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 香------裝滿細沙的竹筒

          (禪心是一朵智慧的靈泉)


        寺院建在半山腰,寺院不遠處有一掛四季飛流的瀑布,即使在寺院深處,在閉門的禪房裏,也能聽到嘩嘩啦啦,潺潺淙淙的瀑布的聲音和清韻。瀑布的源頭是一眼清冽趵突的山泉,寺裏的用水就是從這個山泉汲來的。

        有一天,一個小沙彌汲水回來,對山泉的水源百思不得其解,他想:高高的山上都能冒出水來,那山下的水井怎麼不冒水呢 ?再說了,山泉上邊的山頭既不是很大,又沒有存水的凹處,這一年四季源源不斷的山泉水來自什麼地方呢?他越想越困惑,就去請教一位高僧。

        高僧取出一個下端有漏孔的竹筒,讓小沙彌往裏倒水。小沙彌一邊倒着,竹筒一邊漏着。小沙彌只要一停止倒水,竹筒裏的蓄水很快就流乾淨了。高僧就在竹筒裏盛滿細沙,再讓小沙彌往裏注水。這樣一來,不用往竹筒裏注多少水,竹筒下端小孔裏的細流淅淅瀝瀝地就能流好長時間。

        看小沙彌仍然一臉迷惑的樣子,高僧開導說: 泉眼上邊的山頭就好比裝滿細沙的竹筒,內在結構不全是堅硬的頑石,有一部分是糠木一樣的吸水石,每逢雨雪天氣,它就自然而然地吸收保存大量的雨水雪水,爲泉水瀑布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水源。這既是大自然的神奇,又蘊涵着物種世相的一般道理。

        小沙彌豁然開朗地說: 多謝師父開導,弟子這次明白的不僅僅是山泉的原理了 !不過,我還有一事不明白------師父怎麼會有這麼一個現成的,鑽了漏孔的竹筒呢 ?

        高僧微微一笑,不無幽婉地對小沙彌說: 這是當年,我像你一樣,還是小沙彌的時候,在汲水的路上,也萌生困惑着你剛纔的問題,就向寺裏的一位老法師請教。老法師爲解答我的問題,啓迪我的智慧,特意製作了這個竹漏。老法師圓寂之後,我就收藏起這個對我來說非同尋常的竹漏,它曾經爲我開啓了智慧的靈泉……

  人間禪話:

        其實,智者的頭腦和心胸,也像這孕育泉水和瀑布的山頭一樣,易於接納和吸收外來的知識和心靈營養,厚積薄發地產生自己的智慧;  更像這個盛滿細沙的竹筒,既不能空虛,也不能凝結……  人們常說的"頭腦開化"和"虛心接受",  就是這個道理。頑而不化和死心眼兒,成不了智者。

  人生一世,經歷多了就會總結出寶貴的經驗。書讀多了,也讀透徹了,就會有屬於自己的豐富的知識儲備,有了豐富的知識儲備,才能形成不斷流的靈感源泉……  這幾句話是我的一點點兒讀後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