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朗大婚:狼爸之下的孩子也能幸福

36歲的鋼琴大師郎朗在6月2日微博上宣佈:

“我找到我的愛麗絲啦!”

他在微博中曬出自己的婚紗照,照片中的他和妻子吉娜一臉幸福。

01公主和王子

郎朗娶了他的公主。

吉娜·愛麗絲比郎朗小13歲,長相極美,身材極好,也是一名鋼琴家。

她出生於德國,是德韓混血兒,畢業於漢堡音樂戲劇學院。


和郎朗一樣,她8歲就登臺表演鋼琴獨奏,曾創作過多首樂曲,在世界頂級的柏林愛樂大廳舉辦過三次音樂會,也曾多次到中國進行音樂演出。

這個童話般的王子公主組合,讓很多人羨慕,也得到了很多人的祝福。這印證了一句話:

想要娶公主,自己必須成爲王子。

不記得是誰說過一句話:想要得到一樣東西,最好的辦法就是配上它。

漂亮的女孩是很多男孩心中的公主,但是不可能每個想要得到一個漂亮女孩做妻子的人都能如願。只有你真正變成配得上她的王子,纔可能屢獲芳心。

在婚戀市場上,大家都想找比自己條件更好的人,但是到最後,真正能夠成功的基本上都是條件類似的人,所以老話講究找對象要門當戶對。

我們只有變得更好,才能遇到更好的人。這或許也是我們必須努力的理由。

02父母的使命

瞭解郎朗的人,都知道他有一個“逼他練琴”的父親。

連郎朗的母親在一篇文章《做或者死:郎朗的故事》中,寫過關於郎朗的成長故事,郎朗父親辭去公職陪他去北京學琴,留母親在瀋陽賺錢維持一家人的生計,長期夫妻兩地、母子分離,都是爲了讓郎朗能夠練好琴,有出息。

望子成龍的父親對郎朗非常嚴格,這種嚴父式的教育很多人都覺得違背孩子的天性。這種教育方式不好評論,但是,郎朗的成才絕對離不開父親的嚴厲。

每個人成功都非常不易,特別是在音樂領域,必須站在金字塔頂,才能實現成爲人中龍鳳。想要在這條路上闖出名堂,就離不開超乎尋常的勤奮和努力。

而人性中都有“惰性”,我們如果順從內心做事,很多時候我們會被惰性拖垮,更何況是心智還不成熟的孩子。

因此,在孩子的成長中,對於孩子必要的約束是非常重要的。作爲家長,應該讓孩子用勤奮來跨過一個又一個的平臺期,當他們能夠感受到做一件事給他們帶來的成就感之後,才能真正愛上某件事。興趣只能讓人開始一件事,但並不能支撐一個人堅持達到一定水平。

對於學習來說,剛開始是相對容易的,到精通階段就不能僅僅依靠“興趣”,而是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的探索的魅力或者是成就感。

03 一技之長

儘管都說郎朗的婚姻是王子公主的珠聯璧合,但是我們看到郎朗能娶到公主並非靠的是外表,可能更多的是“鋼琴大師”的名頭。

在越來越開放的時代,越來越注重合作。合作合作,必須是互相之間有需求。所以,我們必須具備自己的金剛鑽,保證我們可以攬到瓷器活。這樣我們才能具備跟別人交換的資本。

可是,我們往往要想的太多,挖了很多口井,但是沒有一口井打到了水。看看幼兒園裏的孩子們報的興趣班,幾乎都填滿了整個週末,但是一到小學,又開啓一切爲學習讓路的綠燈,所以,孩子們的興趣班又一個個被砍掉,能夠堅持到成年的興趣非常少。

所以,我們慾望太深,但是堅持不足。朝三慕四,結果就是沒有一樣可以拿得出手。

現在付費經濟的興起,讓培訓業成爲了香餑餑,培訓變現變成了一項來快錢的手段,但是很多人都奔波在學習的路上,一下學很多東西,最終只是交了學費,沒有實現自己當初學習想要變現的初衷,成爲了別人賺錢的工具。

郎朗只有一個標籤,他做到了極致,也成就了他。

所以,很多時候,給自己多貼標籤,不如將一個標籤做到世人皆知。真正打磨自己的一項技能,讓這項技能成爲自己建立品牌和影響力的起點。

思考200個問題:8/100,持續寫作,思考人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