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文/艾米

最近对“”舍得”两个字越发觉得值得思考,脑海里每浮现类似场景,都会告诉自己,这就是舍得,有舍才有得的舍得。

上次跑步的时候就感受到自己相比与去年,跑步次数明显少了很多,再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原来是这学期给自己报了三门考试,所以一下子就忙起来了,相比于上学期的一门考试。

所以我舍弃了跑步时间,换取复习时间。希望能得到我想要的结果。

人并不是全能的,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放弃一些事情来获得另一些事情的收益,这些事情的收益最好是比你放弃那些事情所能获得收益还要大。

这有点像薛老师在他的《薛兆丰的经济学讲义》里说的边际平衡的概念:“把资源分摊到不同的用途上,并确保资源在不同的用途上获得的边际效用都趋于平等;如果出现不等,就把资源分配到能给你带来更大边际效用的用途上,直到资源给你带来的边际效用下降到与其他边际效用相等为止。”

再比如五一期间,游完中山回来之后,我发现其实我们专业挺多人在校的,可能是为了备考。他们就是舍弃了娱乐时间,选择考试,最终得到的结果肯定也能如愿以偿。付出虽说与收获不成正比,但总比不付出强。

再说说排队这件事,我昨天看到一个很夸张的叫号,在这一桌的前面还有7000多桌在等候!估计得等到天明,天亮都不一定吃得到。

排队其实是一件成本很高的事情,即使是排个10-20的分钟也挺浪费时间的,这样的时间你可以用来做很多事情,比如10分钟写作,背单词,看书。我已经很久没有去排队取快递了,因为不管什么时候人都非常多,我倾向于找代取。

不过排队这件事,我也没有全盘否定,主要是看你的时间成本。如果你出去旅游,为的就是去吃当地特色小吃,在队伍不是特别夸张的情况下,选择排队也并无大碍,因为并不是每时每刻人都很少,中国人口本来就很多。如果专门去一个地方打卡,结果发现这里人太多,那里人也多,然后一个个略过,走马观花似的游玩,最终可以算是白来一趟。

舍弃一些你认为时间成本很高的事实,做一些单位时间内效益最高的事情,你得到的结果定能如你所愿。

日更52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