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模塊總結-121

2019年5月29日22:01:27


這節課,我們來簡單總結一下第二模塊的內容。在第二模塊,我教給了你一些筆記心法,讓你的筆記內功更紮實。有了第一模塊的技能加上這一模塊的心法,你的筆記水平會有一次小飛躍,也會爲接下來的實操打下堅實的基礎。一、如何選擇適合你的筆記術

在第二模塊的第一節,我主要講了如何選擇適合你的筆記術。經過第一模塊的學習,你應該瞭解了很多筆記法和APP,但這些筆記法又不能全部同時用,所以你首先要知道怎麼克服選擇困難症,選出最適合你的筆記術。

針對這個問題,我分了兩個方向來講,一個是如何在現有的筆記術和APP中做選擇,另一個是如何利用這些筆記術DIY出自己的專屬筆記術。

我們先來看第一點,選擇出一個合適的筆記術共分四步:

第一步,明確需求;

第二步,大海撈針;

第三步,給每個筆記術一首歌的時間;

第四步,從一而終。

如果想要找到屬於你的完美筆記術,第一步就是要先明確你對筆記的需求是什麼。很多人在選擇筆記術的時候,最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忽視自己的需求,完全被某個APP的強大功能給吸引了,但這個強大的功能可能並不是自己的主要需求。在明確了需求之後,就可以像大海撈針一樣尋找了,花一點時間從衆多筆記術裏篩選出幾個備選。

之後,給每個備選幾分鐘的時間,去親自試試。但要牢記自己的主要需求是什麼,不能盲目地去瞎試,不然很容易被一些不重要的細節帶偏。試好了之後,選擇你覺得最合適的那個,然後從一而終,不要換來換去。

如果沒有單個的筆記術能滿足你的主要需求,或者,你是個完美主義者,希望其他不重要的需求也可以被滿足,那可以考慮結合兩到三個筆記術。然後遵循有主有次、功能明確的原則。意思是說,要有分清楚哪個筆記術是主要的,發揮什麼功能,哪個筆記術是次要的,發揮什麼功能。然後把能滿足你主要需求的筆記術當作“主戰場”,剩下的用來配合。

二、筆記整理術

這就是第一節的主要內容。在選到合適的筆記術之後,整理筆記也是一大挑戰。所以在第二節,我繼續講了筆記的整理方法。

首先,是如何把不同地方的筆記整理到一起。一個是把手寫筆記導入筆記APP中,可以先把紙質筆記拍成照片,然後放在印象筆記中,可以實現檢索和標註的功能,或者是用OCR文字識別工具。

如果是筆記APP之間的互相導入,印象筆記導出是最方便的,其他的筆記APP要不然就是需要藉助插件,要不然就是無法導出其他筆記支持的格式。所以,根據第一節的方法選出筆記之後,從一而終非常重要。

除了要知道如何整合不同地方的筆記之外,你還應該掌握整理同一個地方的筆記的方法。在筆記APP中進行筆記整理最好不要先記完再整理,應使用一個簡單實用的整理體系,這個體系包含層級、序號、標記三個關鍵詞。

你可以把筆記分爲三個層級,然後分別標上序號,比如:第一層級用:100、200、300;第二層級用110、120、130;第三層級用111、112、113。然後爲重要的筆記加上標記,以減少未來複習的時間

到這一模塊的第三節,也就是昨天,我們講了記筆記的幾大原則。這主要是爲了防止很多人陷入這樣一個誤區:特別勤勞地記筆記,但並沒有什麼效果。

第一個是,囤的再多,不如時常複習。在複習時,我們可以通過降低複習難度,固化複習時間,養成複習習慣。可以只複習我們在記筆記時標記重要的,並持續21天,就可以養成複習習慣。第二條是,學以致用,讓筆記發揮最大效用。主要是通過費曼技巧,把筆記內容用起來。

第一步,選擇一個筆記;

第二步,把它教給一個完全不懂的人;

第三步,如果卡殼,回到原始筆記;

第四步,回顧後簡化語言表達。

如果碰到重要的或比較難理解、難記憶的,都可以使用費曼技巧。

第三條是,適時迴歸手寫,排除電子干擾。這不但可以讓我們更加專注,也可以加深對筆記的理解。

本節課主要是總結第二模塊的知識點,從下節課開始,我們將進入第三模塊的學習。在第三模塊,我們要開始進行實操了,把我們前兩個模塊學到的方法和知識都用起來。幹萬不要小看實操,只有經過實操的技能和心法,纔是真正有價值、有意義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