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學利器之微量移液槍-10min讓你讓你科研數據更加精準

微量移液槍是科研、臨牀研究中最最最常用的設備之一,在實際工作中,大多數的科研工作者對它都是一知半解,而不正確的使用勢必會對實驗結果產生直接的影響。下面從幾個方面教你正確使用。


背景:1956年被德國生理化學研究所科學家Schnitger發明。1958年德國Eppendorf 公司開始批量生產,爲世界第一家微量加樣器生產公司。

原理:空氣替換

類別:單通道、多通道、電子加樣器等等

品牌:德國Eppendorf Research、法國Pipetman、芬蘭Labsystems

技術參數:僅僅提供Eppendorf以供參考,其它可參考此數據,加樣器使用過程中儘量靠近最大量程,減少誤差


選擇原則:遵循”平行“、”對照“的實驗原則,根據需求選擇移液槍,往往以移液量接近最大量程爲宜,切不可因偷懶省事選擇不合適的量程和規格。

使用原則:密度越大的液體時,移液槍準確度越差,可適當調大範圍(可採用重量法校準),吸去密度較小的液體時這種誤差可忽略。一般移液槍半年由公司校準一次,以確保精準。

操作原則  :

    1.流體靜壓

吸液體時,吸頭只能浸入液體幾毫米以確保排出液體的時相同的流體靜壓(理論可忽略)。吸取液體必須保證幾乎垂直的方式,避免傾斜,吸入深度參考下表

    2.吸頭潤溼

排出空氣時,仍然會殘留一些液體以薄膜的形式保留在吸頭內外壁,但多數廠家考慮到這些誤差,可以忽略,但是在吸取濃度較大的液體時建議吸液時吸打幾次,保證加樣一致性。

    3.流體動力學

釋放液體應該靠壁流出,保證穩定的同時,防止因液滴表面張力阻止從吸頭釋放,減少誤差。

操作步驟

1.設置容量

輕緩旋鈕至所需容量,避免大力,過快損傷內部器件

2.吸液

垂直插入吸頭,稍加扭轉地壓緊吸頭使之與套筒間無空隙,避免上下用力敲打,以免內部器件鬆動。

(1)把按之第1停點

(2)垂直把握,使吸頭浸潤液體合適深度

(3)緩慢平穩鬆開按鈕,吸取液體,等1s,然後提離液麪,(較粘稠液體可用吸紙吸去外壁液體,避免觸及吸頭口)

3.放液

(1)將吸頭口貼到容器內壁並保持10~40°傾斜

(2)平穩按壓至第1停點。等1s後按壓至第2停點排除剩餘液體。

(3)壓住按鈕,同時提起加樣器,使吸頭與內壁擦過。

(4)按吸頭彈射器,棄去吸頭。

4.調回最大量程,歸位



欲知更多詳細內容,可以向我免費索要更多詳細資料,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