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思維的批判者

第一次嘗試用兩本書來解決一個問題,那就是批判性思維。按照《如何閱讀一本書》中的說法,這叫做主題閱讀。

我一直以爲自己是具備批判性思維,自己可是一個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啊,而且我還喜歡閱讀,熱愛學習,喜歡思考,很邏輯。

我不會輕易接受別人的意見,我會找出別人各種各樣的邏輯漏洞,去反駁他們,這讓一度我成爲一名“槓精”,而我卻還引以爲豪。我還會把自己所做的一切事情,不管是壞的還是錯的,都用我那自以爲是的知識、思考、邏輯去把它們合理化。

這兩本書告訴我,我的這些種種表現恰恰表明我不具備批判性思維。有知識、有思考、有邏輯不等於有了批判性思維。

批判性思維最重要的核心不是對外,而是對內,是批判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去批判別人的想法,這點非常重要。如果針對的方向錯,我們就離批判性思維越來越遠。

批判性思維所針對的主體是我們自己頭腦中的想法而不是別人的。這是我從這兩本書提煉的第一個非常重要的點,把錯誤的方向扭轉過來,批判性思維才能真正的開始。

接上來把重點指向我們的想法。影響我們的想法的第一大因素,是我們所出生的時代以及出生的地點,也就是時間和地點的影響。這個時間和地點是由具體的環境、理解、文化、信仰和習慣所限定的,這些都會限制我們的經驗,從而影響我們的思維模式,進而影響我們的想法。

如果我們成長於伊斯蘭教國家,我們也許就不會反對一夫多妻的制度;如果我們生活在春秋戰國時期,我們也許會接受各種各樣的殘忍。總之,生活在不同的時代或者文化背景下,會使得我們成爲一個不同的人。即使我們會抗拒我們所處的時間和空間的價值觀,但是它們仍然會代表你生活的環境,也就是說,它們依然會影響我們作出的反應。

影響我們的想法的第二個因素,是大衆文化。我們或多或少都有文化遮蔽性。我們都會堅信自己的家鄉是最美的,沒有之一;堅信自家的特產是最美味,如果有誰敢質疑,一定會爭的面紅耳赤。那是因爲我們對自個的文化賦予的感情,而失去了公平性。

影響我們的想法的第三大因素,是自我中心主義。只要是自己做的事情,即使再怎麼不合理,我們都會巧妙的把它合理化。我們對待別人遭受的痛苦,認爲是可以接受的,這點痛苦沒什麼大不了的,如果是自己遭受的這個痛苦,我們會受不了,認爲自己不應該遭受這樣的痛苦,爲什麼是我?根源在於,我們不能像對待別人的痛苦來對待自己的痛苦,這就是自我中心主義。

一招就能夠解決這三大影響,那就是成爲一個公正無偏的思考者。要想成爲一個公正無偏的思考者,必須滿足以下幾個要求。

第一個,認知謙遜。我們得知道自己無知。知道自己有很多東西都不懂,纔不會固執的堅守自己某些不正確的想法,纔會注意到自己觀點中的偏差、成見、侷限。

第二個,認知勇氣。能夠面對並公正地對待那些我們有着強烈牴觸情緒或者從來不願意認真傾聽的思想、信念、觀點。

第三個,換位思考。能夠注意到自己需要設身處地地站在他人的立場考慮問題。

第四個,認知一致。不用雙重標準,要求別人做到,自己也要做到。

第五個,認知堅毅。有些問題很複雜,難以輕易地解決,要堅持,能夠忍受認知上的痛苦和沮喪。

第六個,信賴推理。不認同任何信念的具體內容,敢於拋棄任何不能獲得證據和不能通過理性思考得到的信念。

第七個,思維自主。思考的時候不依賴他人,堅持自己的標準。

現在我們已經解決了批判性思維的方向以及批判性思維的主體,接下我們把重點指向思考的過程。

針對自身,把自己的想法拿出來反思。針對自身是批判性思維的方向,自己的想法是批判性思維的主體,反思就是批判性思維的過程。

在反思的過程中,非常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錯誤,像立場的錯誤、程序上的錯誤、表達上的錯誤、反應上的錯誤等。解決的方法很簡單,面對某個想法,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這個想法的目的是什麼?目的是大腦裏一些理解某事物的理由,只是我們思維中追求的目的大多數時候不夠明顯。

第二個問題,基於這個想法,我的觀點是什麼?觀點是判斷的表達而不是喜好的表達。

第三個問題,這個想法的概念是什麼?

第四個問題,這個想法有哪些關鍵問題

第五個問題,這個問題有哪些信息

第六個問題,這個想起的前提條件是什麼?

第七個問題,我想達到什麼樣的結果

這些問題會讓我們避免思考過程中的某些錯誤。我們最容易犯的錯誤,也就是不負責任的思考,就是先選擇結論,然後以這個結論找出根據來證明它的正確性。有選擇性的篩選某些根據來支撐自己的某些想法,這本身就是不負責任的行爲。

批判性思維最終所要達到的目標是,我們在面對任何情況,任何情境中,都能夠採取最恰當的思維方式。

寫到這裏,我對批判性思維已經梳理完畢。

最後,再強調一下:

批判性思維是不能通過學習來獲得,它只是一種習慣,需要不斷去運用。

批判性思維針對的是自己,而不是別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