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編程火爆背後隱憂生

儘管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來自監管層嚴格的行政指令已經逐漸冷卻整個教育市場和相關賽道,但是作爲STEAM教育公認一環的少兒編程教育卻意外未被觸及甚至被市場追捧,我們一起和南京小碼王少兒編程培訓機構一起來看下!

這背後潛在的原因,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是源自於多種力量的推動——一方面國家政策對少兒編程教育的高度重視和信息化技術的迅速發展;另一方面,新生代父母的育兒觀念使其更易接受這一新興教育內容。

最早起源於美國的STEAM教育是一種跨學科學習方法,旨在培養學生的動手、創新和綜合運用科學知識的實踐能力。它是英文中5個單詞的縮寫,分別是:Science(科學);Technology(技術);Egineering(工程);Arts(藝術);Maths(數學)。

2015年,教育部在《關於“十三五”期間全面深入推進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導意見稿》中,明確提出了探索STEAM教育、創客教育等新教育模式,編程教育首次以政策形式出現在公衆視野。2017年,×××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指出實施全民智能教育項目,在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能相關課程,逐步推廣編程教育。在這一背景下,地×××府也紛紛出臺相關配套方案。

政策導向助推了市場的熱情,2018年5月編程貓完成3億元人民幣融資,“編玩邊學”完成了數千萬元pre—b輪融資,線下編程機構小碼王完成了上億元b輪融資。一些培訓機構也應運而來,2015年,全國即有6000家機器人培訓機構,2016年增加爲13000家,增速超過100%,在東吳證劵研究所發佈的一項報告顯示,中國STEAM教育市場規模約爲96億元,潛在市場空間爲520億元。但在一片市場的火熱背後,隱憂也相伴而生。這其中包括培訓機構只教授其組裝的某一環節,課程與實際生活難以銜接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