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溝通的18條清單

1、不是面對面坐在那裏談話、開會纔是溝通,所有涉及到與他人進行信息交換的事情,都是溝通。溝通無處不在。

2、人和人之間的溝通能力,是有差異的。但是,人是可以通過練習,發展出有效的溝通能力。這些溝通能力可以解決生活和工作中很多重要的溝通問題。

3、溝通是由思想深處的動機和價值觀主導的,但別人無法瞭解到你的動機和價值觀,所以,他們只能從你的行爲上反推你的動機和價值觀,所有溝通的誤會,都是因爲溝通行爲和方式的不當而引發。

4、任何溝通,都發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所以,可以事先設計。溝通是可以被控制的,有經驗的人可以使之朝向對自己有利的方向發展。

5、溝通前,可以問自己四個問題:溝通對象有什麼特徵;溝通要達到什麼目的;怎樣可以最有效地接受和傳遞信息;最恰當的信息傳遞方式是什麼。

6、溝通前,要明確溝通的性質:是發起一個倡議;還是爭取大家理解;或是在執行中向大家通報、交流;亦或是總結。

7、溝通雙方的共識,會極大程度影響到溝通的結果。共識越多,溝通的效果就會越好。溝通前,要判斷共知、共識的情況,然後,對溝通進行設計。

8、溝通中的傾聽極其重要。傾聽,不僅僅是用耳朵,更要用頭腦,投入身心。傾聽,是一種能力,是一定要非常認真地投入,才能做好的事情。

9、傾聽過程中,一定要聽懂對方的意圖,避免一邊聽着別人說話,一邊構思着自己將要表述的話。對於絕大多數人,雙線思維是很難完成的。

10、有效傾聽,是一切溝通的基礎。傾聽的目的是要及時審視形勢,判斷局面。審勢是控制溝通過程的重要環節。

11、不要忽視溝通中的非語言信息,比如身體語言所傳遞出來的信息,要綜合語言信息和非語言信息來理解對手的看法。

12、要學會控制溝通的走向,要及時把握溝通對象的反應,並據此來判斷溝通的進程和形勢,及時調整溝通的策略和招法。

13、溝通中,要根據自己佔有信息的相對比重和對手對話題的討論意願,來決定話語的數量和傳遞態度:是指示、告知;還是說服;或是協商;亦或羣策羣議。

14、在一次溝通中,有可能上面四種情況都會遇到,要懂得根據進程及時切換表達方式和講話邏輯。

15、溝通中的表達要根據對手的信息情況來決定,當對手有信息基礎的時候,可以先講結論,再講細節,保證觀點清晰、突出;否則,需要先鋪墊,再給結論。

16、溝通不是一錘子買賣。平時要加強共識的建設,境界和包容力有助於和更多的人建立共識,做到有效溝通。

17、溝通不是一次性的行爲,溝通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共知的形成,往往在潛移默化中形成溝通基礎。很多看似無關的事情,其實都是溝通前的準備。

18、在溝通中,如果看到不能達到預想結果,要及時、巧妙地結束本次溝通,併爲下一次溝通留下一個比較有利的情境,要學會停止和放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