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 | 哪些書可以治癒你的迷茫?

25歲左右肯定是人生的一個節點,而我,並沒有做好準備,就被時間推搡着來到了臨界點~ 反觀青春,它轉眼消逝在某個不經意的地方,後知後覺,我已經是一個大人了。

青春應該是逐漸消逝的,只不過我一直活在對未來的期望裏,而失去了對當下生活的感知力。臨了只剩下一句感嘆:時間太快了吧!

如果把25歲當做節點,那麼10年之前的我還是個一心做着大學夢的初中生,時常偷偷在課堂上看看小說,做做有關浪漫愛情的白日夢。

10年過去了。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你看,還是得感嘆時間太快,一轉眼我也成了可以回憶過去歲月的人了。

大概是被應試教育荼毒太深,我的家庭環境也沒有給我提供再高的視野,大學之前好像我人生全部的意義就是考上大學,對於成爲一個怎樣的大人我毫無預設,,一直都是:考上大學就好啦~

以致現在的我好像已經完成了人生所有的意義,所以,在這個即將來被推出象牙塔要進入社會大雜爐前,伴隨着恐懼的迷茫,真讓人煎熬呢!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就業方面,我不知道要去向何方,接下來又該追求什麼?

本着從解決眼下最迫切的問題出發,賺錢儼然成了我唯一的新目標。可是這兩個字這麼不具體,我依舊徘徊,看不清來路,也不知歸途。

記得有一本書叫悲傷的時候可以去廚房,我承認食物帶來的胃的滿足可以撫慰悲傷,但,我現在的問題是焦慮迷茫,我還容易暴飲暴食,吃胖之後會更加悲傷,所以我選擇去書房。

這本水湄物語的《30歲前的每一天》,很早聽說過,但之前任何一次的瀏覽都不及這一次的翻看來的深刻警醒。

書的內容以夢想爲出發點,分享瞭如何打敗拖延症、注意力渙散、不懂拒絕、完美主義、3分鐘熱度等一系列人性的弱點,並就如何作好職業、學習、愛情的規劃作出指導,而最終目標是踏上財富自由之路。

書中的每一章節似乎都戳中了引起我焦慮問題的原因,就像真的一位看見了我所有問題的老師在跟我剖析問題指引方向一樣:

未來的不確定,帶給了現在太多困擾;而現在的困擾,讓你現在都沒有氣力去爲未來奮鬥。
你必須作一種選擇,選擇是一個很痛苦的東西,但如果沉溺在選擇中,你就會忘記選擇真正的意義。
如果你有一個美好的夢想,你知道未來要去往哪個方向,你懷抱着夢想走上人生的征途,你就一定會明白自己想要的生活到底是什麼,你會努力積累能量,抗擊生活中的困難,作出明確的選擇。如果沒有花足夠的時間和努力,你將只能作爲那個統計學上的分母,而不是分子出現。找工作也一樣,換行也一樣,加薪也一樣,找男朋友也一樣,克服拖延症也一樣!   
根本沒有那條“更好的路”,只有一條路,就是你選擇的那條路。 關鍵是,你要勇敢地走上去,而且要堅持走下去。
從悲觀轉爲樂觀並不容易,不過請牢牢記住,當不幸來臨時,你要告訴自己這個是暫時的,只是目前的這一件事,而不要對自己說“我一輩子都很倒黴,什麼事都很倒黴”。 當幸運來臨時,你則要告訴自己“我好像一向運氣都非常好,什麼事都運氣很好”。

簡直就像爲我個人定製的問題解答手冊,每一條都是戳中我心的建議,是情緒上的雞血,更是我行動上的指導

書中講到,要爲自己的的未來和夢想積聚正能量,如何積聚呢?

你做了什麼,決定了你會擁有什麼。
興趣愛好廣泛、言辭犀利、每個觀點都能跳出來說個一二三四的人,現在滿大街都是。但是在小事上也肯用高標準要求自己的人卻不多。而忽略了從小處做起、逐漸進步才能變得更好的自然規律。
時間是一把利器,如果你不是一直努力的話,它就會把你曾經的優勢消磨,讓你再一次跟衆人站在同一起跑線上。但是,時間也會讓你曾經的劣勢消失,如果你肯用時間來累積所有對夢想有益的因素。

所以,作者建議我們要學會用記事本規劃安排自己的生活,讓時間看得見。這和我曾經推薦過的一本書《記事本圓夢計劃》(點擊藍字可查看)看不謀而合,也許是作者看了那本書。利用好記事本,真的對於改善自己的生活有用,當然前提是去行動。

作者還分享瞭如何以正確的姿態來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和挫折。

把每一次失敗當做練習。練習和失敗的區別在於,練習也沒有成功,但是練習是爲了成功作的累積,甚至是“試錯”。
人生是一條長路,在半路的時候,你會看見你前面有人,或者後面有人。如果你休息的時間太長,後面的人就會追趕上來。但是如果你加倍努力,前面的人也會被你超越。
注重把眼前的每一件事做好,即便沒有做好,也不用太過憂慮,下一次再做好就是了。

像我每天沉浸在各種失望沮喪中,簡直就是對人生的短視。但我在努力克服這種偏執的思維,沒放棄就算是好事。人生也許不在於長短,但是活的長久一點一定多一份改變的可能和時間。

說到這裏,就不得不提到另外一本書,廖一梅的《像我這樣笨拙地生活》。看到這句悲觀主義不是情緒,是你對世界的基本態度和認知,我不是一個死氣沉沉、鬱鬱寡歡的人,我是一個樂呵呵的悲觀主義者。愛極了,我想,還有什麼比這個更能對抗那些因悲觀而把情緒陷於泥潭的時刻呢!

這本書是作者對於生命和生活的一些內心話,由散文、談話錄、短篇小說、海報和一些經典臺詞構成,作者字字珠璣的文筆極盡刻畫了她對於生命、孤獨、愛情的得到見解。原來最好的安慰劑就是知道你的痛苦並不特殊。

在城市這部飛速運轉的機器裏,生活是廣告裏的畫面。雜誌上的照片,有着整齊劃一的標準模式。一起牀上班,開車,坐地鐵,做公車,做電梯,走進屬於你的那個狹小格子間,對着電腦,打着莫名的電話,說服別人和被別人說服,無論是漫長的一天還是白駒過隙的一天,太陽總會落山,又擠在車流中回家再夜色中找個飯館吃飯,或者端一杯酒在酒吧,或者端一碗麪看着電視……枯燥,便是生活本來的模樣。

這些文字看似文藝小資,讀起來卻格外鼓舞人心。哪個人沒有過對生活絕望、對自己失望的時刻呢!生命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既沉重又脆弱,不是保持一個樂觀的態度和幾句自嘲的笑話就能交代過去的。自由,不是不能獲得,但需要萬分的堅強和一點運氣。

但迴避、躲閃、輾轉騰挪都毫無作用,既然來的總是要來,迎着刀鋒上恐怕是最好的選擇,起碼節約時間。

大概是因爲人性的相似,我和作者一樣,經常有那種感覺,如果這個事情來了,你卻沒有勇敢解決掉,它一定會再來。生活真的是這樣,它會一次次地讓你去做這功課直到你學會爲止。

或許,真的如那句話所說的,所有我們嚮往的生活,都有我們承受不了的辛苦。那些命運的饋贈都已暗中標好了價格。但,那些將內心的痛苦轉化爲外在的力量,或者試圖影響周圍的人,比死守自己痛苦的我要強得多了。

推薦這本書,大概也是因爲寫出了我所有的消極狀態,卻又能更智慧的抽離出我這個不良狀態,以更倔強的姿態來面對,哪怕是青春的胡鬧,也覺得是人生當中的彌足珍貴時刻。

就像作者說的,儘管是個悲觀主義者,但絕不做無望的悲觀。不管故事有多悲慘,都應該有笑聲,笑聲,使我們能夠給予自己的最大獎賞,人應該有力量,揪着自己的頭髮,把自己從泥地裏拔起來。畢竟,真正能實現自我解放的還是得靠自己啊~

如果說廖一梅的這本書拯救我的消極思想,那斯蒂芬.蓋斯的《微習慣》讓我切切實實的開始行動起來。

就像那個有趣的哲學,想象你的眼前沒有一頭大象,你的腦海裏一點會出現一頭大象!同樣的,我們越是要求自己明天一定要怎樣怎樣,我們越有可能在明天敗下陣來!人們往往高估了自己一天之內的改變而忽視了一年時間的力量,其實有些人就是贏的沒有自己想象的那麼難。

書裏一直在強調的是,拆解你的目標,讓它小得不能再小。

比如如果你想每天鍛鍊30分鐘卻做不到,那換個策略吧,從每天運動1分鐘開始,比如1分鐘的平板支撐,如果連1分鐘都太難,還可以分成早晚各30秒。因爲微量開始,擺脫高期待值,放棄抵抗情緒,你更容易獲得良好的感受而不是罪惡和內疚甚至發展成破罐子破摔的狀態,如果哪天你心情好,超額完成任務,那就是錦上添花了。

作者分析,我們的意志力太過有限,熱血也是捉摸不定的東西,培養習慣時,不論是動力策略還是意志力策略,還是21天養成一個習慣,都是不能一概而論的東西。

而微習慣的精髓就在於擺脫高期待值等外在條件的無形限制於心理壓力,讓自己先一身輕鬆的行動起來。只要開始行動,你便有機會做得更多,當行動成爲習慣時,你會在不知不覺中達到曾經可望不可即的目標。用一句現成的話來概括就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完成比完美重要,如果你也每每制定了目標,卻完不成,可以反思反思是否是自己太急於求成而把目標制定的過大過高了!畢竟任何違反天性的東西都難以長久堅持下去,不如學學微習慣的方法,順應天性。

當然狀態的調整也不都是僅僅靠讀幾本書就能完成,但精神狀態恢復得好,也就縮短了很多自怨自艾的時間,也能更多的行動起來!比如還能看一些其他更多的書。

如果你也迷茫、焦慮、絕望、難過,去看書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