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真正的愛,最後會變成傷害?

前幾天,一個17歲男孩跳橋的視頻刷爆了朋友圈。據說是因爲在學校跟人發生衝突,母親在帶其回家的路上又批評了他,於是衝動之下從車裏跑下來縱身從橋上跳了下去。一個朋友在看了視頻後,發了這樣一句感慨:明明是愛,最後卻變成了傷害。

而這位朋友,也剛剛因爲教育孩子和愛孩子的問題跟老公吵得雞飛狗跳,婚姻關係岌岌可危。

沒有哪一對父母是不愛孩子的,但並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懂得真正的愛。就如同我們都想得到成功,卻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掌握成功的方法一樣。歸根結底,人性中都有着自私的一面,都會選擇對自己有利或者是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做任何事,包括愛孩子。

前面提到的我的這位朋友,家境不是很好。孩子出生後,因爲是女孩,她的公婆拒絕幫她帶,老公想讓她辭職做全職媽媽,但是她擔心生活質量會下降,將來給不了孩子更好的條件,也擔心自己沒了工作會被老公看不起,毅然決然的把孩子送回了農村讓自己的媽媽幫忙帶,當時孩子只有五個月。

隔輩帶孩子,在如今並不少見。但她的媽媽卻是個常年疾病纏身的人,連自己照顧自己都有些費勁。她把孩子送回去之後,接下來的兩年都沒有再回過孃家。問她爲什麼會如此狠心,難道不想孩子嗎?她一臉幽怨的回答:“能不想嗎?還不是爲了節省點路費,能夠給孩子多買點吃的玩的。”

促使她把孩子接回身邊的,是因爲一次孩子從臺階上摔下來導致腳踝脫臼,老公抱怨岳母沒有管好孩子。這樣的出力不討好着實傷了她的心,但歸根結底還是因爲對孩子的愛吧,她自己也有些心疼孩子,便把孩子接到了身邊照顧。

孩子接回來之後,她才發現,孩子的性格特別古怪,不喜歡跟別的小朋友一起玩,也對她和老公非常牴觸。送去幼兒園之後,更是常常被其他孩子欺負。老師教的簡單的兒歌和數字,孩子也學不會,這讓她特別心焦和着急。

因爲孩子的事,老公也一直在責怪她,認爲她當初不該把孩子送回去讓父母帶。她自己也覺得是自己做錯了,很是自責。於是,她就想方設法的要彌補孩子。接下來的日子,她給孩子報了舞蹈課、鋼琴課、繪畫課,想把孩子在農村缺失的見識和才藝都補回來。

但事與願違,孩子變得越來越對她牴觸,老公也越來越覺得她不可理喻。直到兩個月前,孩子被診斷出患了自閉症,老公和家人對她的不滿和指責也紛紛襲來。她是痛苦的,她想不明白,大家爲什麼都不理解她,她是孩子的媽媽,她所做的一切全都是爲了孩子好,她比任何人都更愛孩子啊。

所以,她發出的那句感慨:“明明是愛,最後卻變成了傷害”,是在感慨那個17歲男孩的母親,更是在感慨她自己。

可是,真的是愛嗎?

網絡上流傳的那個視頻,那個17歲男孩和他的母親,究竟發生了什麼我並不清楚,也不想多做評價,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所有看似衝動的背後,絕不會是僅僅一次的失望和賭氣。而我的那位朋友,她所謂對孩子的愛和彌補,難道最本質的原因不是爲了要讓她自己的內心得到撫慰和安寧嗎?

我們總在勸說別人,不要讓愛變成了傷害。但有多少真正的愛,最後會變成傷害?愛,應該是相互理解,是彼此共情,而不應該是傷害。能夠變成傷害的,絕不是真正的愛。

記得哪位作家曾經寫過,自己在中學的時候,有一次考試考的特別差,老師把他父親叫去了學校。本以爲會受到父親的一番責罵,沒想到,父親只對他說了一句話:沒關係,成功的路有千萬條,並不是只有考上大學纔是唯一的出路。

這位父親難道不愛孩子,不希望孩子成才嗎?當然不是的。但是他更明白,愛孩子並不是要揪着孩子的缺點和錯誤不放,而是要鼓勵和尊重。父母和子女,首先是平等的兩個人,父母對於子女的愛,理應建立在設身處地從孩子的角度來感受的基礎之上,去提出指導和建議,而不應該是勉強和逼迫。

至於那些打着愛的幌子,實則是滿足自己內心的自私的舉動,就更談不上真正的愛了。就像我們總是說,爲了給孩子創造更好的財富,不得不把孩子送回老家讓父母帶;爲了讓孩子將來有好前途,不得不逼他放棄自己的愛好;爲了孩子能夠婚姻幸福,不得不干涉他的戀愛和生活等等。

你所做的這些,都是爲了孩子好。可你從沒想過,這是不是孩子想要的。

所以,請不要再在傷害造成之後說一句“明明是因爲愛”,沒有多少真正的愛,最後會變成傷害。變成了傷害的,往往不是愛,而是你內心的自我滿足。.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