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996!这里有一份提高工作效率的书单

最近一段时间,大家关于996的问题,吵得不可开交。

看样子是谁也说服不了谁了,我来掺和讨论也改变不了任何问题,咱们这个号既然叫有事读书,就给大家推荐几本提高工作效率,高效工作的书吧。

除开强制996的无良公司,很多时候的加班的确可能是因为,我们自己的工作效率或者拖延症之类的习惯导致的,所以当我们没法改变环境的时候,就来改变自己吧。

先提高效率,让自己更高效,然后,让自己变得更有价值!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2002年,福布斯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评为有史以来最具影响力的10大管理类书籍之一。

这本书曾经一直高居美国畅销排行榜达7年之久,累计在全球销售了超过1亿册

在我看来,一本书如果仅仅只是一本畅销书,的确存在被高估的可能;但如果是一本长销书的话,我相信它一定是极具价值的。

这本书在美国,号称是“美国公司员工人手一册的书,美国政府机关公务员人手一册的书,美国官兵人手一册的书。”影响力可见一斑。

虽然这本书的名字听起来似乎有点水,鸡汤味十足,但干货程度绝对是超过之后那些拙劣的模仿跟风之作。

我记得我毕业校招,第一家公司给我们人手发了一本书,就是这本,如今再看,依然收获颇多。而且它是那种,随着你阅历的变化、社会角色的变化,不同的时期看会有不同收获的书

记得当时还写了篇书评,下次发出来。

《吃掉那只青蛙》

如果你每天早上醒来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吃掉一只活的青蛙,你就会欣喜地发现,在这一天接下来的时间里,将没有什么比这个更糟糕的事情了。

如果你注定要吃掉这只青蛙,但是你只是坐着和它面面相觑,结果只会是你浪费了很多时间,却没有任何改变。

很多时候,阻碍我们高效工作的,往往是某一项工作。就是那件看起来特别难的事

为了不做这件特别难的事儿,我们往往愿意没事找事的去干一些既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情。

比如周末要在家准备一个策划,你觉得太难,不想做,为了逃避,你可能会收拾收拾房间、洗洗衣服,甚至翻出那本很多年没看的书来看,但就是不愿写策划。

可是即使再难,总归是要做的。

拖到最后一刻,要么草草了事,要么熬夜加班,总要搞定的!

我们的时间和精力就是这样浪费的。

这本书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本书一共有21个章节,每一个章节都可以看做是一条时间管理的法则。

总有一条会适合你。

《战胜拖拉》

有一个段子是这样说的:我2018年的新年计划,就是搞定2017年那些原定于2016年的安排,不为别的,只为兑现2015年时要完成2014年计划的承诺。

拖延症,可以说是成功路上最大的老虎了。

在本书的作者看来,拖延其实就是一种面对任务的处理方式,只不过这种方式的本质是逃避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逃避,是因为害怕失败,是对完不成任务的焦虑。

书中提到很多应对拖延的工具,其中有意思的一点是积极的进行自我对话。

拖延症往往是消极的自我对话,而高效者总是积极的,作者提出了几个技巧:

用“我选择做”代替“我不得不做”;用“我什么时候开始”代替“我必须完成”;用“我可以走出一小步”代替“这个项目大且重要”;用“我完全是一个凡人”代替“我必须做到十全十美”;用“我必须花时间玩”来代替“我没时间玩“。

虽然看似这些知识言语上的一些小技巧,但其实深究起来更是行动上的策略

比如第三条,用一小步代替项目大且重要,就是拆解任务,从小处做起。

比如我的经验就是,要做一件事,比如写一篇文章,我也拖延,毕竟一动不动,坐着写一篇三千字文章看起来太难了,那我就拆解,先迈一小步,比如坐下十分钟,想一想主题,列一列提纲……

这样一步步拆解任务,就能有效缓解拖延。

《深度工作》

首先用书中的一句话来阐明的一个观点:深度的生活并不是适合所有人,你需要为此付出艰苦的努力。

人工智能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大家都在担心,自己的工作会不会某天就被智能机器取代。

不得不让人开始思考,什么样的工作才是有价值的?

作者认为深度工作就是,所谓的深度工作,就是在无干扰的状态下专注进行职业活动,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

形象地来说,深度工作就如同挖井一样,你需要非常专注,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而且需要长时间的努力,才有可能挖到井水。

从书中挑出我觉得最有用的一个章节:拒绝社交媒体

社交媒体虽然大大提高了我们生活的便利,但毫无疑问,如今的社交媒体严重分散了我们的注意力,几乎成了深度工作的最大杀手,所以如果可以,最好是每天能有一段完全隔绝社交媒体干扰的深度工作时间。

那时,你会发现,自己不仅仅多出来了很多时间,还多出了很多注意力。

《清单革命》

这本书的副标题叫,如何持续、正确、安全地把事情做好

人的错误可以分为两大类型:

第一类是"无知之错",这类错误是因为我们没有掌握正确的知识,这是可以原谅的。

第二类是"无能之错",我们掌握了正确的知识,但是犯错的原因是没有正确使用这些知识,这种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避免“无能之错”的解决方案,就是制作清单。

我们的经验和记忆力都存在不稳定性,有的时候甚至存在欺骗性,外加上现代工作节奏快,压力大,每个人的工作表上一定都躺着一件又一件的待办事项。

这种时候,最好的应对方法就是列清单,既能解放我们的脑能,同样还能避免因为经验和记忆而出现无能之错

帮助我们持续、正确、安全地把事做好。

如何列清单,就看这本书了,如果你本身就是一个清单控,那更应该看看这本书了。

对于996,除开强制性的996、钱还没管够的公司不谈,不同的看法我都理解,这和每个人所处的位置、成长阅历、对未来的规划都有关。

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要的生活,有些就是想拼命地去实现自己的梦想,而有些就是想朝九晚五的平淡生活,没有谁对谁错。

但无论怎样,高效率的工作,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企业负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