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好貴呀,我也想讀書,但我更想買漂亮衣服”,捨不得買書怎麼破?

一天,跟一個朋友聊天,生活工作聊了一堆,然後聊到近況,我就發了張423閱讀日買的書,其實還是蠻划算了,滿一百減五十,還有別的優惠券可以疊加,我發了這次買的書給她看,她問我多少錢,我說五百多。她說,太貴了,我也想讀書,但是我的錢都買衣服了。

的確,她是個非常注重打扮的姑娘,各種品牌衣服化妝品,買買買,眼睛都不眨一下,但是買書,一百塊都覺得貴。

這不是她一個人的個例,畢竟衣服穿在身上,化妝品用在臉上,都很容易看得見效果,而讀書,不能帶來直接的變化,所以,很多人都不喜歡讀書,覺得浪費時間,浪費生命。

我自己一直喜歡讀書,但是確實也遇到了很多不值得讀的書,名字起的很誘人,但是內容乏味,毫無質量,現在更是如此,很多公衆號大咖們把公衆號的文章整理一下就是一本書,其實這些都不能稱爲一本書,而是一個文章的合集。

書是有邏輯的,自己曾經想寫一本書稿,但是沒有成功,因爲要求最低的一本十五萬字的書,如果是一個非常有邏輯的整體,寫出來需要的知識量是非常巨大的,這是我們沒有寫過書的人考慮不到的體量。

但是文章合集則是把一篇篇段文字機械地整合在一起,其實可讀性是不太高的。

個人覺得還是少讀那些文章集,多讀系統性更強的書。

當遇到自己覺得覺得非常有意思或者有用的書時,非常想讓更多的人知道,所以我也會推薦書,有的朋友就問我,哪裏有電子版?我跟她說,我讀的紙板。他們也會覺得比較浪費。

自己遇到喜歡的書就會買紙版回來看,如果沒事隨便翻,我也會看電子書,畢竟電子書可以瀏覽,很快就可以翻完一本,適合選書,讀書的時候,也可以先看電子版,遇到自己喜歡的再買回來,這樣可以降低成本。

還有一種更好的方式推薦給大家。

講書稿。

很多人喜歡在得到上“每天聽一本書”或者在樊登讀書會上聽書,這種形式的書稿就是讀書人在看完一本書之後結合自己的閱讀體驗,重新梳理整本書,找出整書精華,寫成的書稿。

這幾天我沒有更新公衆號也是因爲在趕《能力陷阱》的講書稿,因爲自己非常喜歡這本書,希望真的能夠指導自己的行動,這纔是對自己真正有用的書。

看過了不等於看懂了,看懂了不等於記住了,記住了不等於會用了。

當自己親自將一本書轉化成一本聽書稿,這個過程就是一個自己內化的過程,因爲要讓別的聽得懂,就必須要自己弄懂然後表達清楚。這個過程,可以加深自己對整本書的理解。

當然寫這種稿件也可以獲得稿費,根據平臺、作者水平不同,稿酬也相差很大,但是一定可以賺回你的買書錢。

想讀書又不想自己掏腰包的同學,可以試試這個辦法呦。

劃重點:

如果需要電子書的,可以在消息框輸入書名,如果自己有的書,可以跟大家共享

如果想讀一類型的書,需要推薦的,也可以在消息框輸入想看的類型獲得推薦

如果想看看我都讀了什麼書,可以回覆“書單”獲得我的讀書心得

我的公衆號:一迦之言。


思考200個問題:5/100,持續寫作,思考人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