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題】第十九章 煙雨走江南


哦!在人生的旅途上,別讓我們走得太快,因爲許多美好的事物往往在匆匆忙忙中被遺落了。給我們一顆詩心,隨時不忘拾掇一些美的片斷,愛的亮光,歡笑和歌聲,好好將我們的生活編織得更加豐富美麗!                              杏林子《生之歌》

六月二十四日夏至的一個晚上,詩君跟送行的弟弟話別後,坐上一輛的士到中環碼頭,再轉渡輪去大角嘴碼頭匯合文彬,一起登上“星湖號”輪船,預計晚上十時啓程往廣州出發。這艘客輪比詩君見過他父親的貨輪要寬敞但也裝修的樸素,普通船艙裏的牀位還是整潔舒適的。

船緩緩啓航,詩君走上甲板,在農曆十五的月光下,靜靜地聽着海水拍打船沿的聲音,感受着父親終身以汪洋爲伴的歲月。船取道由汲水門向西入珠江流域,所以有機會經過詩君住在香港島上的家。當船漸漸遠去繁盛的維多利亞港口駛進珠江口時,月光好像一盞圓圓的大盤,照亮着兩岸漆黑的荒山。詩君挑了一張帆布椅子坐下,擡頭仰望着密密麻麻的星空,知道在另一片海面上他的父親也以星星作伴,渡過漫長的孤單。

翌日清晨七點左右船抵達廣州,辦理好簡單的入境手續後,步出碼頭已經看到中國旅行社的接待人員帶領他們去華僑飯店取火車票。由於他們目的地是杭州,休息片刻他們就離開飯店到街上逛。遊覽了中山紀念堂,在流花餐廳午餐。揹着沉重的行囊,詩君突然感到全身酥軟,文彬讓他進去友誼商店休息一下,詩君從揹包裏找到母親給他準備的一包蘇打餅乾,頓時恢復過來。休息後他們就回到火車站。這匆匆的停留廣州給他留下的印象就是廣東話原來跟香港講的根本不一樣。

上了開往杭州的硬臥車廂,感覺好悶熱,乘客也很多。他們認識了兩位對面的阿姨,一位生於廣州,但派去上海工作;另一位生於上海,卻被派往廣州做事。前者是藝術學院的畫師,後者是上海紡織廠的工人。她們也互不相識。此外,列車員對他們兩個年輕人都十分照顧。車上的人都非常友善,除了普通話,還利用滬語跟詩君交談。火車下午兩點從廣州開出,要翌日晚上八點纔到達杭州。最初聊着天都沒有感到什麼,但列車實在開得太緩慢,另外車廂裏的衛生設施都不好。望着車外風景一幅幅掠過,但時間卻像停止了一樣,車廂裏沒有空調,詩君覺得心也急起來簡直是熱上加熱,活受罪。

這班是特別快車,經停站不多,一般相隔三至四個小時才靠站。詩君便趁機會下車走走,舒展筋骨。文彬卻很有耐力,覺得在車上也挺舒適的。晚上降臨,他們到餐車吃飯,人多酷熱,他們草草吃了蛋炒飯便離開。比較之下,詩君感到在家裏吃母親做的黃埔蛋其實是一件幸福的事,那免治牛肉和泥着碎洋蔥加上蕃茄醬的調味整個包裹在金黃色的雞蛋餅裏面,是家的味道。

他也懂得在大陸幅員廣闊,都是通過鐵路來連接,人民要出差都需要在火車上度過幾個晚上,實在不容易。車廂裏的風扇在車子行走時是關閉的,尤其是當車子經過山洞,黃土的時候,沙塵會迎風吹進車廂,令所有東西包括人都會披上一層黃沙,好難受。

火車終於抵達杭州,比預定時間晚了半個小時。突然下起雨,天氣轉涼快。從車站出來,中旅社派人員接他們去預定好的杭州華僑飯店。安頓好行李之後,他們立即到街上找吃的。但因爲已經是九點多了,只找到附近一所甜品小吃店。品嚐了凍紅棗湯和小方蛋糕,他們覺得既平宜又好吃。

之後沿着西湖湖邊散步回飯店。夜裏的西湖下着微絲小雨,好寧靜好迷離,把江南的煙雨朦朧展現得美麗極了。看到湖邊的長椅上坐着一對對情侶。詩君想起剛剛新婚的姐姐,如果跟姐夫生在杭州,可能也會騎着單車在西湖邊卿卿我我吧!回到飯店後,他們都十分疲累,洗澡後很快進入夢鄉。

早上醒來,他們正式展開杭州之旅。換過外匯兌換劵之後,詩君先到中旅社購買後天去上海的火車票。他打算在上海再買“上海號”的船票回香港。

他們走進了一家很簡陋的東坡食館吃早飯。詩君要了一碗榨菜肉片面,他發覺杭州的食品很適合自己的口味,所以每當找吃的時候詩君感到最開心。吃過早餐後,文彬到市區做印章,詩君便單獨乘公交車去遊覽靈隱寺和岳墳,車上也是非常擁擠。他是在大雨中首次參觀了這些景點,也沒有心思拍照留念。中午和文彬匯合後,他們一道遊孤山,平湖秋月,麴院風荷,斷橋殘雪和白堤。

詩君注意到有些男孩子是手牽手的走着,他以爲他們是情侶,好學的文彬告訴他這只是革命友誼,不能用香港的價值觀來判斷。靜謐的景色配合着灰藍綠的人民服飾確實非常和諧,偶然也會看到一些女孩子穿着彩色的襪子蹬着塑料涼鞋蹲在路邊休息着。

晚上也會看到一些不修邊幅的年輕人騎着單車吹着口哨。他們住的華僑飯店附近也有許多商店,其中有一家冷飲店營業得最晚到十一點,還有現場表演歌曲,不過望進去,覺得品流複雜,他們也不敢進去怕惹麻煩。

翌日繼續下着雨,他們爬到六和塔的每一層眺望杭州近郊和錢塘江的風景。在塔裏詩君坐在其中一個窗臺上文彬給他拍攝了一張側面遠眺的照片,窗外白霧籠罩。之後他們遊玩了三潭印月,蘇堤,湖心亭,花港觀魚。天氣潮溼,經常下着綿綿細雨,但也頗美。

當天他們離開杭州,繼續前行下一站。踏出火車站,詩君對上海的第一印象是很驚奇,因爲比他想象中更擁擠。街上行人多到人碰人的,好像銅鑼灣一樣。那些上海市民比杭州的穿着摩登,他們還遇到過被誤認爲是當地人的經歷。在上海只逗留了一天便離開了,雖然受外公吩咐,還是沒有機會探訪外公的好朋友,雖然知道他是住在火車站附近。

上海是個工商業發達的城市,街上商店林立,他們亦小心翼翼的隨着地圖走,遊覽了豫園、黃埔江濱、上海展覽館、人民廣場等。詩君覺得最深刻的便是進食品店,因爲每次他們看中了些新奇的食物,便試圖買來吃,但過程也很費功夫。通常都是詩君到售票處用蹩腳的普通話或上海方言點吃的時候,“同志”明白了後便給錢;但有時候“同志”不肯賣給他們,因爲他們沒有糧票。他們也想了一些小計謀,大多不賣的都是一些糕點小店,因爲規模小,很少外地人進去買東西,他們偏喜愛這些沒有嘗過的食品,於是他們便若無其事地指着要這要那,到結賬的時候才說沒有糧票。那些售貨員既然放進了紙袋,也就算了。

他們從繁華的上海乘火車到鎮江時,也碰到了些不尋常的遭遇。在火車上,突然坐在他們對面的一位中年男子暈倒了,嚇得他的妻子不知所措,後來召來了列車長。由於火車經過的地方多是鄉間,所以不能立即停下來送院。車上又沒有醫生,最後唯有到了鎮江才送院。在途中列車更險些進錯了軌道,因爲列車長到了他們出事的車廂,列車突然緊急剎住,認真緊張刺激。到了鎮江車站,挑戰便陸續而至,因爲那事故,列車晚了半個小時才抵達,那時候已經是傍晚六點多了。他們便趕快去找旅館,因爲他們買不到地圖,便胡亂走了許多冤枉路。上了公交車,車上情景真是苦不堪言,既要顧着行李的安全,又要爭擁上車,再加上下雨,非常狼狽。到了華僑飯店後,發現那裏簡陋落後的很。後來他們被推薦去了較遠的金山飯店,因爲華僑飯店已經被包下來了,不予接待。他們既焦急地揹着行李在漆黑的雨夜步行着,街邊的店鋪也陸陸續續關門了。還好等到他們找到了金山飯店後,算是苦盡甘來。眼前一亮,從來沒有想象過在大陸會有那麼豪華的酒店,尤其是在偏僻的郊區。

之後的幾天裏他們還遊覽了蘇州和無錫。

詩君在旅途中給母親與姐弟妹寫了兩封信。其中提到:

“在這裏,時間好像過得特別慢。我想我還會再去大陸,因爲覺得有種莫名的親切感。

想到父親隻身在外工作多年,也真難爲他了。我們只好儘自己的責任,認真地充實自己,爲未來做好準備,來報答父母的辛苦。”

七月七日上午“上海號”把首次踏足大陸的詩君送回香港。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