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执笔04期】某种声音引起的情绪(临江仙) 作品&诗友互评

【一饮尽山河诗友群 - 创作活动04期作品展】

本期主题:某种声音引起的情绪

体裁:临江仙(徐昌图体)


01 作者:清水玉石

临江仙·落尽青丝轻叹(新韵)

落尽青丝轻叹,红尘多一贫僧。繁华如梦墓前疯。劲风吹老树,树上叶成空。

盘坐殿中情忘,佛经急诵无声。满心牵挂在幽冥。佛陀不渡我,独自恨平生。

【浅酌深醉赏评】:

上阕开头惊艳,末尾的“劲风吹老树,树上叶成空”有点突兀,插入生硬,既不承前也没启后。虽然有“老”和“空”,但是情景结合的来看还是不够完美,希望斟酌一下。还有就是“贫僧”二字是自称,放这里不大合适。

下阕情感前后矛盾,前面“忘”,后面又有“牵挂”,没有转折承接词,读起来会有点违和,所以“在”字应该改一改。

整首词写得不错,有些字词押韵希望能够做的更好。

仅个人浅见,望批评指正,谢谢!

02 作者:锱铢必较

临江仙 · 闻玉扉洞主琴音有感

调寄黄钟大吕,情藏古朴丝桐。轻弦吟颤月溶溶。漫随流水去,声入岸边枫。

或有胡笳归意,时闻易水悲风。未能知意似俞钟。君如云外客,我是世间翁。

【玉扉洞主赏评】:

先笺注数语,以正理解:

1. 丝桐:七弦琴之别名。

2. 吟颤:吟是鼓琴手法,揉弦。

3. 胡笳:文姬归汉所作《胡笳十八拍》曲。

4. 俞钟:(俞)伯牙鼓琴,钟子期善听。本名伯牙,冯梦龙误作“俞”姓。

此词为听愚昔日鼓琴所感而发。闻琴中之味,说红尘与方外知己之情。

上阕从“黄钟大吕”“古朴丝桐”直写鼓琴实景,干脆利落。接着由实入虚,从弦声外化至水月枫林。其中“漫随流水去,声入岸边枫”一语双关,既是琴声外景,又是暗指伯牙旧事,甚喜。

下阕从所闻至所思,不解琴声到底何意,自慨毕竟不如伯牙子期闻弦歌而知雅意。长叹一声,琴师所奏是方外之曲,而听曲之人却身处红尘,不是不能懂琴,而是慨叹不能如琴师一般自由。甚喜这一有余不尽之结句,好似一声叹息在云外世间相应。

词中“轻弦吟颤月溶溶”句,有些拼凑痕迹,由实入虚虽好,但不够流畅。“轻弦”不知何解。吟本有吟咏之意,再去说“颤”似嫌冗赘,不够清爽。私以为或可用“朱弦吟处月溶溶”,朱弦是比较通用的指代,用“吟处”,将声音从弦上外化到景中的过程表达出来,是人在听琴从而想到景,不止是景与琴声之并列。

“声入岸边枫”之“枫”与“时闻易水悲风”之“风”,连续两个韵脚同声同调,感觉不是很好,有些拖沓。不如用“声入岸边松”,取意描写琴声常用的“万壑松”之用法。

“未能知意似俞钟”虽是点题之句,想要表达惋惜之情,但不是很流畅,算不得佳句。依旧有些拼凑感。从语言的角度来讲,“知意似”连续三个合口发声的字,且同用一个韵母,读起来会很别扭。想用“知音非与子期同”,一孔之见。仍觉有些不畅快。作者可自行考量,有无更好字句。

03  作者:雨霖

临江仙·噪音恼人(新韵)

庭外一枝芳信,何时窥探窗前?欲将清雅付诗笺。凝思初有意,执笔顿无言。

巷陌纷纷行客,长街车马喧喧。邻家争语更频传。案头心绪恶,落纸尽残篇。

(依龙榆生词谱)

【楚歌赏评】:

庭外与窗前的距离写尽春天偷偷将至捎来音讯,芳信一词以花传信,比喻绝妙。窥探则以拟人手法,将静物写活,宛若少女之俏皮灵动。不知何时,则写出偶然意识到春天到来的欣喜,这种雅意在脑中一闪而过,而又想用笔捉于纸上。真是十足的可爱。也正是整首词的灵魂之处。

上阙:前两句,将春、花以拟人的角度描写送信与窥探,足见作者心思细腻,对生活观察入微。后两句的初和顿用得巧妙,给词增加顿挫之感,不屈于平淡。

下阕:前两句纷纷与喧喧,将街上的闹市杂音用行人和车马概括,在此之上更有邻人争吵作为引发心绪烦乱的爆发点。最后用残篇来提点佳句未成的遗憾。

整首词的结构扎实,另辟新颖的角度,来写声音引发的情绪。以景入情,初以窗前花枝略点春光美好,再写思中有物,落笔不成已是懊恼,此时精力集中之际,闹市杂音而至,再添烦乱,而再加入邻居争吵声,这种凝思无绪被外界噪音放大,收笔时尽是不合心意的残篇。此残篇却成妙笔。足见作者对生活的热爱、用心,对自身情感与外界的联系体察入微。将小女儿作诗的心境,与思绪起伏,“刁蛮、任性、小无赖”的嗔怪写得很到位。

总结:个人认为就噪音恼人这一主题来看,通篇甚好,无需改动。

04 作者:浅酌深醉

临江仙(中华新韵)

君抱提琴轻抚,低吟还唱心中。弦中思念有无穷。泪流如雨密,肠断似云浓。

突现相逢江岸,凭栏轻抱怀拥。醒来如梦一场空。前尘伤几许,还念痛多重。

【清水玉石赏评】:

①上阕由琴音抒发相思之情,不过感觉提琴用“轻抚”一词不太恰当。后两句“如雨密”,“似云浓”很好的写出了相思之情的压抑爆发之感。

②下阕由入梦来写相思之深,“醒来如梦一场空”转折很好,先写江岸相逢,表达相遇之喜,后写醒来之痛,表达相思之苦。爱之深伤之痛,这样先喜后悲,更突出诗中之人的相思之情。

05 作者:Miss 鱼

临江仙·寒夜聆雨(新韵)

夜静红灯千丈,举杯欲饮凄凄。身如飞絮总无依。转眸轻叹喟,聆雨泪空滴。

遥忆疏狂年少,风流纵尽佳期。叹如今物换星移。清觞只饮罢,醉梦似昨昔。

【开阳赏评】:

比较流畅,承接有序,思路清晰,挺好的作品。好的地方就不多夸了,提一下几个感觉到的问题。

1、红灯千丈,这个千丈是指灯光入云吗。画面感倒是能想象,但红灯一方面这颜色不太可能,另一方面红也呼应不了后面的情感,意义不大。

2、正因为擡首的夜静红灯只有幽静的意思,感觉衔接的欲饮凄凄有点太突然,应当在首句稍作铺垫,营造出更合适的氛围来的,而不仅仅是简单的幽静。饮凄凄的写法我是挺喜欢的。

3、身如飞絮意思写得很明白,但是后面的两句很不达意,而且很重复意义不大。整个上阙来看,我觉得第一二句就应该纯粹写景,构造好氛围,然后点明愁的原因是漂泊,最后四五句作“欲饮、滴泪”这样的对仗,感觉会更好。

4、风流纵尽我觉得没有什么悲意,平叙之余没呼应好,建议可以考虑下例如“坐误佳期”呀什么类似的。

5、感觉首尾收的挺好的,唯求一醉好入梦。但是还可以修改一下。举例而言,但饮的表述我觉得比只饮好些,表达出自己求醉,好入梦中相逢的主观性。然后清觞我觉得可以换个更能表达实际意思的词,珍惜填词的每一个字。总体写的挺好,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06  作者:玉扉洞主

临江仙·终南听竹

攲枕终南古道,卧听玉竹萧萧。凄风撩过此君梢。洞天闻妙理,大道唱逍遥。

疑是九皋鹤唳,还如三岛仙邀。昆仑神女下重霄。乘云归物外,造化乐陶陶。

【锱铢必较赏评】:

1、上阕交代地点和声源,在道家的祖庭之地终南山留宿,听风过竹林,在洞天方外之地,不禁心思神往。此为写实。

2、下阕由实入虚,展开了无尽的想象。如仙人乘鹤而来,邀请乘云同游,自己也欣然而往,心底一片清净,了无俗念。

作者的立意,志向,情思都非常的清新脱俗,不染烟火气息。个人认为,“昆仑神女下九霄”一句和前后几句没有起到转承的作用;从意境来看,似乎还是在本我的境界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还是以我的角度去感受的,并没有达到“无我”的高度。

07  作者:玉天阳

临江仙·相思梦游

堂外离阳邀月,坛前香火难求。邻阶吟唱复声悠。纸书凭墨染,笔下诉情愁。

隔案敲桌相伴,柔心思绪难休。魂游初见再回眸。霓虹照旧梦,携手笑依楼。

【自牧赏评】:

1.切合主题。爱情诗。写求而不得的相思和幻想与她携手,感情真挚,用词文雅。

2.有几处表达晦涩不明。

比如“香火”,我还以为是写作者去庙里求姻缘了。问了作者下才知道,是指桌案上点的檀香,并用香烟缥缈借代她忽远忽近,求而不得。

“隔案敲桌相伴”,我还以为她是同桌,与作者日久生情。结果作者答曰,这句是与上片联系,上片意中人“邻阶吟唱复声悠”,作者听到后,与她隔一个桌子为她敲桌伴奏。这个敲桌相和的细节很妙,把暗恋中的心思写得极好。但是不太明确,建议再润色一下。

08  作者:孤灯

临江仙  听某人弹琴随感

万里长风皓月,一条入海银龙。寒林潮起浪千重。不知何处寺,乌泣入霜钟。

新绿又添几处,凌空数点飞红。鸟鸣春涧雨朦胧。流连无尽处,余响已随风。

【浓妆淡墨赏评】:

感觉还不错,乌泣不懂啥意思,寒林句感觉还有点问题。下片中规中矩。

09 作者:楚歌

临江仙·闻笛曲感怀(新韵)

亭外松风飒飒,山间泉水泠泠。云中谁遣玉笛声?未闻梅落曲,却起故园情。

把酒相倾月色,残杯斟满星灯。此生偏教作飞蓬,吾心何所寄?聚散且随风。

注释:

遣:排遣。

声:心声。

梅落曲:《梅花落》,是古时笛曲的代表作,象征悲欢离别和去国怀乡的文化意象。此句为押韵故用倒装手法拟之。

何所:何处。

且:姑且:只好如此。

【雨霖赏评】:

1. 读来有画面感,有层次,感情流露自然,不做作。

2.“未闻梅落曲,却起故园情”意不明。

3.看注释里把“声”作“心声”解,个人感觉还是有些主观了。同时我觉得除了典故之外,其他字词是不需要注释的。好作品贵在自然精炼,如果离开注释就让人读不懂,那作品是不算成功的。

个见,不当之处请见谅!

作者改稿:

临江仙·闻笛曲感怀(新韵)

亭外松风飒飒,山间泉水泠泠。云中谁遣玉笛声?落梅知曲意,也动故园情。

把酒相倾月色,残杯斟满星灯。此生偏教作飞蓬。吾心何所寄?聚散且随风。


10 作者:自牧

临江仙·假装有猫(徐昌图体,钦定词谱,新韵)

一夜酣眠无梦,醒来日已高高。听咪咪不满喵喵。快回头瞅瞅,正把盆敲敲。

赶紧起身讨好,求它把气消消。谁家中午乱吹箫。惊得猫一跳,不让我摸毛。

注:

咪咪:猫的名字。

【玉天阳赏评】:

作者写的是假装自己有猫的生活,整首词写的颇为诙谐,明显的现代风。并运用了大量叠字,增强了读词的节奏感。

“盆”处应用仄声,明显是最后定稿后,忘记再梳理检查一遍。最后一句“猫”、“毛”,发音相近,读起来颇为别扭。

总结:有新意,但望请继续斟酌。

12 作者:美川

临江仙·听潮(新韵)

翻卷千堆如雪,覆收今古成空。听涛拍岸唱豪雄。问浮沉乱世,旧梦与谁同。 

王谢堂前新燕,乌衣巷口须翁。今朝难觅故人踪。常怀昔日勇,都付笑谈中。

【孤灯赏评】:

词虽工, 但是情感空洞. 词中有古今兴亡, 然而好像都是别人在吟诵, 没有作者自己的影子.

选用词句, 化用前人作品虽无不可, 但似乎未能融合, 读起来像是大拼盘. 上片苏轼"大江东去", 下片刘禹锡"乌衣巷", 最后还有<三国演义>"滚滚长江东逝水". 

13  作者:开阳郡王

临江仙·与旧日同学语音聊天(新韵)

别久无暇相忆,世尘渐覆俗心。忽牵魂动是君音。冷屏失旧貌,夜话感今辛。

伏阙长缨放老,依枝南鹊飞频。向时怀梦各离群。何当鸣紫电,控鹤上青云。

【Miss鱼赏评】:

上来先铺垫。分别很久,太忙没有顾得上思念。世尘渐覆俗心,世尘是真的世尘,人间晃荡几遭没有不蒙尘的,但是俗心就是自谦了,如果说你都是俗心的话,寻常的人恐怕只能称作没有灵魂了,我希望把俗心改掉。铺垫完切入正题,说到与朋友语音聊天。最后两句“冷屏失旧貌,夜话感今辛”,屏幕冷冰冰,虽然得以相见但不如面对面热切,两个人感叹现在生活的辛苦。说的太心态沧桑了,你这个年纪本应该少年听雨歌楼上。人间路远,来日方长,年轻的日子没有几年,还是要好好感受年轻的畅快。上片和下片单独来看都写的很好,无可挑剔,可是似乎想要表达的太多,两片的内容有一点衔接不上,下片更像是自己一个人的暗自感慨,既然上片写的视频聊天,那么需要有一句或一个词承接一下,表示由跟朋友聊天想到的下片的这些内容。说的容易,至于怎么衔接我也不会。下片整片是说自己现在抱负得不到施展,希望终有一天能施展自己的抱负。而“向时怀梦各离群”这一句在整片中看似没用,自己的抱负跟毕业时的各奔东西没有什么联系。最后一句我最喜欢了。我最爱的滕王阁序里有“紫电青霜”,紫电为宝剑,还有一句形容有才气的“怀抱利器”,这样比喻更增加了文人的气概。“控鹤上青云”跟“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比一个是要靠自己上天,一个是要借别人上天,更主动更霸道更有底气一些。这两句在我这里可以称作不可多得的佳句了,壮志凌云,很有施展抱负的决心,男儿当如此。祝你前程如锦绣,闻笑语,志应酬。

14  作者:淡墨

临江仙 · 闻诗友催作业有感

鸟语频催清梦,推窗恰对朝阳。春逢谷雨不及伤。手机空震震,作业自茫茫。

日日油盐柴米,天天里短家长。东奔西走为谁忙?养儿虽不易,却也不需偿。

【美川赏评】:

 整首词接地气,上片写了春暖乍醒,发现作业木有着落的茫然之感,读了让人非常有画面感。下片则让我读出了为人父母的不易,尤其最后一句直击人心,发人深省。但是觉得上下两片感情衔接不强,各自抒发,像是两个不同作品,感情线流畅些更佳。


友情展:

11 作者:长弓朔

临江仙(新韵)

三月阴晴不定,枝头已是无花。要说春意去谁家,须寻青草地,找那小青蛙。

满眼春光在我,一江风雨由他。若来闲坐话生涯,三更风正好,啤酒小龙虾。

(“须”出律;作品未扣题)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