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麥積山賦

    麥積山,天水之名勝也。諸佛海會茲而拔濟衆生,高僧雲集此而弘法傳道。千佛刻於危崖,棧道盤旋聳立攀附於絕壁。因山形似麥垛,故喚之。

    登臨送目,羣山伏拜諸佛以恭聆聖典,祥雲護法,極目遠眺,植被繁茂,春色盎然,地氣氤氳。精華蓋芳庭,閒莊納遠客。處其間,感物華精美而賞心悅目,思佛道之微妙殊勝,追非子牧馬而嘆創業之堅辛,溯歷史之浩蕩,左右顧盼,惟唸佛道絕輪迴之念,棄污濁而越九重,成就涅槃之境,永脫輪迴之苦。

      麥積山始鑿於北魏,後北周,隋,唐亦有鑿作,時人多作諸佛形象,少有孝子賢孫遣工匠爲父母鑿作。諸佛及菩薩尊者形象高大挺立,面目慈悲,鑿工泥塑之工藝可見一斑。麥積山地處隴右咽喉要道,立於山河表經緯之間。氣候溫潤,人傑地靈,承佛道東傳之偉業,貫東西商貿之駝旅,自古乃兵事必爭之地,西進南轉之樞紐,帝王發軔於此地而橫掃六合,將相耕讀於隴畝而經國輔政。仙翁隱於林而授羽化登仙之法。  麥積山雖經風雨侵蝕,飽嘗戰事催毀,幾經修䇯,仍能窺見當時昌盛之景,侍者微笑,名冠東方,泥塑精美,有東方雕塑館之美稱。穿衣戴帽古風猶存。遠客舉相機,或取近景,或攝遠物。

    偉哉,麥積山雄據隴右山野,橫陳要塞。壯哉,麥積山拔地而起,尊奉千佛,名列華夏四大石窟。幸哉,西方聖人佛陀示現教化衆生,拔濟苦難,弟子伏惟恭拜。

    餘獨遊至興乏,漸步漸離尋乙弗龕,未果,猶乘興而歸,至迄處,風雨飄搖,大雨滂沱,時值正好,驅車行遠途中,抱書補缺。經三日,餘有感於旅途之見聞,閒坐賦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