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

有人說她冷血,有人罵她糊塗,有人贊她才情過人,也有人說她的晚年太過悲慘。而我,只看到一個冷靜觀看這一切,又拼命追逐幸福的女孩子。

她出身顯赫,祖父爲晚清重臣,祖母爲李鴻章長女,後期家族的沒落仍舊擋不住骨子裏那份與生俱來的高傲。是啊,她的那顆孤傲的頭顱怎肯低下呢?

不肯對突然插足的繼母低頭,也不願對她的親身父親低頭。她爲她的這份孤傲吃了巨大的苦頭——遭到父親的毒打、軟禁,這其中的艱辛又有幾人得知?

家庭的環境對一個人的成長會有多大的影響,這不言而喻。生長在如此惡劣環境之下的張愛玲對很多事情都看的很通透。

只有這樣的女子能寫出“因爲愛過,所以慈悲;因爲懂得,所以寬容”這樣的句子。也只有這樣的女子纔會用那一雙慧眼靜靜地觀看這世間的各種愛恨情仇,緣起緣滅。

她是一個聰慧的女子,這是毋庸置疑的。只是愛情通常會讓人失去理智,連她這樣高傲的人也免不了俗。

自從遇上了胡蘭成,張愛玲就開始低下了她高傲的頭。她在給他的一張照片上寫到“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裏。但她心裏是歡喜的,從塵埃裏開出花來。”

她是喜歡這個男人的,這個男人也富有才華,才能讓她如此高傲的女子去仰頭,去放低自己的姿態。

她沒有去理會世俗的眼光,她只知道,眼前的這個男人懂她,懂她的孤獨。這對張愛玲來說或許就已經足夠了吧,她不奢求許多,也不顧世俗有多反對,毅然決然地和受人唾罵的胡蘭成走到了一起。

這是一個浪漫的愛情故事,是的,如果愛情能夠一直保鮮,那或許這也會成爲後世的一大奇談。

可是,愛情總是匆匆而來,又匆匆溜走的呀。

胡蘭成一次又一次地傷了這個通透女子的心,而她,也終於願意放下她的執念。畢竟她什麼都懂得,看得太多,看得太透,她終於還是選擇做回原來的自己。

“我已經不喜歡你了,你是早已經不喜歡我的了。”

這個通透的女子選擇放自己一條生路,也放那個曾經愛過的人一條生路。

只是現在想來,仍有些唏噓。

我佩服張愛玲的才情,也懂她在愛情裏的卑微。她傳奇的人生落下帷幕的時候,是不是也給她蒼涼的一生來了個體面的收場。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