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思維模式,你需要知道的

最近學習了Coursera平臺上的《learning how to learn》,主講教課爲芭芭拉·奧克利。其中關於思維模式的介紹非常有意思,特別分享如下:

1兩種思維模式

研究者們發現,我們有兩種完全不同的思維模式,稱作專注模式和發散模式,當你一心一意作一件事情的時候,稱爲“專注模式”。當你處於放空狀態時,稱爲“發散模式”,在發散模式下,與思維模式相關聯的一系列神經元都會處於靜息狀態。

就目前神經學家所知,專注模式與發散模式只能單獨存在,這像一枚硬幣,一次只能看到它的其中一面,我們一般都對專注模式比較熟悉,但是在學習過程中,發散模式其實也是很重要的。下面是兩個名人的案例。

2成功人士的思維模式

達利,20世紀著名的超現實主義畫家,有時他會坐在椅子上,放空自己的大腦 ,並漫無目的地思考一下之前的工作,這時,他會手拿一把鑰匙,當他睡着進入夢鄉的時候,鑰匙會從手裏摔到地上發出噠的一聲,恰到好處地把他叫醒,這樣他就能把腦海中那些在發散模式下得到的的聯想和點子及時地收集起來。

愛迪生,史上最傑出的發明家之一,據傳,愛迪生會坐在椅子上放鬆,手上抓幾個滾珠軸承,他會放鬆自己的身體和意識,當愛迪生睡着的時候,那些滾珠軸承就會掉到地上,發出噠的一聲,就和達利 (的鑰匙) 一樣,這樣就會吵醒愛迪生,然後他就可以帶着發散模式下得到的點子回到專注模式當中。

我們普通人在進行思考的時候,也需要注意一下,不能一直都處於專注模式,如果有什麼需要進行創新的時候,適當的讓自己進入到發散模式也是很有必要的。

3關於訓練

下圖左邊是思維模式的符號表示,通過反覆使用,神經元形成相互的連接,越是抽象的東西,越要注重練習,通過練習,這些概念才能爲你所用,即使你涉及的概念是抽象的,但你創造的神經思維模式是真實且具體的。

當你第一次去理解一些複雜的東西,你形成的神經元模式是存在的,但是很微弱,在不看答案的前提下,當你再次從頭學習,就可以加強那種神經元模式, 等你對問題非常熟悉時,這個神經元模式就會變得非常穩固,其實跟我們通常說的孰能生巧是一個道理。

學習的時候,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先保持專注,用你的專注模式拼命學習,然後休息一下 或者至少稍稍將你的注意力轉移到其他東西上,在這段表面上是放鬆的時間裏,你大腦會進入發散模式,有機會在後臺工作,幫你完成對概念的理解。

經過專注和發散模式交替學習。神經通路就像砂漿砌牆一樣,會有一個固化的機會,如下圖第一張。如果你進行的是填鴨式學習,不進行適當的休息和鞏固,你的知識庫看起來就會雜亂不堪,基礎也不牢靠。

如果你有拖延問題,也可以藉助一下工具,比如可以使用番茄工作法,爲專注時間和發散時間定時,它會幫你行動起來,幫你開始建立你需要的神經模式,使你能更有成效地學習更具挑戰性的內容 。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