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模塊總結-128

2019年6月5日21:44:47


經過前面幾節課的學習,你應該知道了在不同場景下,如何應用筆記,讓你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變得更加美好。在進入下一模塊之前,我們先來回顧一下這一模塊的主要內容。

一、筆記的基本應用場景

在這一模塊,我主要講了七個筆記的基本用途。它可以在讀書上、解決問題上、開會上、日程管理上、蒐集資料上、梳理個人經驗上,以及財務管理上,發揮難以想象的強大作用。

針對這幾個用途,我在每一節課都提供了相應的筆記術工具和方法。我把這些都總結在了一張大表上,你可以保存下來隨時查看。

下面,再來跟我簡單回顧一下這七節課的主要內容。

第一節主要講的是用康奈爾筆記法記讀書筆記,主要針對的是那些值得花時間的好書。可以分爲記錄、簡化、背誦、思考、複習5個關鍵步驟。在記錄時,應力求做到只看筆記不用翻書,也能讓人明白,可以利用序號和邏輯詞讓筆記更清晰,有條理。在背誦和複習時,可以用記憶工具anki,幫你把書的內容記得更牢。

第二節講的是用麥肯錫筆記法思考問題的方法,讓思路更清晰。記筆記時有三個步驟、

第一步,羅列事實;

第二步,提出解釋;

第三步,行動決策。

第三節的主題是會議筆記。共有三個步驟:

第一步,明確目的,先確定記的是會議紀要,還是行動指南;

第二步,分辨噪音,辨別哪些是不值得記下來的噪音;

第三步,用康奈爾筆記法記錄,先明確議題,把議題寫在提示欄,然後開始在筆記欄記錄;最後,在總結欄寫上總結和思考。

第四節的內容是用印象筆記做日程管理。需要三個步驟完成:

第一步,選擇事件,找到最重要的那20%的事件,把精力放在這20%上;第二步,爲事件排序;第三步,分配時長,爲每件事安排開始和結束的時間,形成閉環。

第五節講的是,如何精準蒐集資料,並通過加工和輸出逐步建立知識體系。在蒐集資料方面,我介紹了兩種重要但不是特別容易找到的資料應該如何去搜集。

一個是行業分析,一個是專業知識。蒐集到資料之後,把它放在“工作流”筆記本中,加工完之後,修改筆記本名稱,刪掉價值低的資料,就成爲了一個“經驗庫”型的筆記。

在對資料進行加工時,可以先在工作流筆記本中建立一箇中轉站,把資料中的精華歸結到一個筆記中,方便歸類和整理。然後建立一個markdown筆記當做工作臺,直接輸出成文章。

第六節講的是用筆記梳理個人經驗,主要分爲三步:

第一步:重溫目標與結果;

第二步:從內到外找原因;

第三步:由近及遠去行動。

而且我分享了三個小技巧,讓經驗的效用最大化。技巧一是用四象限法,篩選有效經驗;技巧二是積極聆聽,避免“自娛自樂”;技巧三是分享梳理結果,養成長期習慣。

昨天的第七課我們講了財務管理的方法,包含查家底、定目標和開源節流這三個步驟。

這就是我們在第三模塊講的主要內容,有很多場景,也有很多筆記在場景下的應用方法。但在應用這些方法時,我還想和你分享一些心得。

二、用華爲管理法去應用

我們在遇到新的方法或理論時,總是會面臨如何讓它更個性)重適合自己這個問題。你在應用我教給你的各種方法時也同樣會遇到這個問題,如果處理不好,就會影響到你的學習效果。所以,學習到高效的方法很重要,但如何應用這些方法同樣不容忽視。

我每次在學到新的方法時,都會使用華爲管理法去應用。它是華爲在引入新的管理方式時使用的方法,步驟是先僵化、再優化、後固化。

方法應用步驟

具體來講,就是先照搬照抄,忽略自己情況的獨特性先用再說。以讀書筆記爲例,你剛開始的時候,需要嚴格按照記錄、簡化、背誦、思考、複習這五個步驟。不要想着自由發揮,僵化操作就好。

在僵化使用的過程中,你會漸漸發現一些彆扭的地方,覺得特順手。這時候,很多人就會怪方法不好,然後就放棄了,開始尋找別的方法。但優秀的人會知道,對個人來說,世界上很少存在一個已有的完美方法,只有自己,才能爲自己量身定製一個完美方法。

所以,與其浪費精力再去尋找,不如優化當下的方法。比如,在記讀書筆記的時候,時間長了,我發現,我常常會先思考,後背誦,而不是按標準的先背誦後思考這個順序。因爲經過深入思考之後,我記憶起來會更容易、更快。

經過不斷優化,要把你個性化之後的方法固化下來,一直使用。課程結束後,我也期待你能像我一樣,形成一套自己的筆記使用方法!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