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教學反思之面對衝突的選項

本週反思:

【事件】5月21日14點學校有啦啦操比賽。早晨6點看到20日晚上23點學委留言問我教練問是否可以是11點讓學生下課。如果是告知我,問我有什麼意義?如果是問我,23點讓學生問?身體原因,或者特殊情況,或者你去追你想追的夢想,除此之外3種情況,不來上課我個人都是不同意。安排時間的人,考慮過學生的感受嘛?我猜大部分學生既不想曠課,也不想得罪教練。個人最反感把人至於不得不,或者被告知的情景,沒有最起碼的尊重。

我的答覆就是不同意。

那個上午我看到很多教室都是一半人在上課,貌似只有我上課的班級人是滿的。在跳操這個時間安排中,一定有一個環節沒有做妥,沒有綜合考量。

而我,認真想了想,這一次,不想妥協。

所謂言傳身教。我不聽你說了什麼,我要看你做了什麼。

而這一次,我想要傳遞的是:

1 凡事必有三種或三種以上選擇。

我最終的方案是妥協20分鐘,告知學委,11點讓要跳操的學生走人缺一節課我不同意,替代方案是所有人上課到11點40,需要離場的同學自行悄悄的離場。然後剩下的同學我來帶課後聽力練習。去跳操的同學下課自己補做練習。再次上課的時候,所有學生上課的進度還是一致的。而這20分鐘,也是希望給要跳操的學生一些時間能喝水,換衣服,去衛生間。

2 遇到衝突的時候,不必一味隱忍。

感覺很多人受到的教育都是有矛盾就忍下來。我猜,這一次,如果只涉及到我個人,我多半也忍了。可是涉及到學生,我就不想忍了。

我希望哪怕只有一次,能讓學生知道,攻擊性是人類生存的三大動力之一;可以慢慢體會,“攻擊性等同於活力或動力”,慢慢體會,怎樣去平衡這個攻擊性,既不是一味向外表達,也不是一味向內壓抑;我還希望學生可以探索,遇到衝突矛盾,可以做怎樣不同的探索。

盼着學生能超越對錯,多多探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