效,不過也可每小時進行一次冷療。冰敷使用得越頻繁,有效減輕炎性過程的可能性就越大。



3、冰敷的不良反應和風險?哪些人不適合?


(1)不良反應

1)冰敷的不良反應主要爲凍瘡和神經損傷[4]。所以,如前文所說,每次冰敷的時間應限制在20-30分鐘,並經常行皮膚檢查和感覺評估。

2)還有一些研究[5-8]報道:冰敷可能會影響肌肉的功能和本體感覺,從而重返運動產生影響。但也有其他研究得出了相反的結論,所以目前業內對此尚有爭議[9-11]。


(2)哪些人不適合冰敷

因爲冰敷會收縮血管並對神經產生一定影響,所以對於下列情況應避免冰敷[1]:

1)有各類外周血管病,比如最常見的糖尿病。

2)對低溫高敏感,以及嚴重的低溫誘發性蕁麻疹

3)有雷諾綜合徵(血管痙攣)

4)有感覺障礙或異常

5)冷球蛋白血癥

6)陣發性冷性血紅蛋白尿症(參見“陣發性冷性血紅蛋白尿症”)

7)皮瓣手術後,以及手術後切口尚未癒合時,局部禁止冰敷



4、綜上


冰敷,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拿個冰塊放在皮膚上就完事兒了。用什麼冰敷,冰敷多久,哪些人不能冰敷,都是有很多講究的。

如果不知道這些,想當然的冰敷不僅達不到治療效果,反而有可能加重病情,甚至引起更嚴重的不良反應。如有任何疑問,冰敷前一定要諮詢專業醫生,切勿自行決定。


參考文獻

1.Reid DC. Sports Injury Assessment and Rehabilitation, Churchill Livingstone, New York 1992.

2.Magee DL, Quillen WS, Zachazewski JE. Athletic Injuries and Rehabilitation, 1st ed, WB Saunders Company, Philadelphia 1996.

3.Hergenroeder A. Acute shoulder, knee, and ankle injuries part 2: Rehabilitation. Adolescent Health Update 1996; 0:8.

4.Drez D, Faust DC, Evans JP. Cryotherapy and nerve palsy. Am J Sports Med 1981; 9:256.

5.Mac Auley DC. Ice therapy: how good is the evidence? Int J Sports Med 2001; 22:379.

6.Cross KM, Wilson RW, Perrin DH. Functional performance following an ice immersion to the lower extremity. J Athl Train 1996; 31:113.

7.Meeusen R, Lievens P. The use of cryotherapy in sports injuries. Sports Med 1986; 3:398.

8.Uchio Y, Ochi M, Fujihara A, et al. Cryotherapy influences joint laxity and position sense of the healthy knee joint. Arch Phys Med Rehabil 2003; 84:131.

9.Dover G, Powers ME. Cryotherapy does not impair shoulder joint position sense. Arch Phys Med Rehabil 2004; 85:1241.

10.Costello JT, Donnelly AE. Effects of cold water immersion on knee joint position sense in healthy volunteers. J Sports Sci 2011; 29:449.

11.Oliveira R, Ribeiro F, Oliveira J. Cryotherapy impairs knee joint position sense. Int J Sports Med 2010; 31:198.


骨科醫生路遙系頭條號簽約作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