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11科研整體思維邏輯整理

目錄

一 科研的五大恆量

二 科研的三大變量

三 變量和恆量的搭配

-----------------------------------------------------------------------------------------------------------------------

恆量1-疾病

醫學科研,多數離不開對疾病的攻克,一切都是以此爲導向。當然除了部分大牛,也有可能就是爲了探索未知的自然科學問題,(這句話來自某某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本身的傳奇經歷)

恆量2-表型

我們來說說常規而不是例外,既然是疾病,就會有它自己的某些特徵,也就是我們說的疾病的表型(一直對錶型的理解不是很透徹,此處引用一句話叫做表型是描述疾病發展的病理生理過程,其實也可以從字面意思去理解,表:表現;型:類型,特徵;就是疾病表現出的某種特徵)。從科研上分又可分爲細胞表型和動物表型,有一點要知道疾病的表型不一定是特異性的,也具有通用性,這就像臨牀上所說的疾病的症狀和體徵有相似類似差不多。而且表型也分大小,表型中包括更小的表型。放心,大部分疾病都有大量的科研人員在研究,可以通過閱讀領域內大牛的綜述來總結,也可以查看相關基金的標題(去國自然網站找),當然還有一部分疾病的表型沒有被完全挖掘出來,或者沒有人總結出來那就要自己去不斷的總結和發現了,不過先別急於發現和創新,先嚐嘗科研的滋味再去發現新的東西會讓你進步的更快!

好了這裏知道了疾病和表型,現在需要的就是你要自己去選擇,你想或者你導師想做疾病的某個或某幾個表型深入研究。爲什麼說某個或某幾個呢!!注意,因爲表型的應用我們記住有三大特徵:通用,嵌套和分裂。分別介紹通用顧名思義,就是這個表型在多個疾病的發展過程中都會出現,比如腫瘤領域常常會和凋亡聯繫起來,那麼凋亡就是多種癌症的通用表型,你可以發現大部分腫瘤都是抑制凋亡的;嵌套也差不多,還是說凋亡,隨着自噬獲得諾貝爾獎後,多數學者都想在研究中添加一點這樣新的內容,凋亡和自噬他們就存在着一定的因果關係,也就是存在者一定的嵌套,研究他們的文章數量不在少數,除了因果嵌套還有平行嵌套,這裏的研究通常是爲了增加文章的工作量,在邏輯的深度上稍微淺顯一些;還有就是分裂,表型也可以分裂成幾個小的表型去研究,這塊我舉不出什麼合適的例子,大家可以在閱讀中不斷的總結!

恆量3-模型

既然你都知道研究的疾病和表型了,那麼就可以去尋找你這個疾病的表型大家(大牛們)都用什麼模型去代替人類來研究它,這裏的模型前面說過它常常分爲兩類:細胞表型和動物表型,那麼在實驗的順序上週末決定呢?一般如果在醫院你可能在某個科室,而某個科室必定是研究某種或者某類的疾病,那麼一般先做動物,看看動物表型有沒有變化來決定是否繼續研究。而如果你是一個“科學家”,他們可能更傾向於先做細胞表型,看看有沒有變化,或者有沒有想要的變化,有想要的你可以順着這個疾病繼續做下去,沒有你想要的或者發生了其他的變化你可以終止或者轉變研究方向,可以換一個疾病領域去搞搞!!(不過這就比較曲折啦,不過卻不少發生,要看運氣啦😂😂😂)關於模型資料的查詢,無疑是相信影響因子更高的article或者reviews,也可以去查查國自然,再不濟可以看看國內碩博論文。一定要做好前期的工作,不然可能事倍功半,事倍功半,事倍功半,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恆量4-方法

這裏的方法就是實驗的具體內容了,別小看這部分,儘管市面上有很多成型的商品化試劑盒,也有流水線式的操作說明,但是想要做出穩定,可靠的數據也不是那麼容易的。這要求你每一步都不能出錯,拿到的試驗方案protocol確保是沒問題,或經過驗證的。還有就是重複!重複!再重複!現在搞不好你造假了你機子都不知道造假了!!!那如果因爲這樣以後被舉報發現了你也太倒黴了!!!

恆量5-標誌(物)

不管是研究什麼疾病,表型,它都因該有一些特異性的東西,特異性也就是可以通過這幾個參數就能夠知道我研究的就是這個表型,這個疾病!!!懂了嗎,這個需要自己去總結,標誌物可以是核酸也可以是蛋白,更可以是一些特異性的實驗或參數。


一篇文章你之所以看不懂,是因爲首先找不到文章索要表達的中心思想,找不到文章中的關鍵點,或者叫變量,另外還有就是理不清文章的基本邏輯!(剛開始我覺得科研這麼高大上的東西,邏輯上是不是一般人都不能理解的,如果這樣就錯了,其實越高深的東西,在邏輯上越是簡單,只是思維具有較高的深度,這也是可以通過鍛鍊獲得的能力

這裏給大家理一理常見三個變量:藥物、分子、通路

一篇文章中一般有且只有一個主變量,這樣才能講清楚文章的中心思想,其他的變量可以充當爲文章的因變量,在覈酸和蛋白的維度上可以充當爲上游和下游的意思

藥物:不用說也知道,這裏包括已知的藥物和新藥

分子:這裏比較多了,包括核酸(mRNA、MicRNA、LinRNA等等),蛋白(膜蛋白,胞漿蛋白和核蛋白)以其他的一些內源性或外源性小分子

通路:通路這裏要引用一句話,這個世界上本沒有通路,研究的人多了就有了通路,其實通路就是已知的一些分子,只不過科學家們已經搞清楚了它們大概的上下游關係,誰調控誰,誰被誰調控,連成複雜的網絡圖或者是“連連看”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通路,一般通路的研究很容易發現,你看到一堆的western和PCR的圖很有很可能就是通路的研究!!

好了這裏介紹一下如何增加文章的邏輯層次,如何能穩定的增加文章的投稿檔次,這裏需要變量和表型之間的搭配了;

通常有單變量、二元變量、三元變量、多元變量,一般研究大都在三元變量以下進行研究,多了容易繞進去,而且高分的文章一不一定就是一堆變量的堆疊,更體現的是新,和意義!

根據文章的深度一般而言,我們也能直觀的感受到,可以找幾篇文章試試看!一般3分以下的文章通常不涉及到機制的研究,何爲機制研究,就是涉及到通路,多表型的研究,過了3分大多會涉及到通路和多表型。

單變量:不用說,它就是文章的核心

二元變量:

藥物+通路

藥物+分子

分子+通路

分子+分子

(通路一般不做主變量)

三元變量

藥物+分子+通路

分子+分子+通路

分子+分子+分子

多元變量以上進行類推,大多用不太到,記住變量再多只有一個主變量其他的都是因變量,先學會上面的以後在複雜也不會害怕!

瞭解了變量之間的搭配,接下來就是變量和表型的搭配,其實表型的搭配前面提過,一篇文章一邊不會只講一個表型,但是也不是沒有例外,講一個表型自然簡單,直接在將變量進行變換之後看一看錶型涉及的實驗指標的變化就知道了,多變量這裏涉及的就會深入一些,包括平行表型研究,就是改變變量看看多個表型的變化,理理思路成爲一篇文章,還有一個就是表型的因果嵌套,這會更復雜一些,就是上一個表型和下一個表型有關係,這種關係要在實驗中體現出來,就要涉及到回覆實驗,也就是人們常說的rescue實驗,一般會抑制一個表型看另外一個表型變化。以後咱們再具體說rescue實驗

這裏可能講的不是很清楚,但也算是自己的一些感悟,這裏給一張圖,大家慢慢領悟





最後聲明此套理論並非來自本人,均出自解螺旋的課程,寫這些也是爲了鞏固學習,加深理解。接下來會給大家不斷的撰寫心得和大家一起交流學習!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