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記會議筆記-123

2019年5月31日22:06:10


在上節課,我們講了如何用筆記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這節課,我們來講如何記會議筆記。

大多數會議都帶有討論性,是基於事實,提出想法,得出結論的場所。你不僅要參與討論,還要記錄,方便會後查閱。如果不能掌握一個好的記筆記方法,就可能影響你的工作效率。

不知道你有沒有遇到過下面的情況:

開會時,你一言我一語,你在筆記本上記了這句話,卻錯過了那句話;或者,你積極踊躍地發言,但說着說着就陷入了和大家的討論,忘了記筆記,會後整理起來特別費力;再或者,開完會,翻看筆記的時候,就算字跡清楚,但還是要花比較多的時間,才能理清思路。如果你有這樣的問題,那可能就是因爲你記筆記缺乏一定的章法,而且這些問題看似無礙,但卻會降低你會後的工作效率。

我們這節課不僅會告訴你記筆記的方法,還會告訴你要記些什麼內容,又如何在開會時,用幾句發言,就讓你會後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下面我們就正式進入今天的學習吧。

記會議筆記可以分成三步:

第一步,明確目的;

第二步,分辨噪音;

第三步,用康奈爾筆記法記錄。

會議筆記三步驟

一、第一步:明確目的

我們先來看第一步。要想學會如何記筆記,首先,你要弄清楚,你爲什麼要記筆記。是爲了給領導、同事看,顯得你很認真嗎?如果你是抱着這樣的目的去記筆記,那還不如把精力放在怎麼發言上。

一般來說,會議筆記有兩種目的,一個是用來備案,其實就是會議紀要,方便會後大家查閱。另外一個是用來當作行動指南,指導接下來的工作。

記筆記的目的不同,記錄的內容和方法也不太一樣。比如,會議紀要的目的是方便大家會後查閱,所以重要的信息要全;而行動指南因爲目的是指導會後的行動,所以重要的不是全,而是要記下一些對你工作有幫助的信息。所以,在記筆記之前,先要明確你此次記筆記的目的是什麼。

要想確定你的筆記是會議紀要,還是行動指南,你要先弄清楚自己在這次會議的角色是什麼。如果你的角色是主要的執行人員,那你的筆記最好是要發揮行動指南的作用;如果你只是爲爲執行人員提供支持的,那就要把筆記當做會議紀要。在確定了記會議筆記的目的之後,我們就要開始記了。

二、第二步:分辨噪音

但在你下筆之前,還有一個對內容進行分辨、判斷的步驟,也就是我們的第二步。因爲,即使是會議紀要,也不是每個人說的每句話都需要記下來,更何況,有的時候我們的會議筆記是用來做行動指南的,要記的內容就會更加精簡。所以,我們要學會分辨什麼是會上的噪音,而什麼又是值得記下來的亮點。這樣可以解放我們的雙手,讓我們在會上不會手忙腳亂。

先來和我一起看看,什麼是會上的噪音。我們從觀點和話題兩個角度來看。

開會時,出現的觀點一般有兩類:基於事實提出的觀點和基於情緒提出的觀點。很多時候,人們提出的觀點會依據自己看到的事實,比如數據,典型案例,等等。但也有人被情緒或偏見掌控,提出一些觀點。基於情緒提出的觀點,不僅沒什麼參考價值,甚至還會影響到你的工作,它是會上的“噪音”,不值得記下來。

可是我們怎麼去區分事實類的觀點和情緒類的觀點呢?很多人會把自己的情緒隱藏起來,我們不一定能輕易看穿。

這裏我爲你提供一個比較簡單的方法,就是問“爲什麼”。你可以問發言的人:“爲什麼你這樣認爲”“你這樣認爲的理由是什麼”。問完之後就可以過濾掉很多情緒類觀點,因爲如果他是基於情緒提出一個觀點,那就很難給出一個事實依據,而且有的人回答的時候自己就發現自己的觀點其實是個人偏好而已。

還有一種情況比較麻煩,就是我們要判斷的不是這個觀點是否有價值,而是會上大家一起跑題了,這時候,你就需要判斷這個題跑得有沒有價值,是不是噪音,需不需要放在筆記裏。

如果你對這個話題並不瞭解,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其他人對這個話題的反應,如果討論得很熱烈,那最好是記下來。特別是如果你的筆記是爲了備案的,那爲了方便大家會後查看,大家都感興趣的話題,即使是跑題了,也可以記下來。如果大家既不感趣)又跑題了,那這樣的內容記下來的話,就是“噪音”。

如果你還覺得有難度,那我再換一個角度來講。不講會議筆記不應該記的噪音,而是講講應該記的亮點。

什麼是亮點呢?一種亮點是“工作助推器”,也就是對工作推進有幫助的觀點,另一種是那顆“不一樣的煙火”,也就是和別人不一樣的,不是人云亦云的觀點。只要符合這兩條中的一條,其實都是會上的亮點,都值得記下來。

所以,在下筆之前,你需要一邊聽會,一邊去分辨哪些是噪音,哪些是亮點,最後決定你聽到的是否值得記下來,然後再下筆。而不是聽見什麼記什麼,弄得自己手忙腳亂。分辨完之後,我們就可以進行下一步,記錄下價值高的內容。

三、第三步:用康奈爾筆記法記錄

我不建議你直接一行一行記,還是應該有一個框架,讓筆記更加清晰,有條理。我們在第一模塊就講了幾個遵循了“黃金三分法”的筆記法,它們都將筆記分成了三部分,提供了不同的框架。其中比較適合用來做會議筆記的是康奈爾筆記法提供的框架,它分爲筆記欄、提示欄和總結欄。下面我們就講一下如何用康奈爾筆記法提供的框架記會議筆記。

還是用之前在印象筆記中準備的模板來記錄,但細心的同學會發現,很難按標準的康奈爾筆記法的步驟來記會議筆記。我們在第一模塊講的是,先記錄,然後簡化、背誦、思考、複習。會議筆記肯定是不需要背誦的,也不需要按時複習,而且也沒有簡化這一步。

所以如果用康奈爾筆記法來記會議筆記,步驟應該是:

1.明確議題;

2.記錄內容;

3.總結和思考。

具體來說就是,先明確議題,把議題寫在提示欄,然後開始記錄,並寫在筆記欄,最後把總結和思考寫在總結欄。但有的時候也會討論着討論着就發現議題已經變了,那就靈活處理,可以先記錄,然後再寫議題。

文稿中的筆記示例就是用來做行動指南的筆記,供你參考。

你可以看出這個會議應該是以營銷爲主題的,而且在第一個議題,只記了兩條結論,基本沒有討論過程。這個筆記中差不多都是與自己任務有關的內容,特別是最後“時間節點”這個議題,也沒有記別的任務的時間節點。

在總結欄,寫的也都是接下來對自己任務的思考。這就是典型的用來作行動指南的筆記,如果筆記是用來備案的,那就不能把別的任務都忽略掉了。

四、會上的幾個“小動作”,幫你提高工作效率

除了記筆記的方法外,我還想給你幾個開會時小建議,可能只是一個簡單的動作,就不僅讓你筆記記得更清晰,還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1.引導出具體的行動方案

第一個建議是,如果你是項目的執行者,那一定要儘量在會上引導出相對具體的行動方案。

因爲我們開會的時候,領導或同事的建議常常只是個大方向,沒有什麼具體的東西,如果你在會後要按照只有個大方向的建議來做,就很容易跑偏,所以在會上要引導對方把建議說得具體點,然後把建議寫在筆記裏,會對你接下來的工作更有幫助。

怎麼做呢?我們來看一個具體的案例。

假設你們在會上討論你設計的一個營銷方案,營銷總監說你的方案有問題,很難觸及用戶。有的人聽到這裏可能也不敢提什麼問題,筆記上只記了“難觸及用戶”這五個字,會議結束後,看着這五個字,也不知道怎麼操作。這就是因爲他的建議只是個大方向而已。

所以你可以繼續追問,哪裏讓他覺得很難觸及用戶?這時候他就可能會給你一個相對具體的回答了,他可能會說是線下的營銷活動,甚至具體到活動的主題或獎勵不夠吸引人,等等。然後你就可以把這些都記下來,會後也知道具體怎麼操作了,看要不要換個活動主題或獎勵,這樣工作效率就大大提高了。

這就是我的第一個建議,引導對方說出相對具體的行動方案。

2.重複結論

第二個小建議很簡單,就是在會議快結束時,或者是你自己,或者是引導別人重複一下這次會議的主要結論。這樣做的目的,一是確保你的理解和會議筆記是準確的,二是確保參會的所有人的理解是一致的。這個動作雖然簡單,但很多人在開會的時候常常會忘了做,導致會後大家可能會互相問,降低效率

五、總結

這就是我們今天的全部內容了,今天的主題是會議筆記。我們講了記會議筆記的三個步驟:

第一步,明確目的,確定自己記的是會議紀要,還是行動指南;

第二步,分辨噪音,辨別哪些是不值得記下來的噪音,而哪些是值得記下來的亮點;

第三步,用康奈爾筆記法記錄,分爲三步:1明確議題,2.記錄,3.總結和思考。先明確議題,把議題寫在提示欄,然後開始記錄,並寫在筆記欄,最後把總結和思考寫在總結欄。當然,也可以按具體情況調整,最後,我們給了兩個小建議,可以提高你會後的工作效率。第一個是,儘量在會上引導對方說出具體的執行方案,而不是泛泛而談的大方向。第二個是,要在會議快結束時,重複一下這次會議的全部結論。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