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需要有名企、名校夢?

在這個看公司品牌和看個人品牌的時代,任何一個品牌都能幫你不斷提高你的市場價格。所以,今天的話題是“爲什麼要有名企夢?”

我在高考之前,其實覺得社會對所有人的資源都是平等的。但是高考後,我發現每個人的命運開始變得不一樣了。比如我第一年,二本都沒有上。三本學費又昂貴,於是不少考上三本的同學,選擇了大專。而我,一方面不甘心,另外心裏還有名校夢,於是就去復讀了。既然復讀,就要定目標。我定在了北大,這個之前公號也說到過。是吧,北大,只知道在北京。被無數人描述極美的未名湖,我也幻想有一天能在未名湖旁的草地上,曬着溫暖的陽光,一邊讀自己喜歡的散文。這個場景我在復讀時,無數個深夜的晚上,都在幻想着。每次我做題時,覺得對於要考北大的人來說,這題不能錯,錯了也得搞懂。名校夢一直伴隨我,對於像我一樣的普通人上北大,不是努力就行,確實很難。真正上北大的,更多是天分+努力。這點我也必須承認。有些人有田分的優點。後來高考去了湘潭大學。雖說地理位置偏一點,但是是讀書求學的好地方。也挺滿足的。但是也經常有人說,垃圾學校。我一貫認爲:以絕大部分人在大學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不足以討論學校好壞。

名校夢,是需要有的。畢竟那裏資源多,同時平臺和起點高。你拼死拼活去爭取的,也許他們那裏伸手就能獲取到。

在大四,我去北京參加了校招,因爲北京名企實在太多了。我需要抓住這個機會,9月,10月各種筆試面試。那時我還和在中關村軟件園唐家嶺住的公寓室友老潘說,最大願望就是希望能去愛奇藝,後面確實也如我所願了。主要原因是領導,這在我們同時進去的其他人也是這麼選擇的,還有拒掉更知名公司來的。雖然沒有去北大上學,後來發現北大就在愛奇藝旁邊,曾經幻想在未名湖畔,曬溫暖陽光,讀散文。這個場景,後來也實現了,那時覺得上不上學已經不重要了,而是感受那種感覺,我想應該是這樣的。幾年後,即使我們離職不在公司,我們確實也慶幸自己的當初選擇。所以選擇優秀的領導大於優秀公司。這個就是我們稱之爲個人機遇了。那時愛奇藝,還沒有那麼知名,如今,已經是家喻戶曉的視頻網站品牌了。在出來找工作時,面試機會非常多。並不是只是拿到一份offer,同時也有了更多選擇性。這就是名企帶來的效應。能力怎麼樣,先不清楚,但是簡歷起碼不會刷掉我。因爲其他公司在不知道你個人能力外時,往往對你所在公司的品牌度認可高。

無論是名校,還是名企,這些都是在職業生涯初中期,幫助我們快速助力的。以便我們未來能走的更好。最近羣裏很多人,說快年底了,又是資本寒冬。小公司風雨飄搖的,隨時有可能倒閉,那個我從另外一個角度上,覺得你這種經歷是寶貴的,因爲你要明白當今社會,任何一份工作都是沒有絕對的穩定。一定要有隨時離開的能力。名企也是一樣,不也一樣裁員。離開這些名企平臺,你就什麼也不是了,那怕你過去再優秀,再牛逼。工作一定不是你的全部。你的時間和閱歷纔是你最強有力的幫手。走到哪裏都是。但是在沒有實現名校,名企夢時,我勸你還是拼一把。不要把自己的碌碌無爲當做平平淡淡纔是真的藉口。那些說平平淡淡纔是真,都是經歷那些大風大浪的人,才說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