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提單、智能審覈、智能支付、智能入賬、智能稅務和智能分析!

信息技術進步的每一次振翅,對人類社會的推進都是倍數級的,對會計領域也是如此。應該說截至目前,會計領域共經歷了四次革命,第一次革命是會計恆等式的出現,即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標示着產生了真正意義的現代會計;第二次革命是會計電算化的出現,計算機在存儲和計算效率上替代了手工,大大提高了會計的工作效率和質量;第三次革命是互聯網的出現,消除了地域的阻礙,將原本分散在各地的、重複的、可標準化的工作集中整合在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通過系統化流程化的手段來進行處理,從而大幅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加強公司管控,最重要的是將財務人員的精力從基礎的核算中釋放出來、從事到對公司管理決策提供支持的高附加值工作中,應該說我們現在正處在第三次革命的浪潮中;那麼隨着信息技術的不斷髮展進步,應該說財務的第四次革命的大幕已經開啓,RPA和AI技術將逐漸運用到財務領域,正推動着我們向智慧財務邁進。

智能提單、智能審覈、智能支付、智能入賬、智能稅務和智能分析!

要說財務智能化,先要了解企業的三大循環、看下財務在企業中的定位及所要發揮的作用。

企業創造價值的經營活動紛繁複雜,每一個企業,雖然其環境、規模、商業模式、管理方式都不一樣,但是,從本質上來說,最終都會抽象成爲業務循環、管理循環和信息循環,這三大循環相互協作,共同運轉,構成了企業從戰略制定到行爲修正的PDCA循環。

企業的業務循環,可以理解爲企業開發和提供滿足顧客需要的商品和服務的業務過程,是企業爲實現業務目標而進行的一系列活動。管理循環簡單來說,是PDCA的循環,是企業的計劃、執行、控制和評價的體系。管理的重心是決策,決策需要信息。信息循環則實現了“從業務中來,到管理中去”,通過加工數據爲管理過程和管理者提供信息。那我們財務,就是信息循環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對信息進行提取、挖掘、加工、分析、展示,支持企業的業務循環,進而支持企業的經營決策分析,即管理循環,爲企業創造價值。

要想真正發揮出財務在信息循環中的作用,我們說實施財務共享是財務轉型的第一步。

從智能提單、智能審覈、智能支付、智能入賬、智能稅務和智能分析幾個方面,可以簡單概覽目前的智慧財務實踐。

1、智能提單

爲了保障員工擁有友好體驗、儘量少提單、易提單,財務共享運營平臺搭建穩定後,可以逐步推動業財一體化,開發例如商旅系統、採購系統、補貼系統、票聯繫統以及移動APP,通過外圍業務系統與報賬系統的互聯互通,公司與供應商直接對接,不但減輕和方便了員工提單,財務上與供應商進行月結、折扣和返點比例增加等,更重要的是財務可以獲取更加精細的顆粒度的業務信息進行加工整理,如全集團在某一時間段內的員工分佈地圖、飛行軌跡、人天差旅成本以及差旅時長、提前訂票天數等,爲公司的各項管理決策提供財務支撐。

2、智能審覈

採用機器學習、大數據挖掘的方式,應用算法和模型,對文本進行挖掘和特徵處理,通過對海量歷史單據的學習,總結不合規的特徵與規律,實時預警可能的不合規單據。

3、智能支付

智能付款,即系統根據單據付款要求,自動判斷最佳付款方式。例如打包支付、拆分票據、優先使用銀企直連、優先使用資金池付款等。

4、智能入賬

收款認領,系統根據來款賬號、金額、備註等信息自動匹配來款單據並覈銷應收款項,對於無法匹配的自動轉由人工處理。進行程序自我學習和人工反饋加強,不斷提高識別率。

5、智能稅務

通過發票識別引擎,智能識別票據中各區域的位置,避免發票摺疊、位置不正等情況產生的干擾;

其次,利用OCR技術,識別發票關鍵信息,如“發票號碼”、“納稅人識別號”、“金額”等,智能提取發票中的關鍵信息、文字信息,轉化成結構化數據;

再次,運用RPA技術,根據不同納稅主體實現智能納稅申報。

6、智能分析

將財務系統、業務系統數據彙總分析,生成管理口徑的報表,系統數據實時更新,動態展示,避免財務數據“過去時”的尷尬。

通過對不同報表需求的學習和挖掘,智能生成不同維度的報表,爲報表使用者提供更加實用、可視化、易於使用的報表數據。

如果說財務管理變革轉型是一個企業整體上的變革,那麼財務共享則是在流程再造這一條線上的變革,而RPA、即財務機器人、流程自動化,我們更願意把它稱之爲一個業務節點上的變革。未來RPA將向AI邁進,形成IPA,是所有智慧企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財務機器人並不是財務人員的對手,而是忠實的幫手;其出現是爲了提升財務的工作效率和效果,使財務人員能夠將有限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更高端的工作中。

還等什麼,想了解更多信息,請關注慧都創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