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財務管理筆記,做你自己的CFO-127

2019年6月4日22:26:27


在上節課,我們講了如何精準蒐集資料,用筆記通過加工和輸出建立個人知識體系。這節課,我會爲你介紹如何用筆記做財務管理。

對於工作沒多久的人來說,最大的困擾可能就是:窮。月初發完工資,交了房租,還了花唄,再和朋友出去吃個飯、看個電影,還沒到月底,工資就沒剩下幾個錢了。再加上每年還要出去旅行,過年過節要包紅包,不靠父母補貼,能養活自己的人,簡直應該給自己一朵小紅花。而那些工作了一段時間的人,雖然大多已經擺脫“月光”的處境,但又有了多攢些錢的煩惱。

所以,很多人都需要做財務管理,做到多賺少花,不再爲錢煩惱。我們都知道一家企業如果沒有財務管理就會崩潰,而個人如果做不好財務管理,在當下這個複雜的經濟環境中,雖然不至於到崩潰的地步,卻很難實現財務自由。

所以,聰明的你,應該明白,要像管理企業那樣管理自己,特別是在財務上,要做自己的CFO。我們這節課要教你的就是用筆記做財務管理的方法。爲什麼這是比較好的財務管理的方法呢?支付寶和信用卡每個月都有賬單,直接看看賬單不就好了嗎?

沒錯,我們已經進入了無現金社會,不用自己統計就能看到賬單。但到月底看着賬單上冷冰冰的數字,除了出於罪惡感,下個只持續三分鐘的決心,告訴自己下個月一定少花錢之外,似乎也並沒有什麼用。

但是,如果我們把每筆收入和支出,不論大小,都用筆記記錄下來,那至少可以起到監督、計劃、控制三個作用。也就是說,我們可以監督每個月的收支,並提前做好下個月的財務計劃,超支了之後可以及時控制,不用等到月底看到賬單才欲哭無淚。

一、先轉變一下你的觀念

有人可能會覺得這樣精打細算太小家子氣了。但做財務管理是爲了讓我們面對當下複雜的金融生活不再被動,不再忐忑,所以,不要害怕成爲葛朗臺。你不需要像葛朗臺那樣斤斤計較,一分錢當兩分錢花,但他精打細算的精神卻是我們不可多得的利器。

這種觀念上的轉變,是你在開始做財務管理前首先要完成的。除此之外,很多人對財務管理還有另一個誤解,那就是財務管理就等於省錢,等於要過緊巴巴的日子,生活質量就會隨之降低。但省錢只是財務管理的一方面而已,而且省錢並不意味着降低生活質量,而是要省下沒必要的花費,讓你的財務情況更健康。

完成了這種觀念上的轉變,你就已經做好用筆記管理財務的準備了。

下面我們就來詳細看看個人財務管理的三個步驟:

第一步,查家底;

第二步,定目標;

第三步,開源節流。

二、第一步:查家底

在決定你在筆記表格中的儲蓄目標寫多少之前,一定要做的是先弄清楚自己目前的財務狀況是怎樣的,也就是摸清你的家底。只有弄清楚這一點,你才能“對症下藥”不管是儲蓄目標,還是開源節流的方案,才能做到合情合理,不降低你的生活質量。

查家底的方法也不難,你不用把你之前花的每一分錢都算清楚,只需要從三個方面入手,分別是:

收支狀況、資金分配和消費情況。這三個方面的信息,儘量瞭解到最近三個月的情況。

收支狀況指的是你的收支是否平衡;資金分配指的是你賺的錢都放在了什麼地方,是花掉了,還是存了起來;消費情況,指的是你花掉的錢都花在了什麼地方。

對於收支狀況,你要確定你現在是收支平衡,基本上攢不下什麼錢,也不用別人伸手幫忙;還是,你能攢一些錢;或者是,比較慘一點,欠了一些錢。收支狀況會定下你整個財務管理的基調。

在確定收入時,要注意的是那些天上掉下來的“餡餅”,也就是非固定收入。比如,你這個月在微信羣裏搶到了老闆的一個大紅包,或者是,你媽媽看你可憐,沒等你要,就打了點錢給你。如果你靠吃這樣的餡餅,達到了上個月的收支平衡,那這個收支平衡也是一種假象,殘忍的真相是,你處於負債狀態,只不過這個“債”是不用還的那種。

但也並不是所有非固定收入都是變相的“債”,比如,你這個月做了個臨時兼職,而且這個兼職有可能變成長期的,那靠這個兼職賺來的外快就算是你的收入。更重要的是,你要努力讓這種非固定收入變成固定收入,從而改變你的財務狀況。

除了收支狀況之外,你還應該更詳細地看看你的資金分配情況。一個合理的財務管理,應該看自己的情況,把賺來的錢分成流動金、儲蓄金和理財金三部分。如果你賺的錢越少,流動金的佔比就會越大。如果你每個月連盈餘都沒有,其實就談不上資金分配了,流動金就佔了100%。所以,就要慢慢調整資金分配比例,減少流動金,增加儲蓄金和理財金。

對於這三者的比例,可能很多人會告訴你各佔三分之一,但實際上應該因人而異,不能機械地把這個比例當成目標。如果你真的不擅長理財,可以減少理財的比例,增加儲蓄的比例,並且買一些保守的理財產品。但如果你很擅長理財,不妨加大理財金的比例。

最後,再進一步看看你的消費情況,也就是那個困惑了無數人的問題:“錢都跑哪兒去了。”你每個月賺到的錢是用來交房租、還房貸了,還是用來吃吃吃、買買買了。統計的時候,順便按它們的佔比排個名,這樣問題的答案就出來了,你就知道你的錢都跑哪去了。當然,弄清楚這個問題,也是在爲之後的省錢計劃做準備。

在查家底的時候,可以一邊查一邊填表。你可以使用文稿中的這個表格做個統計,會更清晰一些。

這就是個人財務管理的第一步查家底的方法。下面我們來看第二步,定目標。

三、第二步:定目標

在定目標時,從大方向上來講,這可以根據你的家底以及你對自己的要求來判斷,比如,你想幾個月之後達到收支平衡,或者能攢下一些錢。但這些比較虛一點,目標還是要更具體。這時候就輪到筆記上場了。

1.用印象筆記定財務管理目標

直接來分享一下我用印象筆記做財務管理的方法。其實非常簡單,一小一大兩個表就完全能起到計劃、監督、控制這三個作用。不再囉嗦了,我們直接上圖,看文稿中的筆記截圖你會有更直觀的感受。

在印象筆記中,專門建立一個筆記本用作財務管理。然後每個月新建一個筆記,在筆記中插入一大一小兩個表格,用來記錄。

如果我們要把每個月的財務管理目標定得具體一點的話,就是我們要確定小表格中的儲蓄目標,以及大表格中各項的預期數額都要填多少。也就是說,你打算每個月收入減去支出後剩下多少錢,以及你準備賺多少,在不同項目上花多少。

2.如何定目標

那如何定具體的目標呢?

目標的設定要從賺錢和花錢兩個角度來看。從賺錢的角度,要先評估一下自己的賺錢能力。從花錢的角度,要先爲花費進行分類。把這兩件事做好,目標自然而然就出來了。

a.爲花費分類

我們先來看爲花費分類。財務目標的設定,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消費,看自己能少花多少錢。

我們花出去的錢可以分成三類:

第一類,必須花的,不花會“死”的;

第二類,必須花的,不花會不開心的;

第三類,可花可不花的,花了還會不開心的。

我們在第三類上花的錢就是可以省下的錢。

聽起來是不是有點像繞口令呢?別擔心,我舉個例子你就明白了。必須花的,不花會“死”的,指的是用來滿足生活的基本需求所花的錢,比如,房租、基本的餐飲費、交通費。必須花的,不花會不開心的,指的是影響到你生活質量的。

比如,你喜歡偶爾去看個演出,或者去餐廳吃頓好的,不做這些你雖然還能繼續生活,但生活質量降低了,變得不開心了。那這種錢也不要省,就算省了你也不能長期堅持下去。

你應該省的錢應該是第三類,可花可不花的,花了還會不開心的,比如,看到打折就衝動購物,買了沒用過幾次的東西,自己也很後悔。如果把這樣的錢都省下來,你不僅會發現存款變多了,還會因爲自控力的提升而更加開心。

所以,在定目標時,先把花費分類,然後看看你的哪些花費屬於第三類,這就是你之後在省錢方面的目標,然後把它們填在印象筆記的表格中。除了省錢,賺錢也是另外的一個重要方面。

b.評估自己的賺錢能力

定下賺錢的目標的前提,當然是你要對自己的賺錢能力有個評估。可以從短期和長期兩個角度來看。短期的話,評估的是你有沒有兼職或做副業的可能。一是你有沒有這個時間,二是你有沒有這個能力。如果你既有時間又有能力,缺的只是機會,那不妨在筆記的財務管理表格中,寫下你的收入預期,然後開始尋找機會。這可以有效緩解你的現金壓力,記住,通過賺錢來存錢纔是最核心的解決方案。

如果從長期角度來看,這個賺錢的目標就涉及到你的職業規劃了。長期的賺錢目標雖然不會體現在你每個月的財務管理表格中,但卻會影響你以後的財務管理是什麼狀況。所以,應該謹慎分析現在的你,以後的賺錢能力如何,現在應該做什麼投入來增長以後的賺錢能力。L舉個例子,文稿中的這個表格就是我18年12月的財務目標。但每項數字我都按同樣的比例進行了修改,所以雖然數字不是真的,但不影響你學習。

從花費的角度,與之前相比,我減少了購物的花費,因爲發現自己會買一些使用頻率非常低的東西。但其他花費就沒辦法節省了,要不然就是必須的花費,要不然就是會證自己開心的花費。所以,就按照第一步查家底的情況,填一個合理的數據。

雖然無法省下太多錢,但我預期會有一個短期的其他收入。之前幫朋友做了翻譯工作,會有一些進賬。綜合起來,12月的儲蓄總目標就寫出來了。

把這些都搞清楚了之後,問題就解決了一大半。下面就是實操階段,根據設定的目標進行開源節流。

第三步:開源節流

能解決當下缺錢問題的開源方式主要還是我們剛剛講的,去做一些副業。如果你理財能力足夠強、又有一些存款的話,也可以買一些理財產品。

節流的方法,我們在剛剛也講過了,就是那些可花可不花的,花了會不開心的,全部不要再花了。在進行開源節流時,要用印象筆記中的表格時刻監控自己,以確保開源和節流都按計劃完成。每花一筆錢,就在相應項目的明細欄記下來,同時,更新第三欄實際花費和第四欄差值。這樣,你就能隨時監督自己的收支情況,並及時做出調整。所以你看,按這樣的方法堅持下來,你的存款不往上漲都難。

四、總結

最後,來總結一下我們這節課的內容。

具體來講,財務管理有三個步驟,分別是查家底、定目標和開源節流。查家底可以從收支狀況、資金分配和消費情況三個方面展開,從而弄清楚自己之前的財務狀況。

然後在這個基礎上進行更詳細的分析,從而定下更具體的目標。比如爲花費分類,把可花可不花的,花了還會不開心的確定爲可以節省下來的錢;同時評估自己的短期和長期的賺錢能力,定下賺錢的目標。最後,從開源和節流兩個角度,運用財務管理表格監督自己執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