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類與機器人一起工作,不是爲了簡單的提高效率

  想象一下,你手頭有一份無趣又繁瑣的工作,比如用叉車搬運貨物,或者根據日期整理文件。你身旁的同事並非人類,而是一個“快、準、狠”的機器人。與機器人“同臺競技”,你認爲誰會更出色?

  “感性”的人類 “冷血”的機器人

  據美國《Fastcompany》雜誌網站報道,最近,美國康奈爾大學和以色列希伯來大學的研究人員組織了一場“比拼”,讓機器人和人類從事同樣簡單重複的工作,出色完成的一方將贏得獎勵。

  “這項研究首次將經濟學和人工智能(AI)兩個領域的專家結合在一起,從人機交互領域和行爲經濟學的雙重角度探討問題。”康奈爾大學工程學教授蓋伊·霍夫曼對《Fastcompany》表示。

  在測試中,研究人員準備了20個由隨機字符拼湊成的字符串,要求機器人和人類在規定的時間內,數出每串字符中有多少個字母G。得出答案後,雙方需要向貼有對應數字的盒子中投擲一個方塊,然後再數下一串字符。數對1串字符得1分,得分越高,贏得最終大獎的機率越大。

  對人類來說,這樣的工作很容易出錯,但機器人可以設置工作程序,保證不出錯、無間斷地工作。“從經濟學角度上講,在任務量相同的前提下,機器人縮短了工作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節約了成本。這無疑會令人類自愧弗如,十分沮喪。”霍夫曼說。

  根據這項研究結果,從事程序化工作時,人類在機器人面前的勝算微乎其微。當人類和機器人進行同樣的重複勞動時,“忒傷自尊了”是人類常有的感嘆。在工作場所讓機器人和人類一起工作,對人們的工作效率和情緒都會產生明顯的負面影響。

  “一旦機器人的表現盡善盡美,人們可能就要懷疑是否還有必要努力工作了。”霍夫曼指出,即使人們對自己的要求沒有改變,他們也會開始貶低自己的工作。

  人工智能並非洪水猛獸

  美國《首席信息官》雜誌指出,如今,AI、機器學習和自動化等技術早已不是天方夜譚,它們在人類社會已經牢牢佔據一席之地,無論是整理數據、預測趨勢,還是爲人類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便利。大連婦科檢查費用 http://www.403yy.com/

  2018年5月,麻省理工學院舉辦了“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和自動化世界的未來”研討會。“在未來5到10年間,這些技術會***到每一家公司、每一個行業和每一個國家,打破常規的工作環境。”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埃裏克·布林約爾鬆告訴《首席信息官》,“但如果我們深入理解這些技術帶來的影響,重新制定工作流程,就可以利用這些技術爲更多的人創造更多價值。”

  美國勞工部創建了名爲ONET的數據庫,裏面包括964種職業,每種職業包括20至32個工作崗位,最終統計出共1.8萬個崗位。布林約爾鬆的團隊對這些數據進行了整理,看看哪些崗位適合AI,哪些崗位適合人類。他們發現,AI可以勝任很多工作,但仍有大量崗位更適合人類。

  “根據我們的調查,在大多數工作崗位中,AI有侷限性,很少起主導作用。因此,AI只會影響部分職業,仍然有許多工作需要人類來做。”布林約爾鬆說。

  康奈爾大學經濟學教授奧裏·赫費茨對《Fastcompany》表示,公司管理者應該儘量避免兩種勞動力之間的直接競爭或比較,使兩者保持合作共處的狀態。“AI和自動化在人類社會中出現的目的不應該只是可以完成多少工作,提高多少工作效率。我們更應該關注它們對人類的生活有何影響,以及如何作出最佳選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