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還活着!今天他67歲

你好哇,王小波!

你知道,有一句很俗的詩這樣說——有的人死了,他還活着。

而小禾也只好俗氣地說,你雖然死了22年,但你還活着。一直存在於,愛你的人們的心裏。

王小波,小禾愛你,就像愛生命。

很多人都喜歡王小波,還有人說,沒有人不喜歡王小波。

小禾不知道其他人,只知道自己對王小波愛之深,之非常,之獨特。

王小波是小禾最喜愛的中國當代作家。在小禾看來,他遠超同輩,至少大多數。

小禾高中時,開始讀王小波。讀他的第一本書,是中篇小說《黃金時代》。

這部小說,拿到了臺灣《聯合報》文學獎,是舉世公認的文學經典。

但在有的人看來,這小說卻不過爾爾。甚至還因其中的性愛描寫,而鄙夷、玷污它。

小禾第一次讀《黃金時代》,開頭確實沒太被吸引。但是,後來逐漸進入狀態,沉迷,癡狂…

王小波就是有這樣的魔力,他本身存在着一種思維的樂趣,待人去思考,去品味,去解析。

小波把書裏的故事限定在文革時期,把大部分的性愛情節,約在被批鬥期間。這一點很正確,也很高明。

在如此一個壓抑、沉重的時代裏,人們怎麼存在?怎麼生活?怎麼娛樂?怎麼思考?這確乎是一個人類性的基本話題。何以爲人?做什麼樣的人?

小波也給出了自己的思考,其中最振聾發聵、引人深思的莫過於,“有一些基本的原則,即使是在那麼瘋狂的年代,也是難以違背的,比如說不能吃人。這就是人類希望之所在。”

小禾建議,對這部小說感興趣的朋友,都不妨一讀。不要因爲當中的性描寫而皺起眉頭,即便它放浪形骸,卻是純潔無邪。爲人性而性愛,再多字也不爲過。何況,它並不多,而且優美,是一種極好的享受。

如果你感覺其中的一些內容,有點兒枯燥,比較乏味兒;別急,靜下心來,慢慢看。完整地讀完後,你會得到全新的體驗。

小禾的一位友人,在讀完這部小說後說:《黃金時代》讓它成爲現實吧!她喊出了小禾想說卻沒說的話。在人類的黃金時代,偉大友誼亙古不變。

小禾讀小波的第二本書,是《愛你就像愛生命》。這本書比較有名,是王小波與妻子李銀河的書信集。

當代不少戀愛中的青年(更多的是單身青年),都對其中的一些經典語錄(情話)耳熟能詳,甚至信手拈來。

大家把這本書當做是情書經典,一對愛人的往來書信。這是對的,因爲它原本就是如此。

可小禾想提醒一下,不要僅僅把它當做情書去讀;更應該讀到的是,王小波的騎士之情,詩人之心,思想家的真知灼見,以及其中顯現的人性光芒。

正如李銀河女士的後記標題(亦是對王小波的評價)——浪漫騎士、行吟詩人、自由思想家。小禾以爲然,對此懷有深深仰慕。

此外,大家還應該看到,一對勢均力敵的真愛情侶之契合靈魂。小波的超卓思想,即便是李銀河,也未能完全理解,但他倆大體上還是相配的。稱之爲真正的靈魂伴侶,適合貼切。

有趣的靈魂,得唯一靈魂伴侶之幸,此生愛過還遠遠不夠…小禾一想到這,這張臉就泛起微笑。

有人認爲王小波的雜文,文學和思想價值最高。小禾也基本讀過,像《沉默的大多數》、《一隻特立獨行的豬》、《思維的樂趣》。

喜歡王小波的你們,可以找來看看。其中的一些見解,實在不亞於魯迅,各有千秋。他的理性思維和自由人文主義思想,令人腦光一閃。

另外,小波的又一部中篇《白銀時代》,小禾也很喜歡。相較之下,“時代三部曲”之三《青銅時代》,小禾就沒那麼愛。

小禾敢斷定,又會有不少人愛上王小波。正好,讓我們攜手並肩,一起做“王小波門下走狗

小波於1997年死於心臟病,年僅45歲。他正當壯年,事業達到高峯,卻突然離世,實在不得不令人扼腕嘆息。

小禾敢斷定,也深信,如果王小波還健在,他一定是當代中國(甚至是如今整個華語文學界)最偉大的作家。作爲“中國的喬伊斯兼卡夫卡”的他,無愧於這一偉大稱譽。

其實,什麼莫言、餘華之流,在他面前,不過如此。體制內的作家,到底是有所桎梏和侷限。

在小波死後,社會上纔出現了“王小波熱”,這一所謂的文化現象。小禾以爲,即便小波沒死,他也理應獲得這樣一場讚揚和褒獎,的確這是爲他所不恥和厭惡的。

人們總是在失去後才懂珍惜。一個作家身前默默無名,死後卻大放光彩。這場熱潮爲什麼沒能於王小波在世時出現?怪甚?

終究,王小波和海子、顧城、三毛等一樣,活在了人們的心裏。從文明發展的角度來看,這當然比活在世上要有意義得多。

王小波,小禾是你門下的一條走狗。其實,小禾很想知道,你對讀者和粉絲如此稱呼自己,作何感想?

我們愛你,如同愛生命本身。你永遠活在我們心中。我們只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還應該擁有一個詩意的世界。很好,讓我們在那裏相會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