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火重生,終成沙漠之花!


即將開始的這個小故事,它真實而又虛幻,距離我們很遠。做不到感同身受,隔着屏幕,也是一陣唏噓。索馬里的一個普通女孩,慘痛的童年、勵志無畏的一生成就沙漠之花。

2011年下半年,我進入大學就讀,經同學推薦,觀看“沙漠之花”,一直都想寫這麼一個關於她的文章。

2011年到2019年,8年後才正式提筆寫下心中這個故事!




沙漠之花改編自索馬里黑人模特華莉絲·迪裏的自傳暢銷書,整個影片講述了華莉絲從索馬里沙漠中走出到成爲世界頂級名模的故事。

一個勵志的黑人女孩,經歷種種磨難,終於浴血成鳳,成爲一代名模。

正能量滿滿的背後,隱藏着慘不忍睹的過去。

貫穿全片的是一種民族陋習,“割禮”。

百度定義:女性的割禮是一種儀式,於四歲至八歲間進行,目的是割除一部分性器官以免除其性快感,並且確保女孩在結婚前仍是處女,即使結婚後也會對丈夫忠貞。

在那個時候的索馬里,這是每一個女孩人生的必經過程,就算大量的女童因爲這個痛不欲生,甚至丟棄生命,也無法改變它存在的事實。

不進行此儀式的女童,視爲家族災難,視爲不貞潔,更是家族恥辱。

華莉絲·迪裏出生在荒涼的索馬里沙漠,沙漠裏的孩子會追着斑馬數星星,生活貧瘠卻也有美好的回憶,一切卻在四歲時戛然而止。

四歲就被父親朋友姦污,失去貞潔;五歲被迫接受了慘無人道的女性割禮;華莉絲以爲割禮之後,自己還有機會過上正常人的生活,沒想到十三歲時爲了五頭駱駝就被父親嫁給六十歲的老叟,最終赤腳逃婚在沙漠中差點丟了性命。在後來的模特生涯裏,她腳上的傷痕讓同臺同伴震驚萬分。

女性身份就是這麼不堪,可以隨意當作貨物出售,甚至還沒有家裏的駱駝值錢。十三歲前的華莉絲和索馬里其他的女孩一樣,到了一定年歲,就被父親用來和別人換取貨物。十三歲後的華莉絲奮然反抗命運,赤腳走出沙漠,向死而生,來到倫敦。

在華莉絲逃離那個餓狼一般的家中時,她暴躁的父親因她的離去遷怒她的母親,華莉絲每日爲母親含淚祈禱。


當姨夫一家需要撤回索馬里時,見識到新生活的華莉絲毅然留在了倫敦。沒有親人的她,在倫敦頑強生存。四處流浪,常常三餐不繼,跑到垃圾桶裏找食物,已經沒有任何尊嚴可言。她想,沒有什麼比回去更艱難的事。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日子一日一日的過去,後來因種種緣由認識了瑪麗蓮,並且被收留。這是華莉絲感受到的人生第二絲溫暖。第一絲來自她的母親,是她母親含淚送行,讓她逃出這個黑暗的索馬里。

因緣際會下,在打工的餐廳裏遇到伯樂特倫斯·多諾,特倫斯·多諾向她伸出雙手,從此帶她走出深淵。最終成爲世界頂級名模,並投身於婦女解放事業。




影片裏有句印象很深刻的話,華莉絲笑着說“我們雙腿中間的東西是不純潔的”!生而爲女人,何其不幸!

受過割禮之痛的華莉絲,在五歲之後,每次小便下體便會傳來鑽心的疼痛,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她成年有能力去做手術之後。她不曾奢求這一生還有另一個人的相伴,沒想到達納對她一見鍾情,再見傾心,後來更有了自己的孩子。

有人說,華莉絲用了十三年的悲慘遭遇,換來十三年後的幸運。她比她的姐妹幸運,她的兩個姐姐因爲割禮,一個失血過多而死;一個因爲割禮受到感染,分娩時大出血,一屍兩命。

爲了讓自己童年的悲劇不再發生,華莉絲把自己的故事寫進自傳,在世界散播,呼籲廢除女性陋習“割禮”。可是這惹怒了非洲部落的頑固保守分子,他們公然襲擊華莉絲,恐嚇她,她成了她從小生活過的地方的敵人。

時隔多年,我一直清晰記得,五歲大的華莉絲上一秒一臉天真無邪,下一秒即被丟進地獄,她的慘叫,她的那一小塊肉,她的血。還有她回憶時一臉平靜的模樣,堅強讓人心痛。

她無畏向前,揭開過去傷疤,淋漓盡致展現在世人面前,只爲換取更多女性不受“割禮”之痛,不爲“割禮”而亡。

她身體力行告訴自己同伴,“嗨,你是個女孩,你不必難過”!

從此那個在5歲時丟失的小華莉絲又回來了。她一直是個戰士,爲生活而戰,爲自己而戰,後來爲了千千萬萬的非洲婦女而戰。

這部電影評分高達9.7分,爲了減少觀衆們的不適感,電影已經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自傳小說的悲慘度,描述重點已儘量往勵志的生活靠攏。但是在不得不描述的童年時光,我們還是被震驚到。

藝術來源於生活,記錄類電影來源於個人。華莉絲的電影一遍一遍的在被人們觀看,希望餘生她過成自己想要的生活。

割禮”源於愚昧的思想,和對女性的蔑視,講究女性原罪,即生而爲女,那就是罪。

而在舊時中華,也存在過一種陋習“裹足”。古代文人墨客、君王俠士甚至稱讚過“裹足”的女子,步步生蓮花,它貫穿了中華上千年,直至民國,才正式全面被禁。

男子女子以三寸金蓮爲傲,孩童時期就開始“裹足”,在嬌嫩的骨頭生長期,一次一次使骨頭骨折而又癒合而又骨折,最終成爲“三寸金蓮”。一層一層的布,長長的,裹住女子一生,裹住女子自由。從此大門不得出,二門不得邁。待嫁閨中,一生望到盡頭。

人性在這些舊制裏展現的淋漓盡致,女子未嫁時,是父母附屬品;女子出嫁時,是丈夫附屬品;女子年老時,是子女附屬品。從生到死,一生就這樣被決定。


曾有人說,現代社會最成功之處,就是解放了女性,不受裹足之痛,更可以像男人一般上戰場,進職場。是啊,泱泱中華幾千載,女子真正得到自由的卻不過百年。

經歷過封建時期的國家,每個地方都會有一些相應的陋習,這是時代的產物,更是人性的展現。女子自古就是“低人一等”,這是社會分工而生出的意識。

現代鼓吹男女平等,可是在一系列環境影響下,哪有真正的平等,要麼以男爲尊,要麼以女爲長,這是不得不正視的事實。不過因大家都接受了一定的教育讀書,往往不再如從前那般強勢、狹隘,學會思考自己行爲對錯,進而改正。

讀書好,讀好書,好讀書。

讀書越多,眼界越高,思慮越周全。不求無“陋習”之大國,只願人人平安喜樂!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