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融資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法律問題

目前,融資問題是企業的大難題,很多中小企業爲了更好的發展尋求融資的捷徑,最後非但沒有完成融資計劃,還“賠了夫人又折兵”,那麼中小企業如何避免走上融資歪路呢?首先就得應該懂融資的法律問題。

1、投資人的法律主體地位。根據法律規定,某些組織是不能進行商業活動的,如果尋找這些組織進行投資將可能導致協議無效,浪費成本,造成經營風險。

2、投融資項目要符合中央政府和地×××府的產業政策。在中國現有政策環境下,許多投資領域是不允許外資企業甚至民營企業涉足的。

3、融資方式的選擇。融資的方式有很多選擇,例如:債權融資、股權融資、優先股融資、租賃融資等,各種融資方式對雙方的權利和義務的分配也有很大的不同,對企業經營的影響重大。

4、回報的形式和方式的選擇。例如債權融資中本金的還款計劃、利息計算、擔保形式等需要在借款合同中重點約定。如果投資人投入資金或者其他的資產從而獲得投資項目公司的股權,則需要重點安排股權的比例、分紅的比例和時間等等。相對來說,投資人更加關心投資回報方面的問題。

5、可行×××報告、商業計劃書、投資建議書的撰寫。包括融資項目各方面的情況介紹。這些文件的撰寫要求真實、準確,這是投資人判斷是否投資的基本依據之一。

6、盡職調查中可能涉及的問題。律師進行的盡職調查是對融資人和投融資項目的有關法律狀況進行全面的瞭解,根據瞭解的情況向投資人出具的盡職調查報告。

7、股權安排。股權安排是投資人和融資人就項目達成一致後,雙方在即將成立的企業中的權利分配的博弈。由於法律沒有十分有力的救濟措施,現在公司治理中普遍存在大股東控制公司,侵害公司和小股東的利益情況。對股權進行周到詳細的安排是融資人和投資人需要慎重考慮的事項。

最後,逸管家(中小企業聯合體集團--解決企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提醒您:無論是何種類型的主體進行融資,都需要注意自己的行爲不得違反法律規範,融資公司融資要注意事項也自然包含這一項,再者,在融資之前,需要對融資對象進行簡單的瞭解,確認其有良好的信用狀況,不會給自己在帶來經濟損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